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茂东 张中发 姚竣

(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泸州646200)

【摘要】目的:对比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43例)与对照组(切开复位治疗,42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8.37%、66.66%;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0%、6.97%;观察组、对照组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分别为100.00%、78.57%;结果证明,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优良率、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胫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可获得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等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dry tibia fractures

Li Maodong Zhang Zhongfa yao jun (heji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orthopedic sichuan luzhou 6462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ry tibi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treatm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85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al dr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gical method named observation group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treatment of 4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pen reduction treatment, 42 cases) and contrast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fine rat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 reset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88.37%, 66.66% respectively;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23.80%, 6.97%;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 reset fracture healing rate are 100.00% and 100.00%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crop, a reset fracture healing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dry tibial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rate of good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effect of a reduction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etc,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dry tibia 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effect

四肢长骨骨折临床症状中胫骨干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最近几年,由于受到现代交通环境改变以及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胫骨干骨折概率以逐年升高的趋势呈现,大部分患者是因重物撞击、车祸伤等暴力伤导致的[1]。若不立即实施有效的治疗,会造成胫骨骨折愈合不全或者胫骨干骨折移位等后果,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实施临床治疗[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切开复位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患者44例,女患者41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9岁,中位年龄为(45.66±2.56)岁;其中25例左侧发病,60例右侧发病。根据AO分型,本组患者30例C型,25例B型,30例A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2h~18d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因行走不慎摔倒受伤,18例重物砸伤,20例高空坠落受伤,44例车祸伤。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前均签署手术同意书,并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加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位置、疾病分型、受伤原因等各项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实施持续硬膜外或者腰麻后,通过气囊止血带止血辅助手术,患者选择与手术操作台平卧的体位,手术切口为5cm,切口位置位于骨折端,在直视下作复位处理,对于骨膜作不剥离或者少剥离,通过一块小钢板以及三爪复位钳对骨折端作临时复位固定处理,接着维持屈髋、屈膝90°体位,于髌骨下缘以及胫骨结节上缘位置往内侧偏向作纵行切口,长度大概为2cm,顺着髌韧带作纵行牵开处理,在胫骨结节上方大概1.5cm位置开口,通过扩髓钻沿着开口位置将髓腔远近端扩大,直到在狭窄位置通过时遇到较大的阻力方可停止。在髓内钉远端与胫骨下端关节面距离大概2~3cm的位置放置。若患者骨折类型为A型,远端锁钉固定好后将主钉回抽,直到骨折端加压后再进行近端锁钉的放置处理。若患者胫骨骨折位置在下段以及上段,则根据骨折复位的实际情况,将阻挡钉放置后用作骨折复位固定处理。若患者存在腓骨下段骨折,应该同时实施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取屈膝90~100°体位,在胫骨结节内缘直到与髌骨下极紧贴的位置作长度约2.0~2.5cm的纵行切口,将髌腱以纵行切开,切开时防止对膝关节内组织产生损伤。将带芯套鞘插入后选择胫骨平台前缘中点位置,于偏内侧位置通过开孔锥开孔在髓腔内进入,通过C型X线机进行1次侧位透视,将矢状面确认后准确进展。通过相同型号的髓内钉在复位骨折端扩开胫骨近端松质骨段,将髓腔扩张后把髓内钉插入,在骨折端经过时把髓内钉旋转,大部分均能顺利通过横断骨折。若患者骨折分型为B型、C型,可以通过X线引导操作,防止髓内钉在髓腔穿出的情况。在骨折端通过后,可以及时纠正骨折位置畸形的情况,明显减轻异常活动。将髓内钉继续往内推入仅外露2cm情况时,通过锤将手柄端部轻轻插入。采用定位器引导在胫骨内侧进行攻丝、钻孔后,将2枚锁钉拧入,对胫骨长度进行测量,在此期间要重视对畸形的纠正旋转敢于,通过X线透视检查获得满意的复位后,将髓内钉回敲,确保其能够与骨折端加压处于紧密结合状态,在将近端2枚锁钉装上。

术后处理。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采用抗生素给予预防感染,手术3d后通过CPM机作膝关节屈伸锻炼,在手术7d后扶拐杖下床活动。通过分析患者骨折类型将负重时间合理调整,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全部负重。

1.3临床效果判定标准[3]

通过Iowa踝关节、膝关节的评分标准评价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其中<69分为评分差,70~79分为评分可,80~89分为评分良,90~100分为评分优。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工作,采用率(%)表示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的Iowa评分

对照组优良率为66.66%,观察组优良率为88.37%,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中胫骨干骨折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治疗以促进血液有效循环、保护胫骨干骨膜、理想复位等原则位置,防止出现骨感染、骨不愈、缺血性骨不连等并发症[4]。胫骨干骨折临床可能由于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等影响治疗效果,不管采用何种手术操作均会对骨折局部因素产生影响,对骨折生物学环境有所改变,对骨折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5]。胫骨干骨折手术主要是为了加快骨折愈合速度,通过合理的手术入路,可促进骨折端产生的创伤明显减少,对软组织学工、骨折端血肿产生一定的改变[6]。以往临床主要是通过切开复位手术对骨折端进行治疗,接着实施内固定,虽然手术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但仍然会产生较大的损伤,因为切开复位损伤对骨折端周围的血运会产生破坏,容易发生切口皮肤坏死、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感染等症状。特别是用于胫骨B、C类型的骨折治疗时,更加容易出现骨不连症状。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骨折切开复位治疗会导致周围组织血运受到损伤以及骨折端血供受到破坏,对骨折愈合产生印象,同时造成骨折不愈合、愈合延迟等情况,导致感染机会明显增加。但是闭合复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用于胫骨干骨折的临床中,其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优良率、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等数据与切开复位治疗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手术之前需要分析患者是否具备髓内钉手术的适应症,选择合理长度的髓内钉,通常情况下,骨折端与远近端锁钉的距离应该>3cm。若患者为胫骨下段骨折以及上段骨折,由于近端具有较大的髓腔,一旦发生骨折复位不良的情况,则通过阻挡钉辅助,对骨折复位有一定的帮助。(2)手术过程的各项操作需要通过透视来实施,可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成功率等效果。(3)手术期间若出现锁钉难度大的情况,则需要在透视的辅助下放置上下锁钉。(4)如果手术过程中遇到导针放置困难的情况,可以通过细长的髓内钉在骨折端插入,再将导针放置入内,便可完成髓内钉更换处理。

综上所述,胫骨干骨折临床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加快疾病痊愈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南千,费青,张麒云,郑为成,郑万平.交锁髓内钉联合经皮空心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v.12 24:3738-3739.

[2]查华荣.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v.29 04:519-520.

[3]沈决心,谭晚明,陈金生,肖文宇,施保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切开和闭合复位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v.26 07:641-642.

[4]笪晓伟,李启中,郭海欧.研究微创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v.12;No.251 27:17-19.

[5]高洁,姜伟举,刘婷.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v.33;No.135 06:39-40.

[6]刘昌戎,陈琼.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v.10 12:556-557.

论文作者:李茂东 张中发 姚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茂东 张中发 姚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