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张群珍

张群珍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20)

【摘要】目的:评价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我院儿科接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共8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将常规作为基础,实施PDCA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相关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充血时间、止咳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DCA护理模式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疾病患儿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PDCA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DCA nursing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84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PDCA nursing mod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The effects of the two nursing metho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ed indicato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of lung rale disappearance, fever abatement, tonsil congestion and cough relief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nclusion PDCA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n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Mycoplasma pneumonia; Children; PDCA nursing model

引言

支原体肺炎属于一种肺部急性炎症,主要由肺炎支原体导致,由于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结构特点、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十分完善,相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支原体肺炎,且该疾病具有季节性,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支原体肺炎患儿通常会表现出腹痛腹泻、头痛、发热、咳嗽、身体乏力、食欲不振、肌肉疼痛等,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1]。为了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儿更快速身体恢复,临床上在对症治疗同时,应注重护理措施的实施。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PDCA护理模式,探究该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我院儿科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这段期间,检查确诊、对症治疗的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均是42例。研究组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3~12岁,平均(7.56±1.58)岁,病程1~7d,平均(4.06±1.03)d,体温38.2~39.5℃,平均(38.94±0.31)℃;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4~13岁,平均(8.55±1.56)岁,病程2~8d,平均(5.02±1.01)d,体温38.4~39.6℃,平均(39.02±0.27)℃。对比支原体肺炎患儿于临床上的基本病例信息,结果表明,数据间并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因此可比。本次研究是在征得所有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方开始实施,并且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儿排除在外。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治疗期间,相关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密监测,严格遵医嘱用药指导、用药监督,及时口腔、鼻腔分泌物清除,确保其能够顺畅呼吸,观察患儿情绪变化、治疗依从性,实施适当的心理护理,并与患儿家长沟通,予以健康教育指导,加深家长对支原体肺炎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积极协助治疗护理工作等。

研究组:在行常规护理模式同时实施PDCA护理模式:

(1)P——Plan(计划):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对其整体健康状况予以初步评估,根据具体病情实施个体档案建立,分析总结后,按临床表现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方案。

(2)D——Do(实施):所有护理人员均需严格按照所制定护理计划的详细内容实施临床护理操作。①症状护理:治疗期间若患儿高热不退,护理人员应对其体温变化情况密切监测,在同医生协商后,实施相应的退热措施,若给予退烧药口服,应避免患儿体温快速下降,引起虚脱,所以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多饮水,维持机体所需水分。若发生心肌损害合并征,应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期间嘱咐患儿多卧床休息,待症状好转后,方可活动;②饮食护理:多数支原体肺炎患儿有食欲不振症状,护理人员应为其制定有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营养丰富的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让患儿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还要注意气温变化时保暖措施的实施,注意日常身体锻炼、个人卫生保持,以降低感染发生可能性;③呼吸通畅保持: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实施正确的咳嗽方法指导,分泌物排出促进,若患儿病情较重、咳嗽无力,护理人员可通过翻身叩背的方式进行辅助,于痰鸣音处加强叩背力度,使痰液松动后更快速排出。若患儿呼吸道处分泌物过多,对其呼吸顺畅造成影响,可应用吸引器辅助吸痰,将粘稠状分泌物清除,确保呼吸畅通。

(3)C——Check(检查):在整个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若有问题出现,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详细临床记录,定期召开科室会议,集体对记录的问题分析、讨论、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所得出的最终结果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并将其保存,记住经验与教训,避免相同护理问题的二次发生。

(4)A——Action(处理):根据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应将临床护理计划加以调整,更好的护理问题进行规避,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所有数据资料,整理后再予以详细临床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专用软件统计、整理相关数据,不良反应发生的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χ2检验;相关临床指标的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当P值<0.05时,便能够说明,本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 两组的相关指标改善比较

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时间、止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支原体肺炎因支原体感染所致,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改变、间质性肺炎,临床上若未给予有效、及时治疗,会增加其气管炎、扁桃体炎以及鼻炎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严重时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PDCA护理模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所提出,主要有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四个步骤,护理人员通过对这四个步骤的实施来完成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属于一种科学的管理程序,医院若要实现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便应对该护理模式严格遵守[2]。实施PDCA护理模式,会对个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具体实施更加重视,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对其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与分析,以此为根据制定相应护理计划,护理人员严格按计划内容执行护理内容,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护理人员应记录、反馈护理期间发现的问题,提出后分析、解决,再护理计划调整,完成后进入下一循环。在PDCA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P、D、C、A这四个步骤之间可互相补充与促进,循环重复实施,以此来不断提升、完善临床护理质量,所以此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的相关问题,起到明显的治疗辅助效果,帮助其更迅速的身体恢复。临床上将PDCA护理模式应用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疾病治疗中,能够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得到强化,临床护理措施更加系统化、细致化、全面化、条理化[3],使常规基础护理得以不断的完善与优化,提高总体上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实施PDCA护理模式后,患儿的肺啰音消失时间、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扁桃体充血时间均较常规护理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该护理模式在治疗辅助作用方面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身体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PDCA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体征,减少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恢复,因此值得被广泛应用于支原体肺炎疾病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晶.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2):1597-1598.

[2]梁闪红.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医药与保健,2017, 25(4):160-161.

[3]奚玉秀,李瑞雪,姚记农.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11):1229-1230.

论文作者:张群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PDCA护理模式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张群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