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_案例教学论文

审计案例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能力论文,案例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导向复合应用型审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样化的。基于审计学科性质和实践特征,案例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实施,是培养审计专业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审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审计案例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文结合审计案例教学的实践给予探讨。

一、案例教学的性质及适应性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会计、审计教学中的应用首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我国,教学法受专业课时、教师能力和精力、传统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案例教学仍然是高等审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我国高等会计、审计教育改革方向应为注重面向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适应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具备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考评制度的保障。在案例教学中,有单一案例与综合案例,有课堂引导案例与课后分析案例,有理论演绎指导下的案例与实务归纳的案例,有来自实践一手资料研究的案例,也有来自于商业教学案例库中的案例等,应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

对审计本科生而言,审计学基础课程适合课堂引导性案例,由案例引出问题,针对问题介绍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巩固审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而CPA审计实务课程适应于综合性案例。综合性案例有机地分布于教学各章节中,模拟审计循环细节,注重发现错弊、低效等问题,利用审计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证据和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同样,绩效审计课程可借助实际审计案例进行情景模拟,如全部政府性资金经济责任审计、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等都来自审计机关公告,并被评为优秀案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既有实际案例总括又有发展理论的知识。不论哪门课程选择案例教学,必须有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和激励教师案例教学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

二、审计学科属性与审计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审计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门集合科学,审计学科性质决定审计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复合型。审计首先是要精通会计,从会计领域吸取丰富的营养。审计其实是以逻辑学为基础和主要根据,同时证据性质和意见形成依赖于认识理论;测试和抽样以概率论和数学为基础;公允表达援用了财务分析和沟通理论;应有的职业关注体现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总之,审计案例教学中体现了多学科知识在审计中的应用,体现了知识、能力和经验的融会贯通。

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决定了审计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审计本质观认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的每个单词都代表了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思想理论来源。第一,就“审计”一词,显然代表了审计本质观和审计学的关系。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审计本质观继承了传统审计学的审计动因论;第二,就“国家”一词,即用到了国家学说,国家学说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政治学成为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一个思想理论来源;第三,“经济”与“社会”两词,分别代表了审计本质观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思想来源;第四,“免疫”和“系统”分别代表了审计本质观的免疫学和系统论思想理论来源。据此,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多学科综合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因此,审计本质观的教学本身体现了多学科综合理论的培养。

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实证性的行为,审计过程类似于科学实验过程。科学实验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即:研究问题→实验猜想或假设→实验测试→完成测试→分析反馈信息→科学家判断总结得出结论。科学家的意见就是对实验假设正确与否做出结论。而审计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即:客户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审计师对报表认定公允性的假设→审计规划→审计证据测试→审计职业判断和审计意见。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就是对报表公允性发表意见。由此表明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和客户要求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是相似的:科学家对问题猜测性的回答(实验假设),类似于审计师对报表认定的公允性的假设;对实验过程要制定一个计划和测试,审计师也要制定一个审计计划并证据测试;科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审计师根据审计证据撰写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本质的实证性,决定审计案例教学的实证性过程。模拟审计过程的教学,就是在传授科学实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求证、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个环节侧重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整个过程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的表现为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与学生)→案例简介→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教师小结。对于审计案例教学,考虑审计学科的集成性,审计本质的实证性,审计案例教学过程也要体现实证探索性,其内容包括:案例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审计(测试)目标或假设→审计方案→审计证据的测试→审计结果报告及其应用→教师总结与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案例讨论与分析的对象就是审计过程,即审计目标、方案、证据、审计报告及应用等。

1.确定目标能力的培养。审计案例教学中,要首先明确的是教学目标及其与审计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师针对此教学单元或案例,通过实施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体现到审计案例教学目标就是教与学互动过程,达到学生明确审计目标、熟悉其实现过程,从中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因此审计案例教学目标与审计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甚至是一致的。对于一个审计案例可以是单一审计目标,也可以是综合审计目标。单一审计目标可以是真实性目标(X1),合法性目标(X2),效益性目标(X3),那么,综合性目标,Xi=0,1,为权重。现实中是结合型的审计,即在真实合法性基础上的效益审计。所以,教学目标的定位要考虑模拟审计的测试目标。审计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审计的目标是什么。比如真实性审计目标,具体是存在性、所有权、估价、截止、分类、披露等是否真实,如果你事先假设它们是真实的,就需要审计证据来检验。目标是教学起点,目标是审计的逻辑起点,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行动的指南,由此,训练和提高学生确定目标的能力。

2.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目标明确后,就要选择审计案例。案例选择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前述案例的多样性,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是典型的、影响广泛的即为经典案例。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学生关注的问题来选择审计案例进行审计教学。如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掌握综合审计目标的发现过程,就要选择包含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目标的综合性审计案例。通过综合审计案例教学,教会学生发现不真实、非法和低效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审计案例中的问题往往是客户的怀疑或猜测,需要审计师给予证实。因此,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客户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背景和意义如何等。一般审计案例选择要着眼于对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理论性和可借鉴性等问题发现的训练。

图1:《A省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公积金审计调查》案例课堂讨论分析框架

3.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审计案例选择之后,在明确了待证实的问题和确定的审计目标之后,案例教学讨论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训练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评价过程,重点关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原理与应用。训练学生掌握审计证据分析测试的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善于用证据事实说话,分辨证据的真伪。同时在案例分组讨论和分析辩论中训练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组织沟通等能力。

4.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审计案例教学对审计证据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之后,就要训练学生如何根据审计证据对照标准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等。由于审计意见的决策有用性和利益相关性,发表审计意见之前要与客户沟通,出现分歧,建议客户调整解决;客户拒绝调整,根据重要性发表恰当审计意见。在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审计证据充分适当性的评价和与客户的沟通,审计风险和重要性水平再次评估以及审计意见类型的判断训练,培养学生评价判断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以及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能力。同时对审计报告中针对问题的解决建议和对策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审计案例教学模拟案例——绩效审计案例教学框架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熟悉专项审计调查的知识与技巧,达到能够胜任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案例的选择。针对热点问题选择审计教学案例。当前,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人民群众反映“住房难”的呼声较高,住房公积金这一制度是否有效地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是关系民生民本的热点问题,是训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根据实用性、典型性、针对性、理论性等原则,选择《A省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住房公积金审计调查》作为教学案例,训练学生综合能力。

3.模拟审计案例的组织实施。一是准备工作。教师提前分发案例资料及提出要求,学生课前熟悉案例资料,学习住房公积金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法规制度,并根据资料各自发现问题。二是课堂案例讨论与分析。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对学生模拟分组,案例中涉及的九个利益相关方,如财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办理抵押贷款的中介机制、存款银行、投资单位及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对学生分组模拟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和审计机关和审计组的行为即模拟审计组。教师提供下列讨论分析框架(图1),围绕此框架进行讨论汇报分析辩论。

4.教师评讲。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讨论和分析状况归纳知识点,并对重点和特点进行评讲,指出该案例在审计目标的定位、审计对象和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和审计发现及建议等方面的特点;同时评价学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判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并指出课后案例作业深入分析案例的具体要求;最后教师自我评价该案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调整改进的方向。

五、结论与建议

审计案例教学是审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审计理论与实务结合的重要方式。审计案例教学过程几乎可以认为是模拟审计过程,因此审计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事实上,审计案例教学的实践表明,案例教学能够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谨慎判断能力以及养成独立、客观、公正等职业道德能力。但是案例教学中也存在各种困境。针对审计课程的建设,本文建议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师案例化教学素质,研究使用高质量案例化教材,推行案例化毕业论文设计,建立和实施案例化教学考评机制等。

标签:;  ;  ;  ;  ;  ;  ;  ;  ;  

审计案例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_案例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