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演进视角下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发展分析论文_郭国歌

制度演进视角下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发展分析论文_郭国歌

(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贸易规则也要经历新的变革。本文通过制度演化的角度对以往国际贸易规则的变迁做了简要阐述和分析,并结合当下国际经济环境分析了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现状。同时,结合中国当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对国际贸易规则完善推进的建议。

关键词:制度演进;国际贸易规则;“一带一路”

良好的经济制度的建立将极大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作为一种制度,其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制度演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演变做了简要分析。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所肩负的责任也是越来越大,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完善并推行国际贸易规则,为全球化贸易贡献力量。

一、关于制度的定义与本质

(一)制度定义

关于制度,学者的之间看法并未统一。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安德鲁·考斯特认为制度是社会全体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霍奇森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者法律约束的作用力来创造出的规范、持久化的行为类型的社会组织,尼尔认为制度是一种可观察可遵守的人类事务的安排等等。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中从一般意义上对制度下定义的有诺思、拉坦和舒尔茨等,其中诺思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它构成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激励结构,减少了人们日常中的不确定性。拉坦在其《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中认为制度是一套行为规则,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相互关系。舒尔茨则认为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而在本文中,采纳诺思的定义,将制度看做一种“游戏规则”,同时也将其看作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公共品”。在国际贸易事务中的各种惯例与规则等安排也都看作是国际商务中的一种“游戏规则”。

(二)国际贸易中制度变迁的周期

国际贸易制度变迁周期往往经历三个阶段:僵滞阶段、创新阶段、制度均衡阶段。制度的变迁实际在不停地周而复始上述阶段,但其并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循环,每一次循环都是一次制度上的升级,实际上也预示着一种更高效率的经济制度的形成。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就在这些循环中得到发展。

(三)制度的功能

针对于国际贸易中的“游戏规则”,其对国际贸易的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有:1、其降低了国际贸易活动的交易成本,一个有效的规则可以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参与者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对于贸易活动本身所产生的成本是降低的;2、为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规则的产生增强了交易主体对于交易活动的可预知性与可计算性,从而为贸易活动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为贸易主体之间的良好合作创造了更好的环境;3、为贸易参与者提供了行动信息,使决策行动者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4、为贸易中的个体提供了激励系统,一些规则的建立会同时释放出提倡什么和抑制什么的信号,可以调节贸易参与者的行为;5、约束贸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规则的建立缩减了贸易主体的行为选择集,从而贸易主体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去决策和采取行动;6、减少贸易活动中的负外部性,一个好的规则可以会将权利和义务界定清楚,从而减少了贸易中的负外部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制度是一种产品

本文中将制度看做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种产品。在贸易活动中,基于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以及各方贸易习惯和规则的不同,会存在大量贸易摩擦,世界范围中的很多战争也往往由此产生,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最大化社会福利,而战争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这种时候对于一种贸易制度的建立就产生了强大的需求。作为一种产品,其需求受到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宪法秩序、技术环境和市场规模等的影响,其供给也受到宪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制度实施预期成本、上层决策者利益、现有的知识积累和科学进步等的影响。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贸易环境中制度的需求层面。

二、现代国家贸易规则发展

(一)现代贸易格局与规则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贸易增速之后,近些年,世界贸易增长在逐渐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之前所形成的制度均衡也将被重新打破,在这种僵滞阶段,需要的是一次规则的创新和重构。

赵国钦、万方(2016)利用网络分析法对世界贸易网络分析得出:(1)世界贸易网络密度整体较高,且日趋紧密,但存在这极度不对称性。世界贸易网络仍存在“富人俱乐部”现象,即轮轴-辐条效应,贸易网中存在着几个核心成员,其他成员普遍与其产生联系,而其他成员间的联系相对较少;(2)地理关联、外国直接投资差异和经贸组织合作与区域贸易协定可以解释世界贸易网络关系的30.3%。由此可知,在当下,国际贸易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化和趋势化,并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全球化背景下,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区域保护主义层出不穷。

介于此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规则呈现僵滞局面,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规则和区域间贸易规则之间的矛盾,而当下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并不能很好的运行,区域贸易体制在不断加深和强化。此时,中国在国际贸易舞台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对于僵局的打破和贸易新规则的建立,并且推动国际贸易规则进入成熟完善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二)现代国际贸易规则发展中的中国力量

当下的中国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在全球经济的增长缓慢和中国国内急需变革的背景下,中国推行了“一带一路”政策。在近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不仅扩展了中国的贸易市场,也惠济了沿线周边国家,由此也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的创新展开了广泛研究与讨论。整体而言,“一带一路”蕴含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创新,并且是对国际经济规则内容的扩展和充实。这种情况下,中国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完善和推行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的理念下,中国应该:1、吸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的经验,完善健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济贸易规则;2、规则制度的演进存在路径依赖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经贸规则应当结合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这也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的适用和推广;3、结合中国自贸区建设,努力发展多边贸易,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雅楠,王成新.2017.经济全球化下世界贸易特点及我国应对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6):69-71.

[2]乔新生.1999.历史的商法与现实的商法[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60-63.

[3]姚新超.2010.国际贸易管理与规则实务(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10.

作者简介:郭国歌(1993—),女,河南新密人,兰州财经大学2016级(国际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

论文作者:郭国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制度演进视角下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发展分析论文_郭国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