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论文_吴旭红,马爱萍

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论文_吴旭红,马爱萍

吴旭红 马爱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00045)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在静脉输液的各环节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护士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无输液相关纠纷发生。结论: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了输液安全隐患,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逐渐增多[1],输液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病情危重,年静脉输液多达14000-16000人次,所用药物种类多,输液途径各异,存在很大的静脉输液隐患。2007年,随着我院静脉输液小组的建立,NICU病房在小组成员参与下,制定了多项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制度实施以来,无一例输液相关纠纷发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及途径

临床中常用的静脉输液途径有经外周静脉、腋静脉、股静脉、脐静脉及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新生儿外周静脉血管细、血流慢,适用于输液时间短,输注药物刺激性小(PH在5-9及渗透压小于600mOsm/L)的患儿;股、腋静脉血管粗、血流快,适用于外周静脉条件差或短期内需输入刺激性较强液体的患儿;脐静脉多用于早产儿,尤其是体重小于10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输注强刺激性液体及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儿。

要做到安全输液,护士就要了解患儿输液的目的、疗程、速度、药液性质,并据此来评估患儿血管,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及输液途径,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2 严格查对制度

2.1药物核对

药物核查非常必要。新生儿用药剂量小,核对时很容易出差错。护士配液时必须认真核对,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好的液体经二人核对并签字后方可使用。药柜中音近形似的药物要有特殊标记,避免拿错。高危药物与普通药要分开放置并贴有醒目标识,药品放置位置应固定并做到不随意更换。研究证明,加强用药流程中的细节管理是规避护理风险的关键,确保临床用药的根本[2]。

2.2患儿核对

新生儿不会表达,确认身份通常使用腕带和床头牌两项作为核对凭证,因此要每日检查腕带是否正确佩戴。病房中如有相同名字的患儿,除在床头挂有醒目标记外,尽量不安排在同一病室。

3 输液泵的使用及管理

护士按要求调整好输液速度后,输液过程中要及时观察输液速度是否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微量注射泵的突然垂直位移会导致药液输注异常,输液泵应妥善安置固定,尽可能减少移动和变更位置[3]。保证输液泵速度精准的主要措施是对输液泵的保养与维护,管理人员定期对输液泵的速度进行校准,发现故障要及时报修,同时在泵上悬挂 “待修”标记以免他人误用。输液泵修好后要放在备用区域并悬挂 “备用”标记。“待修”及“备用”标识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护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输液泵故障造成的不良事件。

4 输液管路的观察及维护

输液管路的畅通是有效输液的保障,护士要随时观察输液管路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脱、打折、气泡。使用PICC及脐静脉导管时,重点观察贴膜有无潮湿、松动,导管固定是否稳妥。使用深静脉通路时要注意正确的冲封管。更换液体时不要使空气进入输液管路。NICU的患儿大多病情危重,常为多路输液,此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并在每条输液管路近患儿端及每台输液泵上粘贴输注药物的标识,便于查对。

5 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护士要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不熟悉的药物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对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

6 有效预防并及时处理输液并发症

6.1 外渗

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刺激性液体时,即使是只保留了几个小时的留置针也会对静脉壁产生机械性损伤,从而增加静脉炎和外渗发生的风险[4],不得已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刺激性较强的液体时,应选择粗大的血管并在通路建立后首先输注,尽量减少连续输注高渗性液体。

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生液体外渗,要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血管损伤的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和综合措施,例如: 局部封闭、湿敷或局部用药[5]。

6.2 血栓

静脉输液时表浅静脉不易发生血栓,但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机率较大,正确的冲封管可以避免血栓的形成。股静脉最易形成血栓,如能建立其他静脉通路应尽早拔除。使用股静脉留置时,一旦发现穿刺侧肢体肿胀,颜色发暗或发花,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并请示医生做B超确认,同时抬高患肢。使用PICC时,应常规测量臂围,观察肢体有无增粗。

6.3 皮肤损伤

新生儿皮肤娇嫩,留置针及输液接头材质较硬,很容易发生硌伤。护士完成穿刺后,要正确摆放留置针及输液接头的位置,尽量不使它们与皮肤直接接触。NICU对此制定了严格的措施,穿刺后要用超薄敷料垫在留置针与输液接头的接口处避免皮肤硌伤。

6.4 管路脱出

管路脱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出血和治疗的被迫停止。当患儿使用输液接头时要将接头牢固固定,以免由于接头本身的重力将留置针拽出。有凝血障碍的患儿,床头要悬挂特殊标记,提醒大家给予特殊关注。

7 输液后正确拔针,有效保护血管

液体输完拔针时要顺血管走向快速拔出,再用无菌棉球顺着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至不出血为止,切忌按揉,以免皮下淤血。对于有凝血障碍的患儿,按压时间要更长。

8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抵抗力低,容易被感染,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置入导管时,要做到无菌屏障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9建立中心静脉管理小组,规范管理各种深静脉导管

由于NICU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普遍,病房建立了中心静脉管理小组,成员均是接受过护理学会正规培训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掌握外周及中心静脉如PICC的穿刺、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技术。她们承担病房危重患儿的静脉评估、置管及导管维护,通过小组的规范管理,大大提高了导管维护的质量,降低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

10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护士风险意识

为保证新生儿输液安全,要针对护士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培训,让护士知晓在输液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安全隐患存在。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素养,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6]。因此,病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给药错误、静脉输液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等,使每一位护士都能知晓输液安全不良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

通过实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欣娟,孙文彦,曹晶.规范静脉治疗保障患者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3):1

[2]曾林淳.优化细节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J].现代医院,2011,3(11)121-122

[3]郭京,王欣然,韩斌如.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3):6

[4]黎贵,张淑香,徐波.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循证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3):13

[5]辛霞,赵艳,辛华,曹敏.规范化新生儿输液外渗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3

[6]陈素锦,丁玉兰.优质护理服务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剖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7(8):327-328

作者简介:吴旭红,女,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论文作者:吴旭红,马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  ;  ;  ;  ;  ;  ;  ;  

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论文_吴旭红,马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