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检测法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研究论文_杜丽,杨晶雪,张馨心,肖佳庆,李俐

内毒素检测法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研究论文_杜丽,杨晶雪,张馨心,肖佳庆,李俐

杜丽 杨晶雪 张馨心 肖佳庆 李俐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目的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对复用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不同检测方法对不同种类手术器械合格率的差异。方法 将手术器械分为咬合齿类、光滑类和管腔类三组,使用主观目测法、放大镜法、残留蛋白试验、三磷酸腺苷(ATP)检测法,细菌内毒素法进行器械清洗后的检测。结果 肉眼裸视法合格率为98.53%,放大镜法合格率为94.12%。ATP生物荧光法与残留蛋白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27%和81.82%。内毒素法检测合格率最低为78.46%。同类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除ATP法外差异不显著。不同检测方法显示内毒素法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关键词:手术器械;细菌内毒素;清洗质量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2016对医院进行清洗质量监测提出明确要求,对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质量采取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两种方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目测和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近年来随着精密和复杂医疗器械逐步增多,残留蛋白检测和ATP生物荧光法因其方便快捷也逐渐被采用。细菌内毒素试验能够直接有效地检测出以细菌内毒素为主的热源物质,从而降低临床热源反应的发生率。本实验通过目测法、5倍放大镜法、残留蛋白检测、ATP法、内毒素检测法对三类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评价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材料 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4家二级以上医院,在每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取清洗后未灭菌的手术器械,分为咬合齿类、光滑类和管腔类三组进行检测。

1.1.2 试剂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鲎试剂,内毒素检查用水,均由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残留蛋白检测试纸,由大连易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1.3设备 电热干燥箱,温度250°C干烤30min以上,用于除去外源性内毒素。ATP生物荧光检测仪,Biothema公司生产。旋涡振荡器、试管恒温仪、恒温水浴箱、离心机等。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清洗后手术器械放至室温,用无菌检查用水浸湿无热原棉签反复擦拭齿面、关节、咬合部位、管腔等进行采样后浸提。

1.2.2检测方法 目测法、残留蛋白试纸、ATP法、内毒素检测法。

1.2.2.1目测法 肉眼裸视法在光线充足处,观察清洗后器械表面清洁光亮,无残留物质,

无血迹,即为肉眼裸视法合格,否则为不合格。放大镜法在带光源的10倍放大镜下观察器械表面,尤其是关节咬合处、止血钳齿部、官腔等处无粘附的污物,达到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2残留蛋白 将一滴提取液直接滴于被采样器械内表面的采样区,用检测试纸测试端

吸取器械咬合齿处或管腔内附着的水样,1-3min后判读结果,如有变色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2.2.3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来进行清洗后器械的ATP生物荧光试验。

使用方法:将一滴提取液直接滴于样本采样区,棉签在采样表面来回涂抹。将采样棒放入含反应液的检测管,将检测管插入检测仪的检测孔。第1次读数,取出采样棒,将标准品放入检测管;第2次读数,设备自动计算给出最终结果。

判定标准:以生物荧光检测仪与试剂盒的推荐标准ATP≤2000RLU时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2.2.4内毒素测定

测定方法:本实验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1143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鲎实验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用无热源棉签对器械表面进行涂抹采样,以内毒素检查用水为浸提介质,将供试品在37°C恒温摇床中浸提1小时离心(100r/min,5min)[1-3],离心后供试品用内毒素检查用水将样本进行逐级稀释,供试品与鲎试剂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6.0-8.0之间。

结果判定:内毒素检测采样方法及结果判断均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药典中的相关要求及标准执行。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对数据录入、统计,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清洗质量合格率 目测法共检测手术器械68份,肉眼裸视法合格率为98.53%,放大镜法合格率为94.12%。ATP生物荧光法与残留蛋白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27%和81.82%。内毒素法检测合格率最低为78.46%。3类手术器械合格率范围在55.56%~100.00%。

2.2 统计学比较 同类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检测方法显示内毒素法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由于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发展历史较短,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中尚无统一、简单、广泛被接受的检测方法。多年来我国复用器械的清洗效果检测都是采用目测法,这种方法因人为操作目测盲区误差大,不能完全准确的判断。残留蛋白检测法使用方法简便、灵敏、简单易行,但是该方法局限于定性检测,不能体现清洁的程度。ATP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具有测试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等优点,但是ATP设备与配套试剂价格偏高,不能达到广泛普及。

综上所述,本实验利用细菌内毒素法定量检测手术器械表面内毒素的方法直观、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陈丹丹,王春仁,段晓杰,杜晓丹.浸提温度对细菌内毒素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08):29-30.

[2]陈丹丹,黄清泉.浸提时间对医疗器械细菌内毒素检测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事,2014,28(02):172-173+184.

[3]陈丹丹.过滤和离心对热原实验影响的初步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05):417-419.

论文作者:杜丽,杨晶雪,张馨心,肖佳庆,李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内毒素检测法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研究论文_杜丽,杨晶雪,张馨心,肖佳庆,李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