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探讨论文_杨波

对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探讨论文_杨波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交通系统。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特点;再次分析了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探讨了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对策。

关键词: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创新

虽然智能交通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成本高、发展战略不明确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步伐。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较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才逐渐和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相接轨。在不断的发展当中,通过建立研究中心,召开国际性研讨会,加强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水平。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发、产品试验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不仅如此,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接下来将会投入上千亿元应用于我国智能交通领域当中,这必将会促进智能交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参与企业众多,品牌杂乱

当前有非常多的企业参与到智能交通领域当中,其中不仅有信息通信企业,连家电企业都参与到了其中,例如:康佳、创维等等,甚至很多的数码企业也加入到智能交通领域当中,包括:纽曼以及爱国者等等。站在GPS导航产品的角度上来说,其产地主要以北上广为主。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卫星导航产业比重占我国车载应用数量的一半,甚至更多,在这其中,有接近60%的卫星导航产品源自广东,导航产品品种多大达上百种,企业更是数不胜数。由于品牌种类非常多,这也就导致了广大的消费者在选择智能产品的过程当中出现了盲目、茫然的现象,无法合理的选择品牌。

(二)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

现导航产品生产企业作为智能交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却非常的薄弱。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当前大部分智能交通企业人数均在一百人以下,很多产品的品牌都是贴牌代工的,这样的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技术成本高

智能交通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以及软硬件供应商的发展。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一过程当中却也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核心技术以及专利受到了来自外国厂商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快的摆脱外国厂商的限制,必须要重视起技术以及专利方面的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购买芯片以及通信模板,甚至还会产生非常高的专利费用以及技术转让费用。与此同时,在智能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大量的前端技术创新研发人员,但是优秀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因而也就提升了厂商成本。除此之外,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集成、交通大数据处理及服务、车联网、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等一系列的产品,不仅需要较长的研发时间,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这些产品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支出。

(二)智能交通企业战略不明

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有很多企业依靠的是传统的交通产业起家的,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经营模式,虽然工厂面积非常大,但是依然摆脱不了代工生产。不仅如此,长时间按照企业生产-出售经营模式的企业发展战略,导致企业管理面临着严重的瓶颈,无法实现专业化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交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现阶段,我国交通信息企业发展规模、数量越来越大,例如:华为、移动、电信以及联通等等,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广东、上海、深圳等地。上文中我们说到,其中GPS导航产业在广东就占有一半以上。现阶段,虽然GPS导航产品数量非常多,但是很多企业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企业所生产制造出的,做的是代加工,并没有较高的利润。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这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来影响产品规模扩大、影响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以往传统的代加工,实现自主产品设计研发,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

四、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对策探讨

(一)降低技术成本

充分的借助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的影响力,加强和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寻求技术合作渠道,并成立完善的联合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巩固完善原有开发技术,并成立高资质、高权威的技术研发团队,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智能交通产业市场引进更尖端的企业,进而最大限度的确保智能交通产品的技术储备充足。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和华为以及移动等企业的合作力度,有效降低专利和智能芯片的核心费用。除此之外,要加大对技术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提升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交通产品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二)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

企业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构建一支高技术的团队,高管理水平的管理队伍,并充分的借助前沿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优化企业经营发展战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鼓励更多的智能交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进而加大对智能交通相关产业的技术以及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而不断完善产业链规模。除此之外,要积极的创新优化企业生产模式,摒弃传统的代加工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而形成更多具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切实提高经济利润。最后,要积极的引导智能交通企业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组建营销联盟等方式,实现经营销售模式的创新,为智能交通产业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三)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

现阶段,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GPS导航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的过程当中,往往非常注重其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以及产品的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交通企业就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品牌建设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并充分的结合国外优秀企业所设计出的产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树立优质品牌,并提升品牌影响力。除此之外,上级政府部门以及智能交通行业协会,应及时的参加一些智能交通技术讨论会,掌握全新的智能交通产品发展理念、技术,进而充分的结合国际市场需求,进而研发出更多国际消费者现欢迎的产品,提高我国智能交通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智能交通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积极的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降低技术成本、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等对策,创新优化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路径,进一步促进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柳州市社科联社科资助课题研究项目(SKLY2018-04)

参考文献:

[1] 刘小明,何忠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自动化博览,2018(01):58-60.

[2]李正熙.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J].自动化博览,2018(07):60-62.

[3]曹银平.智能交通产业正驶入快速发展期[J].自动化博览,2017(11):62-63.

[4]张智雄,丁荔芳,张飞.基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J].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城市,2016(08):103.

论文作者:杨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对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探讨论文_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