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春武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 陕西 宁强 724400)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诊断为胃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32例研究组(接受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和32例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胃溃疡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胃溃疡治疗疗效分别为96.8%、87.5%,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疗效肯定,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好的根除作用。
【关键词】高良姜散寒方;西药;胃溃疡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94-02
胃溃疡是在我国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若不积极治疗,可引起穿孔、出血、甚至恶变。胃溃疡病因复杂,目前公认的诱因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饮食、精神因素等。西药治疗胃溃疡疗程长、不良反应严重,造成溃疡愈合低,且有慢性发展的趋势。中医认为胃溃疡属“反胃”、“胃脘痛”范畴,中药方剂治疗胃溃疡有多年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诊断为胃溃疡的患者,探讨自拟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诊断为胃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32例研究组(接受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和32例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6±4.5)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8±4.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胃溃疡面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年龄18~60周岁,入院后通过胃镜证实为胃溃疡。(2)自愿参加试验,能按时服药。排除标准:(1)纳入研究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3)对本研究药品过敏者、恶性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先给予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45021516;桂林南药)1g、雷贝拉唑胶囊(国药准字H20080125;晋城海斯)10mg、呋喃唑酮片0.1g,2次/日,2周疗程根除HP治疗,其后给予雷贝拉唑胶囊10mg,口服,1次/日,疗程4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研究组: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加用自拟高良姜散寒方:高良姜12g,乌药15g,枳实12g,香附12g,白术12g,山药15g,甘草9g,白芍12g,佛手9g,蒲公英9g。药物由我院中药房提供,通过自动煎药机和自动包装机煎煮包装,每剂煎2包,100ml,每日早8点以及下午4点服用100ml。总疗程2月。
1.3 评价标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胃溃疡治疗疗效。(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胃溃疡治疗疗效参考文献标准[2],治愈:治疗后症状消失,胃镜显示溃疡愈合,14C试验(-);好转:症状好转,胃镜显示溃疡面缩小在50%以上,14C试验(-);无效:症状及溃疡面无变化或恶化,14C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根据胃黏膜活检及14C试验检查接,两者同时为阴性时计为幽门螺旋杆菌测定阴性[2]。
1.4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胃溃疡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胃溃疡治疗疗效分别为96.8%、87.5%,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胃溃疡治疗疗效比较[(例)%]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
研究组3110 96.8%﹡
对照组284087.50%
χ26.54
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比较
两组治疗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比较
组别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
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10075
研究组1000
χ20.0006.32
P>0.05<0.05
3.讨论
HP感染是胃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但是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造成HP根除率有所下降,而且患者在服用过程中,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造成西药治疗疗效不佳。
中医认为胃溃疡与脾、肝不调有密切关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邪侵袭、胃络受损。因此治法当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理气止痛[3]。
我们本次研究中采用自拟高良姜散寒方治疗胃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高良姜辛热,温胃散寒,温中补气,乌药辛温,行气止痛,枳实行气导滞,香附理气止痛,共为君药,白术为健脾益气以培中焦之虚,山药补益脾胃,助中焦之运,甘草助脾胃运化,消食导滞,为辅药。佛手疏肝健胃,芍药柔肝止痛,蒲公英消肿治疡,为佐。共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制酸之功。高良姜散寒方有以下疗效:(1)甘草中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通过增加己糖胺保护胃粘膜。(2)甘草对离体大鼠的肠管有抑制作用,明显缓解肠痉挛。(3)蒲公英有清热杀菌,促进脾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增多,激发机体清除HP感染。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高良姜散寒方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疗效肯定,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好的根除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莉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11,7(1):32-34.
[2] 凋天羽.周学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203,3(11):675-676.
[3] 陈怡凯,蓝创新,周芝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2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2012,25(5):152.
论文作者:燕春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6
标签:胃溃疡论文; 幽门论文; 杆菌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螺旋论文; 西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