原糖的质量与加工论文_1陈婷婷,2齐英

原糖的质量与加工论文_1陈婷婷,2齐英

1中粮糖业辽宁有限公司 辽宁营口 115212

2中国海关 辽宁营口 115007

摘要:随着国家糖储量和进口糖逐渐进入市场,制糖业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糖原材料,也被称为糖原材料,是甘蔗加工的原材料,是用简单的石灰方法生产的甘蔗加工原料。在海上货船运输的低质糖不可避免地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有害人类健康的混合物、微生物等混合在一起,需要加工成白糖或精糖作为食用糖。

关键词:原糖质量;加工;

近年来,我国许多糖厂利用制糖淡季,加工国外进口原糖。由于进口国别不同,原糖的质量差异也很大。生产一级糖与生产精制糖都有区别。我国一般要求白糖达到一级糖质量标准即可。若不管原糖质量如何来选择制糖工艺流程组织生产,如若按全汁工艺流程生产,就会出现对低质量的原糖使产品质量过高,流程复杂,产糖率低;按简化流程生产,对高质量原糖该工艺合适,而对低质量原糖该工艺就达不到要求,工艺过程紊乱。

一、概述

原糖的主要质量要求是易精炼,即精炼质量好。糖含量、色度、还原糖、含水量、糊精、晶体大小是原糖品质的主要指标。原糖支付体系一般以其糖度为基础,再结合其它的质量指标采取一定奖惩措施。澳大利亚工业已经为一些散装原糖品牌制定了相关规范,为了激励原糖厂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提供了一定的实质性财务补贴,若所交易原糖质量均高于其方案所制定的指标,则糖价可较一般的原糖高,反之,则比一般的原糖糖价低。尽管精炼原糖的方法各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如精炼过程均由复筛、澄清(二氧化碳饱充或磷酸化)、过滤、脱色(活性炭或离子交换)、结晶和回收组成。

二、原糖的质量与加工

1.糖。糖的含量是糖中最重要的指标。糖含量高,杂质低,易于精炼。高质量的原糖,高回收率,高回收率。生产技术简化了,化学品的消费和成本降低了,糖厂的经济效率也提高了。为了提高糖浆的光度,降低糖浆漂白过程的压力,可以考虑选择有效的磷过滤器来处理糖浆。从整个照明过程的稳定性、环境和节能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选择如何过滤二氧化碳来处理糖浆,我们公司打算使用烟雾过滤方法来澄清这个过程。

2.颜色。精制原糖最大的困难是脱色。不同来源的原糖颜色值差异很大。例如,最糟糕的泰国原糖的颜色值为20000国际单位,而巴西原糖的颜色值低于1000国际单位。原糖的主要着色剂是高分子量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焦糖色素、类黑色素和果糖的碱性降解色素。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来自甘蔗,占原糖色素的2/3。焦糖色素的碱性降解产物,melanoids和果糖生产原糖生产过程中(焦糖是蔗糖的热降解产物,melanoids之间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酰胺化合物和糖、果糖和降解形成黑产品大分子量高pH值)。酚类和黄酮类色素易于去除。其中大部分可通过蜂窝状工艺去除,也可通过离子树脂、骨炭和活性炭去除。焦糖色素、黑素色素和果糖碱性降解色素在制糖过程中难以去除。原糖的色值可以分别用全糖的色值和洗衣粉的色值来表示:全糖的色值为原糖样品的色值;洗衣糖的色值是指一定条件下蜂蜜洗涤后原糖的色值,它不受表面糖蜜膜的影响,反映了原糖晶体的真实情况。在中国,总糖色值一般用来反映原糖色值。原糖的色素要么存在于晶体中,要么存在于母液中。晶体中的色素在澄清和脱色的过程中可以去除,而母液中的色素则可以通过蜂蜜洗涤去除。一般来说,含糖量高的原糖颜色相对较浅,但不同原糖厂家的原料与生产工艺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原糖含糖量不低,但呈红褐色,不易加工。与含糖量高、颜色深的原糖相比,含糖量低、颜色浅的原糖更易处理。深加工原糖会大大增加成本,降低加工能力和回收率,甚至降低产品质量。

3.还原。原糖中还原糖含量高,不仅降低了原糖的含糖量,而且增加了加工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碱性状态下,特别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还原糖会发生异构化、脱水、分子破碎等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进一步缩合或聚合形成大分子暗色,并氧化成有机酸。还原糖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黑素类物质难以去除,不利于制糖。原糖水分含量高也意味着含糖量低。此外,原糖的含水量主要影响其保藏,且原糖的高含水量变质较快。变质的原糖更容易滋生微生物,产生酸性物质,降低糖的含量和纯度,加深颜色。原糖的水分含量会影响储运的“安全性”。我国原糖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新的原糖标准将减肥指标由干燥改为安全系数指标。安全系数=水分/(100糖)。安全系数越低,变质越小,越安全。一般来说,当安全系数小于0.25时,原糖的储存是非常安全的。葡聚糖是微生物繁殖产生的一种高分子物质,俗称“甘蔗稻”。葡聚糖是一种具有高旋光值的多糖,可引起糖原含量高的错觉。葡聚糖增加糖浆的粘度添加、降低过滤速度,阻断骨炭、活性炭或树脂的脱色体系。右旋糖酐不仅增加了处理难度,而且导致蔗糖晶体异型化,增加了糖的浑浊度,提高了糖蜜的制作效果,降低了精制糖的产量。

4.晶体。原糖颗粒的大小和均匀性对原糖加工精制的蜂蜜洗涤工艺有很大的影响。粗大均匀的颗粒有利于去除原糖表面的糖蜜膜,具有较好的蜂蜜分离性能。如果有更多的细颗粒粗糖,不仅蜂蜜洗效果降低,而且细颗粒很容易溶解在蜂蜜洗过程中,增加致减少的治疗和恢复。在复筛时需要更多的蜜洗才能达到降低色值和非糖分的目的,粒径分布较广的原糖,在复筛时附着在筛篮上较为结实,不容易排蜜,导致复筛效能降低。原糖中的砂糖团块对其表面的糖蜜膜清洗较为困难,复筛所得的糖蜜,需再进行脱色处理,从而增加精炼的负担。

三、展望

1.原糖贮存和运输过程做好保护措施。国内原糖加工厂,一般对原糖的运输和贮存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对原糖做好足够的保护措施。原糖相对于白糖来说,纯度低、水分高,还存在多种微生物。因而,原糖的质量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会发生变化和降低:糖度和纯度下降,色值增加,特别是在贮存和运输的环境不好时变化更大,有些原糖在贮存1 年后色值升高达1 倍之多。原糖中含有黑曲菌、萨氏曲菌、灰绿曲菌以及渗透性酵母等微生物,霉菌产生转化酶使蔗糖转化,有些圆酵母特别消耗果糖,使左旋物质减少,糖品旋光度因而升高;原糖中还原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使色泽变深,它随温度升高而加速。为防止原糖的变质和色泽加深,应采取相当的保护措施:防潮和防高温,在32℃以下和干爽环境下贮存,以免原糖水分增大和蔗糖转化的加快;注意运输和贮存的卫生环境,防止微生物滋生等等。

2.建议对原糖的有色物进行分析。原糖加工精炼的困难是脱色,影响原糖色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种色值很低的原糖,可能遇到估计不到的脱色困难;有些原糖的色素存在于晶粒中,有些原糖的色素存在于母液中;原糖色素有些容易除去,如酚类色素,有些色素则很难除去,如焦糖色素和拟黑色素。因此,如果能分析出原糖所含色素的类别,则对原糖加工精炼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针对原糖色素采用不同的脱色工艺,达到更好的脱色效果。

根据公司精制糖项目建设的实际经验,为保证精制糖产品的质量及整个生产设施投资费用的经济合理性,除了要对生产或进口的原糖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精制糖生产工艺的选择上还必须充分考虑原料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定位和市场定位、澄清和脱色工艺所要达到的清净效果及其相关设施在当地正常运行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陈其斌.甘蔗制糖手册[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2]霍汉镇.现代制糖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3]周重吉,利维亚恩佐尔.21 世纪简化的“绿色”精炼糖生产方法[J].甘蔗糖业,2019(3):28-33.

[4]霍汉镇.国内外制造高品质白糖和精制糖的主要工艺方法[J].广西蔗糖,2017(3):26-31.

论文作者:1陈婷婷,2齐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  ;  ;  ;  ;  ;  ;  ;  

原糖的质量与加工论文_1陈婷婷,2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