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之我见论文_陈勇

试论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之我见论文_陈勇

潮州市环境信息中心 521011

摘要: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推动,在现代化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中,对信息化的融合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本文通过浅谈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简要分析信息化建设在环境保护系统的的具体改进措施。

关键词: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环境的保护作为一个重大的建设项目被列入城市规划队列中,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生产力,若要使城市环境建设取得可观的成效,信息化的结合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国环境保护信息化工作中的信息化框架和发展理论还不完善,对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尚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各个方面总体发展,统筹和兼顾好各个核心环境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更高效开展我国现代化环境保护工作。

1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化建设利用现阶段广泛应用的网络系统,以媒介方式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于城市的发展。

(1)城市环境信息化是国家网络信息搜集系统的重要支撑。国家网络信息搜集包括方方面面:在城市发展方面,城市环境信息化将有效增加其丰富性和及时性,而国家在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后也会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方案,这对实现环境保护这一最终目标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正是由于城市信息的缺乏,相关的城市环境保护机构才应运而生,并在此平台上不断发展。要实现城市信息化这一发展目标,单纯依赖某一技术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结合良好的决策机制和发达的信息技术,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已被污染的环境。

(2)城市环境信息化对长远的城市环境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可以将零星的城市环境信息整合成较为完整的环境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有效监督污染产生,不断发展和完善污染源处理,及时阻断已有污染的进一步扩散,最终将可实现整个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这对城市环境发展具有链锁式的指导意义。

2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已有成效

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十年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工作,其建设成效也颇为显著。

(1)环境保护决策体系的建立。以国家环保部信息中心为首,省、地市一级环境信息中心相继成立,现如今我国各地市级的环境保护工作已自成体系,相比十多年以前环境保护机构的极端匮乏,短短十年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已实属不易。

(2)网络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面对环境保护工作初期检测机制的缺陷,近十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建设,将网络逐步覆盖到各省各市,已成功实现办公自动化。这一成果大大加强了污染检测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部和各地分局的联系。另外,在环境保护机构主页网站维护方面,绝大部分环保局已渐渐实现环保工作网站公示,让广大人民和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政府工作信息和环境信息,这对提升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3)环境保护实践工作有效开展。通过环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环保部已在不断调整建筑、工厂生产等的审批,其管理正日渐科学合理,更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的协调统一。

3 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尚有不足

虽然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已经小有成效,然而现阶段城市污染的严重程度迫切需要其尽快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这就证明了如今的城市信息化水平是存在诸多不足的。

(1)网络信息化发展不足,制约了信息交流。现阶段我国环境信息系统虽然已初具模型,但还未达到各地环保局的全方位覆盖,这将对环境保护信息的及时传达、决策意见的交流带来很大困扰,进而影响环境保护的最终成效;再者,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越来越深入,对网络传达速度的要求势必提升,这就使得现阶段的网络信息化应用显得捉襟见肘,提升网络信息化发展力度迫在眉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已有的数据积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搜集工作,然而这些数据缺乏系统规范的整理,在各地环保局零散存放,未进行全面的筛选优化,使得大量有用的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不光是对信息资源的浪费,更是环境保护工作劳动力的浪费。

(3)环境保护信息化发展缺乏长远计划。环境保护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更需要一个基于谨慎考虑的长远发展计划。然而现有的环境保护体系虽然形成,但其管理质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各地环保局工作质量不一,责任划属模糊,对于短期不能立见成效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工作者的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各地人员“分而治之”,难以形成统一的长远发展计划。

4 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发展道路,需要我国上下各级环保部门共同努力,为实现环境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而奋斗。

4.1 环境管理部门应按照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行建设

针对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应当出台与之相符、针对性的制度,管理、约束并帮助其井然有序的平稳发展。因此,环境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环保部门要发挥功用,对各个区域内信息化建设实施统一调度、安排及指导,使各级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不断的发展壮大和健全,逐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使各个管理部门都做到物用其极;其二,不断增强环境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健全规章制度,设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通过规范化建设来加快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速度,确保其发展质量。

4.2 强化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

强化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需要政府部门推行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政策,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首先,环境信息数据库是环境信息系统的根本,可以推动、指导环境信息系统快速建设。一般而言,环境信息数据库主要涉及环境背景数据库、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及环境信息代码库等五大部分。

其次,应当促使网络平台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向标准化发展,使其更加完善,确保环境信息共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环保部门应按照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督促各级城市加快建设,尽快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

4.3扩大环境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不但需要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专业的科技人员投入建设。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应该同步进行。在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专业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出谋划策,策划合理的发展方案与规划路线,指导其建设。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内部进行人才培训,又或者外聘一些专家开展讲座训练一批可用之才用于环境建设工作。同时宣扬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推动环保内部人员更自发、踊跃的投入工作,以此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效率。5 结语

伴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再加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相信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会越来越健全,改善当下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效、科学的保护环境。虽然环境保护工作困难重重,更有许多问题不断滋生,但是在我国政府环保部门的正确引导之下,通过各级部门与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城市环境将得到质的改变、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成.我国城市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189.

[2]罗海江.我国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及建议[J].环境保护,2015(20):30-35.

[3]王立娟.刍议现阶段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136.

论文作者:陈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试论城市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之我见论文_陈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