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资产档案管理概述_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企业国有资产档案管理概述_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企业国有资产档案管理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资产论文,档案论文,管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与健全严格的责任制度。……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

通过5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国有资产总量自建国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2.4%;80年代初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4.5%;进入90年代,年递增率更是达到17.9%。到1996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有6.6 万亿元。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亦相当严重,有关资料表明,从1982年到1992年,我国国有资产损失约5000多亿元。加之国有企业呆死帐及银行不良资产损失1.2万亿,每年公款吃喝1000亿, 每年偷漏税损失1100亿,国有城建用地资源每年损失800亿, 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浪费、国有资产闲置损失浪费、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占用国有资产搞“创收”的资产流失、引进外资中的外商诈骗等等,国有资产的损失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朱镕基总理曾经强调:“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产,是国家的命根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的战略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而要严格、规范地管理国有资产,其中强化国有资产档案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档案

因为所谓资产一般是指作为生产要素而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财产,那么,国有资产显然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是由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以及依据法律取得的各种资产的总和。

企业国有资产就其存在形态可划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厂房、机械设备、仪器、工具、土地使用等)、流动资产(现金、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应付款项、租凭设备等)、金融性资产(各种有价证券、出资形成的权利、股票、债券、各类保险等)。无形资产则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发明权、商标权、著作权、企业广告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等)、工业产权(如进出口经营权、专有技术权、专营权、开发矿产资源权、土地使用权等)以及企业文化(如厂歌、厂徽、管理经验、奋斗口号等)等。

“国有资产”是随着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1992年9月, 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其目的在于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由此,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国营企业由原来国家经营的单一方式,改变为国家独资、承包、租赁、股份制、合作经营以及与外商合资等多元化经营模式。产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对其实现有效管理就摆在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遏止其流失,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档案并对其强化管理,就显得极为必要。

国有资产档案,是国有企业和国家(含省、市、县各级政府)投资的股份企业中专有的一种档案,是国家投资和投资收益的资产,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管理所形成的各种文件、图表、声像等载体的记录材料。国有资产档案的建立,对于国家来讲是为了强化对国有资产的产权监督,对于企业来讲是为了维护经营者的权利,对于生产者来讲是为了保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最终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目的。

国有资产档案的收集范围及其分类

国有资产档案,包括国家投资初始形成的档案、国有资产有序运营管理中形成的档案以及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档案等。因此,其收集范围也应涵括这几个方面:

(一)国家投资初始形成的国有资产档案,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类档案,如厂房、设备、大型工具的登记等。

(二)国有资产有序运营管理中形成的档案,依其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清产核资(各种资产、资金的报表,资产情况的说明,清产核资报告等)、产权界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法划分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的归属,形成的主要文件有产权界定报表、报表说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复等)、产权登记(填写的各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申请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有关文件、《国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表、国有资产损益表及其报告、国家股利收缴通知书及上缴存根等)、国有资产的统计与核算(在对国有资产运动过程及其经营成果进行计量、审核、记录、计算、分析、预测等一系列工作中形成的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审核统计结果报告、分析统计报告、国有资产经营报告等)、资产评估(在企业兼并、拍卖、承包、租赁、联营、股份经营、破产清理、抵押、合资、合作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资产评估申请书,资产清查、评定估算表册,资产评估结果报告,占有单位确认资产评估结果书等)、产权交易(包括产权转让合同,产权交易意向协议书,资产产权登记,工商登记,结算财务、税务,土地、房产、户籍等的变更手续等)以及按要求呈报的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形资产档案,包括商标(文字商标、图案商标、组合商标、防伪商标、注册申请、注册批准书、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等)、专利(产品设计、试验记录,专利申请书、说明书及其摘要,专利要求书,外观设计的图片、照片,专利权证书等)、广告、非专利技术(亦称专有技术。如原料配比、产品配方、实施原始记录数据、技术操作方法要点、特殊工艺环节说明以及非专利技术转让时的保密合同等)、商业秘密(包括设计程序、管理诀窍、客户名册、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的标底及标书等)、特许权(特许生产、经营、或专卖的申请书、合同书、政府批准书、商品专营或专卖许可证、特种生产许可证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申请登记、土地使用证以及企业在使用中形成的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等形式的文件材料等)、商誉(国际组织或国家、部门颁发的各种质量获奖证书、产品质量免检证书、管理确认证书、新闻界对产品质量的赞誉、客户来信对产品质量的褒奖、商品销售记录等)等方面的材料。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还会出现更多的企业无形资产档案,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给以密切关注并及时吸纳。

由于国有资产档案在企业档案中是一个新的类型,那么,就需要在不打乱原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新增设一个一级类目——国有资产管理类。其分类即指国有资产档案的二级类目。再由于国有资产档案是在企业改制中和改制后逐步形成的,二级类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产核资类:1.固定资产清查登记;2.流动资产清查登记;3.无形资产清查登记;4.长期投资(股权、合作、租赁等)清查登记;5.在建工程清查登记;6.土地清查登记;7.负债清查登记;8.清产核资总结报告及检查验收等文件。

(二)资产评估类:1.资产评估申请报告书;2.资产评估立项通知书;3.资产评估委托合同或协议书;4.资产评估验证确认通知书;5.资产评估报告书等文件。

(三)产权登记类:1.经审定的各类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2.有关部门批准企业设立、变动、终止的文件;3.国有资本金数额及来源证明;4.国有资产授权占有证书;5.国有资产产权年度检查表;6.境外国有资产以及以个人名义持有国有股或拥有物业产权办理委托转名的法律文本副本;7.国有资产经营年度报告书等。

(四)国有资产处置、交易类:1.国有资产处置请示;2.国有资产处置批复;3.国有资产处置结果报告;4.国有资产与产权变动处置方案;5.国有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移交或寄存手续凭证等。

(五)固定资产类:1.厂房、建筑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文件,房产施工建筑、改扩建及管理资料等;2.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的数量统计资料,融资租入的有关租约,运输设备的有关证照等;3.建立的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等。

(六)流动资产类:1.货币资金交易事项有关的经济业务资料;2.经销产品的合同、信函、存储等资料;3.有关流动负债的赊购等资料。

(七)无形资产类:1.工商产权档案:在国家工商等部门进行产权登记所形成的档案,如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经营执照等资料;2.行为权利档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进行申报并被批准的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权利所形成的档案文件,如专营权、进出口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证等;3.对物产权档案:国家有关生产部门批准企业对物产使用权所形成的档案,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租赁权、优惠融资权等;4.专有技术档案资料;5.荣誉档案等。

(八)资产经营类:1.规范、引导企业运营国有资产的法律文件;2.企业变更、终止等重大事项,参与司法诉讼的记录、文件;3.重要的经济合同、劳动合同、保险合同等;4.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求报送的各种报表,国有资产年终考核报告等文件。

(九)金融资产类:1.从金融机构借贷款的契约和审批手续;2.发行企业债券的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批文,募集债券存根簿及交易凭证;股份登记册等等。

强化国有资产档案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在世纪之交,市场竞争逐步趋于国际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正处于关键时期,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企业改革的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有资产档案管理,其意义就显得更为深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档案是现代企业基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企业市场主体多元化,企业行为规范性,运营方式竞争性”的格局之后,国有资产档案也就成为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其流失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国有资产档案所包含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不仅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支持,而且也可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究、科学决策的有力依据。对此,我国已引起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颁布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等规定,为科学地管理国有资产档案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强化国有资产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供重要监控手段。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为了保证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加强对国有资产档案的严格管理,可实现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既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又达到优化资产组合、资源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企业的竞争相当程度上是技术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关键。而国有资产档案中所含科技因素,可为现代企业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发展企业生产力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同时变国有资产为企业资本,使企业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所有这些,都是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三)为维护企业正常权益提供可靠武器。注重对国有资产、尤其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是现代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一个必然选择。当一个明星企业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被一些不法厂商盗用后,它时常可以置这个明星企业于“死地”。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打假”,但假冒伪劣商品非但没能绝迹,而且开始向高科技产品渗透。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其间有着巨额经济利益的诱惑。同时,企业的债权债务问题也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为大量的出现。企业由此必须通过国有资产档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

(四)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供坚实关卡。国有企业在合资、合作、改制、兼并、破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资产的核定、股份的确定都需要国有资产档案的帮助。因此强化国有资产档案的管理,将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档案收集齐全,在资产评估中,通过法律手段核定有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变为有价资本,即可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设立一道有效关卡。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有了国有资产档案这道屏障,国有资产的流失也会得到强力抑止。

(五)为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现实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放眼市场。而市场竞争除了科技之外,信息的掌握也是一个重要元素。国有资产档案的建立,不仅使企业自身熟知家底,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合理地在资源、产品方面进行调整,而且也能使企业资产互通有无,让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快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使产业结构步步趋于完善。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国有资产档案的建立理应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当然,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工作,而企业改制又各自特点不同,因此,这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适应的过程。

标签:;  ;  ;  ;  ;  ;  ;  ;  ;  ;  ;  ;  ;  

企业国有资产档案管理概述_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