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_吴明华,蔡艺辉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_吴明华,蔡艺辉

吴明华 蔡艺辉

(福建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就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结果: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护理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欠新颖、教学方法更新慢以及临床教学评价方式欠合理均是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逐一采取应对策略,从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师资力量、合理化教学评价、更新教学模式及方法方面进行改进,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问题;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14-02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在教育模式及培养方式上均不同于其他学科[1]。护理课程大部分需要在护理实践中完成,因此临床护理教学是整个护理教学的最关键部分,也是学生掌握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为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得以全面协调的发展,本文就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1.1 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2]

各个教学医院均有属于自身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制,但大部分缺乏规范化的临床教学评价系统,以及科学的教学质量监督标准,从而无法有效的就临床教学行为进行合理评价。此外,针对层级性的临床护理,缺乏严谨的带教标准以及带教质量评价标准,从而无法有效的就不同学历的学生,采取针对性带教计划,致使教学质量与学生受教效果均偏低。

1.2 护理培养目标不明确

护理专业的学生主要以参加工作为学习目标。因此,大多数教学医院的教学培养以针对护理实践而展开,对护理的理论知识及思维能力方面缺乏具体的教学标准,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能力。致使护理领域欠缺高素质、能力强且知识面广的护理人才。护理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心理、人文素质,加强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教育,不断改进并完善护理教育目标,从而培养出满足国际化标准的护理人才,以促进中国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1.3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3]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及人民对健康需求,大医院就诊人数增加,病房的扩建,需要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导致护理队伍相对年轻。如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就明文规定,带教老师资格必须是护士工作5年以上,护师工作2年以上,但由于新建院区新增1000张病床,护理队伍剧增,还是相对年轻。有的带教护士没有充分的教育经验,仅具备较强的专科知识且知识面相对薄弱,对教育与实践的关联度无法有效的把握,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仅局限与临床护理工作相关内容。临床护理教学普遍存在知识老化、学历偏低、工作繁重却不得不身兼数职的带教护士,他们不具有教师资格,而且教育水平偏低,从而整体上拉低了整个护理教育的师资质量。

1.4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欠新颖

传统临床护理教学不断受到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冲击,但目前的临床护理教育模式及方法仍没有得到彻底的更新[4]。传统“一带一”的师徒带教模式普遍存在,不仅教学方式单一,而且缺乏灵活的授课技巧,这类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带教老师在实践,学生在一旁观摩学习;其次师生同时动手实践;最后学生实践,带教老师观摩并评价。整个培养过程缺乏适当的交流以及理论知识的融合,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与实践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临床教学评价方式欠合理

临床护理教学通常的教学评价方式以问卷为主,并以不记名形式要求学生填写,一般在学生每科学习结束之际进行教学考核及评价。这种测评方式给师生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主观上忽略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及感受,甚至一些护理教师为能提高教学评价质量,以讨好学生为主要教学目的,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无法接受规范化的护理知识与临床实践技巧。科学的教学评价,应以关注师生互动、评价学生实践感受为主要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探讨

2.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诱导配合教学情景的启发,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提问,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要领,从而提高护理技能[5]。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度。整个教学目标以围绕教学重点问题为线索,教师根据具体教育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线索逐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对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符合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可有效的更新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培养专业护理人才十分有益。

2.2 双导师带教模式

双导师带教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其教学的主要培养主体是护理大专及大专以上实习生,我院每两年举行总带教竞聘,聘请师资经验丰富且综合素质水平高的护士担任总带教对实习护士进行教学培养,即“专科导师”;此外,另需一位负责学生实习全过程的指导老师,即“全程导师”,其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意识及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护理管理工作者担任,全程导师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整体素质培养以及综合能力提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2.3 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模式是指医院与学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6]。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通过在医院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培养,而学生的职业理论与文化素质水平则来源于学校的知识教育。这是一种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充足的从业理论知识,又能强化职业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未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双元制模式通过制定完整且合理的实施策略,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优势,对学生的培养非常有益。

3.结束语

临床护理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能从学生角色逐步向护士角色慢慢过渡。以往在护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有缺陷,如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护理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欠新颖、教学方法更新慢以及临床教学评价方式欠合理等,均是导致临床护理教学收获的效果受限的因素。因此,应及时更新护理教学模式,当前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双导师带教模式以及双元制模式,这些模式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及优点,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灵活选用。

临床护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水平意义重大,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的纠正,可有效改善护理教学水平,更新护理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邢岩,赵晋华,宋建华.PBL教学法在临床核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专业论坛,2015,12(36):129-131.

[2]齐敏,杨依萌.护理层级管理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分析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33):218-219.

[3]徐昕,杨姮,滕燕,袁小红.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医学信息,2015,21(26):381-381.

[4]周瑶.探讨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J].今日健康,2015,15(3):209-209.

[5]胡敏,朱莹泉,蔡丽萍.探讨联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旬刊,2015,13(10):156-158.

[6]杨文娟,徐兰,刘光碧.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29(20):3182-3184.

论文作者:吴明华,蔡艺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_吴明华,蔡艺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