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教学的探讨论文_韦洪喜,付红杰

中职数控教学的探讨论文_韦洪喜,付红杰

黑龙江技师学院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中职教育的核心是数控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为未来中职教育的数控教学模式寻找改革的方向,以此来解决目前我国数控人才的短缺问题。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转型,我国已将中高级数控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中职技术院校,这对于中国科技成果不能以完美的形象贯彻到实践生产中起到了很大的改善。

关键词:教育理念;实践;科技

数学控制是数控的简称,它的教学宗旨在于培育出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人才,制造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很多学生近些年都迅速地对其产生兴趣;如今数控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了对学习的热情,教师多数只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设备的普遍陈旧,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影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是目前数控专业教学的解决重点。

一、中职院校数控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数控专业面临的问题即人才的匮乏,中职院校的教育无法培育出专业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始终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上,这就导致学生认为理论知识颇为重要,单方面的学习理论知识,不能熟练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对设备的实践应用和操作原理不够了解,就不能完成维护设备的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控专业的学生存在专业方面的问题,其根本源头还是在于学校的教学模式:

1、数控专业的兴起对师资的要求也大大增加,由于很多中职院校都处在较为落后的地区,高资质的教师不愿投身到落后地区的院校工作,这就会出现落后地区的教育始终处于落后状态;

2、实践教学中的数控机床及设备单一,地区的劣势让学校没有办法获得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与先进企业和发达地区学校的差距;

3、教学仿真软件少,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材料,教师在讲课中只能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进行讲解。

二、中职学校数控教学改革

培育具备高素质、高质量、高技术的应用人才是数控教育的首要任务,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对于人才的培育模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怎样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如何将实践教学展开,改善当前学生因缺少工作经验而找不到工作的现状,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为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1、筛选教学内容,摈弃教学材料中传统的老旧内容,把发达先进的科技知识加入进去,传统的课程内容多数是针对落后的时代和社会,远远的不适合如今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要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重新选择教学内容,创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2、建立企业与学校的联系,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对于数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也为学生的就业得到了保障。企业需要专业的数控人才,职业院校也确定了数控人才的培养重点。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依据企业的需求建立培养方向,在学生完成规定的在校课程后,要有一段双方在教学资源上共享的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企业的数控设备进行操作应用;这样在毕业后可以迅速的适应工作,不会浪费时间,由此一来就具有很强的优势。

3、壮大师资力量,教育的重点是教师,要想使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我们就要对相关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也可以相应的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教师开展教学质量的培训,为教师想出新颖的教学理念,让学校的师资力量变得专业和雄厚。

4、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将培养重点放在实用性的人才上面,就务必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实践应用方面缺乏经验的学生,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利用仿真软件的高新技术使学生可以大胆的进行操作,已得到更直观的感受,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新思想。

5、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在专业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要注意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为使学生对已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 在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训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从开始的机床结构原理分析、不同类型的机床操作……到整个实践加工过程,尽量让学生独立来完成。

三、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强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使其在数控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教材《数控车工》中对螺纹轴加工的教学。 首先导入情景,展示学生课前拍摄的“螺纹轴”照片,针对应用及结构引出本课题,螺纹轴的加工,这一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其次展示任务,通过实物、零件图展示本次的课堂任务:根据自主探究外圆的编程及加工,从安全规程、尺寸精度两个方面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再次实施任务,对加工外圆、工艺分析及编程、加工螺纹轴三个任务进行具体操作,保证课程任务的顺利完成。接着进入评价总结环节,展示各组加工的课题零件、设计零件,依据评分表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补充并点评,评出课题优秀组、最佳进步组、最佳设计组,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先进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在经验交流中获取更大的进步,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不足,在教师适时补充后完善改进措施。跟着进行课后延伸,学生在课后完成评价表中,进行心得体会的填写,教师分别点评,让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进改善及提高,为下个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最后对本次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结语:

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职业院校的数控教学现状,本文总结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建议,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数控人才。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数控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加强中职学校的数控教学改革是发展中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控机床在企业中的日益普及,数控加工教学是数控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为能培养出高技能的数控加工人才,中职学校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谭琳琳.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29) 56-57

论文作者:韦洪喜,付红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  ;  ;  ;  ;  ;  ;  ;  

中职数控教学的探讨论文_韦洪喜,付红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