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的推拿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赵洪洲, 于水英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的推拿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赵洪洲, 于水英

赵洪洲 于水英

(黑龙江省萝北县军川农场医院 黑龙江 萝北 154244)

【摘要】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多发症,因其具有多发性和难康复性,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困扰。经过临床观察发现,近年来此种病症更加多发,为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将通过具体病例,并根据相关推拿技术,来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髓核突出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54-02

1.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根据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结为:腰痛、腰腿痛、麻痹等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发生病变,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放射性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髓核突出,压迫马尾或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等症状。临床上以腰椎4、5和腰椎5、骶椎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根据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前人治疗效果观察可见,采用推拿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2.1 椎间盘的退变

由于腰椎活动较多,且高负荷,所以腰椎间盘退变发生早,20岁左右就退行性变便开始产生,与此同时,椎间盘含水量也开始在下降,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受脱水以及髓核张力低等因素的影响,椎间盘会逐渐变薄,

伴随着发生的问题就是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与此同时胶原纤维开始增多,进而髓核就会失去原有的弹性。由于互相摩擦的纤维环各层纤维软骨板之间会产生玻璃样变,从而将失去韧性,随之软骨板、纤维环及椎体缘附着处产生松弛现象,囊样变发生在软骨板上。

2.2 气滞血瘀多于腰部劳累后因体位不正或扛抬重物,不慎致腰部用力不当,或跌仆外伤,腰脊闪挫受伤,致局部经络损伤,导致局部及至全身气血阻滞不通,这些都可能使瘀血留着腰部等部位,经络气血闭阻而“不通则痛”。长期弯腰搬物使椎间盘损伤的机会增加。扭伤外力易使椎间盘后外侧部薄弱处损伤,也是容易造成椎间盘破裂突出的常见损伤。

2.3 形态力学主要特点如下:脊柱向前突出,髓核偏在后方,纤维环一般都是前厚后薄,相对更薄弱些的是后外侧,同理,后纵韧带要比前纵韧带细薄一些,但是在第一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逐渐变窄,其宽度仅是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间的宽度,是原来一半的宽度。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做的更多的是弯腰活动,因此,髓核向后力较大。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

当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变性、力量减弱时,一旦受到急性损伤,就会使椎间盘的内压过高,纤维环可能会被髓核冲破,随之产生向侧后方突出或膨出的现象,

引发出神经根压迫的问题,腰痛症状就由此产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伴有放射性神经痛,脊柱侧弯,腰部无法正常活动,足部、下肢的皮肤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诱发这类病症的原因还有慢性劳损和受凉。日久积累的症状会引发慢性劳损,长时期内髓核都不能够得到正常充盈,从而便会影响到纤维环的营养供应,这几个问题堆积一起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纤维环破裂。而受寒着凉则会产生腰背肌肉痉挛,局部血液循环受到不利影响,也就谈不上椎间盘的营养供给。伴随的症状还有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内部压力升高,使髓核突出,前俯后仰的症状最为明显。当咳嗽、喷嚏、大便用力时,常会加剧疼痛,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腰痛常时轻时重,如:病程较久,常在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出现麻木,腰脊柱常发生侧弯,多数突向患侧,少数突向健侧,腰脊柱生理前突减少或消失,腰向后弓,患者走路时,常喜欢把患侧足跟抬起。

4.推拿治疗方法分析

4.1 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具有以下功效:一方面是活血化瘀、舒经活络;另一方面是腰椎畸形整复,松解髓核复位和受压的神经。目前来看,初次发作,病程短,症状较轻的可以选择手法复位;青壮年患者属于单侧凸起型和破裂型的均可选用这一方法。也有一些症状并不适合手法治疗,如:突出物有钙化者;骨质增生较为明显者;中央型突出的患者;多次手法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当前常被使用的治疗手法主要有:揉、按、点、滚、摇、压等。定点旋转复位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疗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我们可以以棘突向左偏歪作为实例来做具体的研究,患者在方凳上做好,并将两脚分开,保持与肩等宽即可,助手面对着患者,以两腿夹住患者的左大腿,双手压住右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术者正坐在患者之后,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压患者颈后,患者要稍低头,同时术者还要叮嘱患者坐正不可以移动臀部,术者左手拇指顶住偏向左侧之棘突,然后右手压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90°,接着向右侧弯,大于45°为宜,在最大侧弯时,术者以右上肢牵引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向右推顶棘突。如果患者棘突向右侧偏歪,采用相反的操作手法。

4.2 复位疗法

4.2.1推肩搬髋复位法:患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髋、膝关节区,竖者利于患者前方,一手固定肩部,另上支前臂固定大篆子后方或髋部,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推搬一次,当听到‘喀哒’一声,则表示手法成功。

4.2.2牵引法:牵引可以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促使突出物的回纳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一般我们常用的是骨盆牵引,也就是在腰部系上腰带,每侧牵引重量为10~20kg,足跟一侧床架抬高15°左右,便于对抗牵引,每次牵引30~60分钟,根据病情程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4.2.3正座攀足过趋法:患者正坐于硬板床上,两下肢伸直,应尽力前驱,同时术者双手握拿患者腕部或肩部,用力牵拉,将其腰部过趋,反复做5到7次。椎间盘突出后期神经根粘连的病症比较适合用此方法。

4.3 随病症变化治疗方法

4.3.1如疼痛较甚着,先点环跳、委中阵痛,不做动法或青作动法。

4.3.2如坐骨神经疼痛较甚可重点环跳、杨凌泉一分钟,以阵痛。

4.3.3若患者体质强壮,可加大腰部后身的力度,如在座腰部踩法和踩住腰部向上拉患腿等。

【参考文献】

[1]陈东《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中西医》2013年06期.

[2]冯晓燕、刘斌《腰间盘突出症的现状及采取的推拿手法综述》[J],《健康之路》2014年03期.

论文作者:赵洪洲, 于水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的推拿治疗方法分析论文_赵洪洲, 于水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