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

王靖文

(河南工业技师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传播渠道变得更为广泛,各种网络途径都可以来传播新闻内容。在这样的新媒体背景下,无形的提高了对新闻语言的要求,新闻语言不仅要承担着传播新闻信息的重担,还应为新闻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以及创新性发展做出努力,共同提高新闻的传播力与感染力。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做出以下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新闻语言;创新;规范

新媒体环境下,更多的高新科技应用到新闻的传播上,不仅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多样化,还为提高新闻语言的创新性提出了更多的方法,但也对新闻语言的实际发展规范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于新闻来说,语言是其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创新性与规范性都有着相同重要的地位,不能只重视新闻语言的创新性而忽略新闻语言的规范程度。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概述

新媒体环境,具体是指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种新闻、消息的传播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传播的特点也变得更为明显,大致呈现出全民、无地域、无时间限制、高速传播等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闻语言对自身规范性与创新性的要求也会相对提高,保证能够将新闻真实、准确的传播,塑造一个国家的新闻特点,打造良好的国家新闻的外在形象。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出现的规范性问题

(1)新闻语言中出现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新闻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是新闻规范性方面的一个严重问题,具体来说,新闻中易出现的错别字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字词很熟悉,但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而造成新闻中错别字现象的出现,例如,“皇帝”表示的是君王,而有一些新闻将“皇帝”写成了“黄帝”,而实际上黄帝与皇帝是不同的内容与含义,不能混为一谈。二是由于新闻撰写者的不仔细审核所造成的错别字现象的出现,“人类再造培养除胚胎干细胞”,这里就是将“出”弄成了“除”而造成了新闻内容不规范现象的出现。这两方面是新闻中出现错别字较为常见的方面,应该引起相关新闻部门的重视,尽可能地降低新闻内容中错别字的出现频率。

检验内容包括α1-微球蛋白 (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膀胱抑制素C(Cys-C)等。α1-MG、TRF和mAlb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eckman公司。β2-MG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购自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Cys-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检验人员在各项检测过程中,均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

1.4 数据提取 对符合条件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以下内容:第一作者,出版年份,国家,纳入排除标准,研究设计与方法,临床病理因素分布,淋巴节转移,治疗干预,随访时间和完整性,分析策略(包括是否进行多因素分析)和MMR缺失与预后之间的关联,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

(2)新闻语言的事理逻辑方面缺乏规范性。新闻语言中还较为容易出现的一个规范性方面的问题是新闻的事理逻辑方面易出现问题,这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闻语言对字数有着一定的限制,而有些写新闻的工作者,为了让新闻能够达到字数上的要求,便对新闻中出现的一些逻辑、关联词语进行了删减,但实际上,有些删减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使得句子之间原先要表达的关系又变了一种意思,有可能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句子意思上的歧义。

(2)借助社会手段的优势来规范新闻语言。社会手段的优势主要是指对新闻语言进行非强制性的管理、规范,即借助广大网民对新闻语言的自觉感悟与体会来自然而然地规范新闻语言。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所学过的语言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评论与建议来自发地管理、规范新闻语言。此外,借助社会手段还应离不开青少年的支持,在小、中学阶段国家应该设置语言规范使用的相关课程,提高人民普遍的语言规范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规范措施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现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也变得相对能够融入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入了一些时代特点的元素,体现出以下发展状况。一是加入了一些趣味性元素,让新闻语言变更加有趣、活泼,更能让广大新闻读者感受到新闻的别具一格的特点。二是有些创新方法使用不当,在有些新闻中出现了一些媚俗的词语的使用,这与新闻的特点、严谨、真实、准确都严重不符,可以说是新闻语言创新方面的一个败笔。

(3)新闻语言的用词,语法上的规范性有待加强。新闻语言的主体是语言,而语言所要组成完整的意思是需要借助必要的字、词。譬如,有一则新闻讲的是三峡大坝工程建设之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其中包括三峡水库区水华泛滥,这一句,就是严重的用词不规范,库区没错,水华也没有问题,但水华并不是库区中应有的现象。这里就是典型新闻中的用词、搭配方面的不规范现象。

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现状与方法

(1)通过国家方面的行政手段来规范新闻语言。这里所讲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立法,即需要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对国家现行的新闻语言的特点以及内容进行彻底检查,从而再针对这些问题想出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并将这些方法通过文字的形式写在国家的语言规范的相关管理章程中。第二个方面,在网络上利用行政管理方法约束新闻语言,提高新闻语言的规范性,主要指网络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对网络上出现甚至泛滥的不规范宣传新闻的现象进行必要的打击,从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规范性。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方法。对于新闻语言的创新,有以下可行的方法。一是着重提高新闻语言的趣味性,通过提高新闻的趣味性来突破新闻语言的死板、枯燥现状,提高新闻语言的传播感染力。二是在新闻的传播内容中融入适合新闻内容的插画、配图,并在旁边加入语言文字的阐释等,这样可以提高新闻的相对辨识度,从而有助于新闻语言的创新。

本次统计主要涉及浙江省果树产业相关的观光采摘节的名称、举办地点、举办时间、首届举办时间、已举办届数、节庆的主题、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等。

五、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传播特点也有了不同的变化,数字方式传播新闻变得更为普遍。这就需要借助社会、行政手段加以约束、规范新闻语言,也应努力创新新闻语言,提高新闻语言的辨识度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高青芝.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0):109-110.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01-0110-01

作者简介: 王靖文,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方向:新闻。

标签:;  ;  ;  ;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