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论文_罗姿英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论文_罗姿英

大庆亚兴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得到凸显。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审查管理制度的建立时间有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其中一些问题逐渐得到暴露。在现代企业的生产历程中,构建完整的安全生产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企业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分析探讨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意义

目前所说的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在体现现代安全的管理理念,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就是符合现代企业的内在发展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1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中将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假如企业中的生产人员在生产当中发生某些违规操作的行为和做法,这样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将标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中,就能将这一类的违规生产行为进行规范处理、也能将这些问题科学系统进行管理,在这样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当中,能够将企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概率大大降低,并且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标准的规范,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也能将生产人员的行为做出规范管理,让企业能够在降低生产风险的同时也能因员工的规范的作业而获得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从而更好的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1.2在企业管理中制定安全标准

建立属于企业的一套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之后,可以按照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现状做出对应的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标准,这样做能进一步将企业的管理效果进行强化。在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过程中,能推动科研企业将自身的生产环境进行改良,同时培养员工关于安全生产的意识,保证生产人员在研发过程中的规范,将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降低,保障企业进行快速稳定的发展。

1.3为企业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一家企业想要将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运用到生产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建立专属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比如说,企业部门的职工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日常生产的安全管理等等,同时这些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可以保障企业的科研和生产标准能达到国家的规定和要求的,而且这些都在促使企业能形成一套标准、科学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这样能够更加强化企业的管理效果,同时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2.1减少人员失误率

减少人员失误率,主要是结合《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实施标准》的内容,着重抓好作业标准化和行为规范化。抓好作业标准化,就是通过对水电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全过程的作业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把作业的操作程序和动作进行正确分解,编制作业指导书、检修工序卡、安全工作程序等程序文件,固化每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方法、步骤、流程,为作业人员提供标准的行动指南,使作业人员按照固化的程序和相同的动作进行流水线式的作业,实现不同人员在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事情,达到同样的结果。抓好行为规范化,就是把安全生产标准转化为员工作业行为的过程,是对员工行为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只要把教育培训、反复训练、营造氛围、监督考核持之以恒地抓细抓实抓好,员工就会养成依从标准做事的良好习惯,行为就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安全。

2.2提高设备可靠性

提高设备可靠性,一是抓源头管理,做好设备建设标准化;二是抓运行管理,做好设备运行标准化。抓好设备建设标准化,就是充分利用公司“建管合一”的管理机制,电力生产专业人员提前介入电站机电设备的设计、选型、监造、安装、调试等环节,把《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重大事故预防措施》等各类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落实到建设过程中,完善设备容错运行、安全闭锁等功能,抓好设备制造、安装质量管理,从源头提高设备可靠性。抓好设备运行标准化,就是采取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实施标准化维护维修,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体做法:一是开展设备功能失效分析,按照分层分级、分系统、分元件等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功能失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于设备维护维护策略、检修技改策略;二是完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根据设备运行参数,评估设备健康状态。然后根据设备功能失效分析结果、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和设备固有的生命周期,实现设备状态检修和标准化检修。

2.3提高环境安全性

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安全性,企业应采取主动控制;外部环境的安全性,企业可采取被动防御。提高内部环境安全性,重点是从内部环境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实施标准化。硬环境标准化包括安全设施、职业危害、环境污染等内容,通过治理、改善、监测、防护等手段,提高硬环境的安全性。软环境标准化主要包括安全氛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软环境的安全性。提高外部环境安全性,重点是从外部环境的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两个方面实施标准化。无论是自然环境存在的安全风险,还是外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本企业的安全风险,企业很难从源头和根本上去主动消除或控制,但是可以分别通过监视监测、转移隔离等手段进行被动防御,最大限度提高对外部环境风险的防御能力。

2.4提高管理严密性

提高管理严密性,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组织严密性,二是提高制度严密性。提高组织严密性,就是依据标准对“组织机构”的要求,全面梳理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人员职责是否明确、清晰,是否全覆盖;各组织机构之间关系是否和谐,配合是否紧密,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机制运转是否高效。通过梳理完善、补充健全,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的严密性。提高制度严密性,就是围绕制度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标准化。一是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使其既要符合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最低要求,又要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实际客观需求,做到合法、合规、合理。二是在制度符合客观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检查、考核等手段强化制度的刚性和执行力,保障制度的充分执行。三是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实施闭环管理,及时发现制度的缺陷和执行的偏差,及时消缺和纠偏,保障制度随时有效。

结束语

近几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更加健全,人员作业行为更加规范,作业流程更加优化,作业环境更加安全,发电设备长期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企业依法治安的能力持续增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持续提升,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长期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会娟,郭超杰.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J].决策探索(中),2019(05):6.

[2]安平,刘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9):3-4.

[3]王磊.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9(13):93.

[4]邱华. 要让安全生产标准化[N]. 曲靖日报,2019-03-29(003).

[5]蒋雯,钱杭,吕晓波,施翔.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6):138-139.

论文作者:罗姿英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分析与研究论文_罗姿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