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搬迁风险防范中的应用论文_栗洁婷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搬迁风险防范中的应用论文_栗洁婷

栗洁婷

山西大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神经内科患者自理能力受限居多,病情较重且带有侵入导管患者较多,科室搬迁将面临来自人、财、物等多方面现存或潜在的诸多安全风险;而此次搬迁通过充分准备,注重细节,细化分工,关注重点环节,人员合理调配,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细节管理;病房搬迁;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R24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31-02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创建于2011年11月,是山西省政府为百姓服务,解决就医难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华北地区最大医院。随着开诊科室的增多,为更好服务患者,我院3年后进行了全院科室布局调整,10月份神经内科搬迁至另一栋即将启用的新住院楼。笔者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20余年,曾亲历科室筹备创建工作,作为护士长全程管理并参与此次搬迁工作,现仅将经验及感受与同仁进行共享借鉴。

1 患者基本情况

此次转运患者47名,其中行走19名,轮椅19名,危重症患者床转运9名;脑梗死30名;脑出血2名;GBS患者3名,其他12名;留置胃管8名、尿管2名;中心静脉导管6名;气管插管2例,气管切开3例,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21岁;转运时长10-15分钟。

2 前期准备

2.1 明确方向

在院方统一部署下进行搬迁工作。科室病区重新安排,科间公用物品明确为不可搬运(文件柜、办公桌、病床、床头柜及患者凳不需要搬迁),但需要做好与准备使用科室间交接;除此以外,均列属于搬迁范畴。

2.2 布局合理

因预搬迁住院楼尚在施工阶段,科主任及护士长必须将楼层建筑布局图纸先烂熟于心,在安全前提下征得相关负责人员同意及陪同下多次进行实地查看;与 负责人反复沟通,充分了解建筑框架前提下表达科室需求,利于结合科室实际进行格局初步规划及安排,包括办公区、医护更衣值班区、检查区(脑电、TCD等)、示教室、重症观察区,及网线口、电源等均在考虑范畴;再进行细节安排,亲自测量实地面积及床单元尺寸,为重症观察床位、病房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资产申领大致铺垫,例如我科将3人间病房暂时统一为2人间,适当空间保证医疗护理操作及急救等顺利进行,更确保患方安全;在现有可利用空间基础上做到重症患者观察室内需设独立工作站、治疗室、隔离间、护患通道及卫生间等。

2.3 资产申领

了解院方标配家具信息,提前做好安排及分配。我科搬迁至新楼床位增加,仪器设备及信息耗材等资产所需也会有所增加;院方规定不搬迁物资将重新计划申领,综合考虑科室实际运转情况、危重症患者比例及病情突发变化等应急情况,结合新住院楼布局,同时秉承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利用,不过多闲置的态度,进行了资产申领。

3.搬迁经历

3.1 搬迁前期

3.1.1 科室计划安排

院方精神及部署会及时传达至科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正常进行;护士长统筹进行具体计划安排,并与科主任及时汇报请示,相互考虑周全;建立工作进度表,每日计划、动态变化、已解决及待解决问题、处理方法及预解决时间(包括负责解决问题人员)均及时记录。目标:患者安全、财产安全、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原则:先轻后重;危重症患者维持治疗状态;患者特殊治疗应予以保证;其余患者均在搬迁后予以统一输液治疗。搬迁前两个病区分别对应搬迁后两层楼病区,信息床号一一对应,宜提前予以解释,即使出现男、女患者混住现象,待搬迁结束后会尽快予以调整。要求:分工明确,服从安排,责任到人,积极协调,及时反馈。

3.1.2 原病区物资管理

提前一周再次专人清点所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等;将所有钥匙整理并标明(办公区、病区、管井等),为交接新科室做好准备;文件资料尤其重要资料信息专人整理并负责至搬迁结束后交于责任人。

3.1.3 尊重患方知情同意权

搬迁具体时间的确定,意味着进入实战前关键期,科室人人知晓,且无特殊情况下均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病房搬迁会给患者带来一些麻烦和不便,有的重病人及家属也会担心搬迁时的安全问题,也有患者得知迁入的新床位位置不如意等,可能会有各种抵触情绪,甚至强烈抵制,因此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1]。通过评估搬迁期间暂时不能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可口头先向患者及家属传递科室即将搬迁信息,使患方有所思想准备亦或有时间另行选择医院继续治疗;对于即将住院患者,医师均向患方说明搬迁事宜,并考虑病室装修完毕患者是否能耐受(如过敏哮喘体质等),得到确定住院的答复方接收住院。期间家属均可到新住院楼进行了解,充分尊重患方知情同意权。搬迁前两日及当日适当限制收治入院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换位思考患方配合及想法,搬迁前两日书面搬迁告知书会发放到每位随迁患者手中,内容涉及具体时间,家属人员、物品安排等内容,并由责任护士亲自多次予以耐心解释及提醒,使患者家属能充分准备,最后还要核实患方有无困难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3.1.4 相关表格与交接单的设计及完善

结合院方下发登记表格,科室根据患者特点完善并重新设计六种表格,分别为危重患者交接单、二级护理患者交接单、患者汇总表(主班用)、仪器物品交接单、仪器物品汇总表、搬迁验收表;尤其危重患者交接单内容包括搬迁前、后生命体征记录及各管路情况。自绘科室新病区平面布局方位图及具体病室床位安排,医护人员人手1份并附有本科室医护人员、相关维修部门及保安联系方式。

3.1.5 转运现场流程建立

选派护理人员以步行方式、轮椅及推床等不同方式进行现场模拟转运,了解行程所需大致时间;了解路途状况及途中障碍物及上坡等,以便当日安排人员进行导引及帮助;掌握两个住院部搬迁当日专用电梯开放部数及位置的相关信息;之后进行综合评估,测算转运我科患者大致时间,并据此进行建立整个转运环路及流程,及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合理明确医护陪送分工,责任到人。另外关注天气变化,准备雨伞或雨布,保护患者及仪器设备。

3.2 搬迁前一日,统一部署安排,从物品到患者,分工明确

3.2.1 病室、物资管理

充分考虑风险,原住院楼治疗护理耗材够用及抢救车,留1套信息系统备夜间医护人员使用,我科收治危重患者1名并于夜间发生脑疝,自动出院。新住院楼治疗带所有功能端口均进行多次检查,会发现有负压与供氧端口错置现象,及时对接处理,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新楼区水、电包括灯使用标识等;床单元、吸氧及重症患者床头吸氧吸痰装置备用状态;病室卫生间垃圾桶;信息系统、病室呼叫系统功能正常状态;通讯电话确保畅通;治疗室准备妥当、部分抢救物品备用状态。在院方协助下科室大部分物资搬迁至新住院楼,安排夜间值班人员,同时作为次日迎接患者的工作人员之一。

3.2.2 转运工具及监护仪器准备

患者腕带重新佩戴,清楚易辨认;主班及责班完成所填患者信息记录后,再次双人核实患者身份,准确无误。科室医护共同合作,进行转运工具初步评估;科主任及护士长亲自巡视病房,逐一核实每位患者,感谢理解与配合,并进行再次安全评估。轮椅完好备用,借用14台;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监护仪器,处于蓄电状态备用,借用4台。

3.2.3 人力资源合理安排

管理者做好时段及区域护理负责人员选择及安排;医护人员分工明确;人人知晓转运陪送安排,结合转运现场流程,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方案等,即每位危重症患者家属至少2名,1医2护转运,建立静脉通路,必备氧气袋(2个)、急救箱(包括吸痰用物品)、简易呼吸器、除颤仪器等,护士携带交接单及病历等文书资料一同转运;根据病情每位患者均责任到人。呼吸机患者转运,需要呼吸科医护予以配合,同时需要便携式呼吸机,科室间协助调配。

3.3 搬迁顺利实施

转运患者当日,如患者病情平稳,尽量少改动医嘱,避免忙乱中出错[2]。做好充分准备前提下,搬迁当日全科医护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交班,晨会予以注意事项强调。普通患者均如厕,着病衣,注意适当保暖,负责护送的护理人员则将患者病历信息及搬迁条核对,并携带病历夹、床尾卡、一览卡及交接卡,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新病室并交接。危重症患者需要1台便携式呼吸机,搬迁当日我院ICU医师与我科医师全程陪同,呼吸科医师提前在新楼区将呼吸机进行调试;所有患者均需由家属陪同并帮助携带各自物品,听从安排随医护人员安全转运,未发生1例财产丢失损毁。并由机动人员将所借物品完好、迅速归还兄弟科室。在院方及护理部领导关心及支持及兄弟科室大力帮忙下,圆满完成科室搬迁。值得注意的是,转运中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 变化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存在和潜在护理问题,使患者达到心理顺应状态,调动其精神力量[3],避免纠纷发生。

3.4 搬迁后

搬迁后进行了两次双人床旁核对,病历准确;顺利进行各种治疗,并可相应检查等,无1例差错及脱管事件等不良现象发生,未发生1例患方不满或投诉事件。搬迁当日即将新病区联系电话及科室内部调整均及时信息发布通知至医院各科,便于会诊、住院等;与一线支援队、洗衣房进行相关信息交流。此外安全隐患排除,保安巡视协助。

一切安全安置妥当,科室资产专管员及护士长在原病区与即将入住新科室在财务处、设备科、总务科相关工作人员核实现场进行清点及交接并签字确认,因前期准备工作到位,清点顺利且快速准确;当日还要进行新病区财产清点及交接并记录。

通过微信等平台表达对科室人员感谢;最后进行护理站、办公区、治疗室细节整理。

“细节决定成败”,搬迁事宜涉及到细枝末节且涵盖内容繁杂,前期准备从细节细微处着手,管理者要科学管理,做好评估与预测,抓住重点环节,细化流程,统筹安排,全员上下一盘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

参考文献

[1]丁玲.无缝隙管理在病房搬迁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医院.2012,16(9):48-50

[2]关春,王爽.护理风险管理在病房搬迁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779

[3]高琳,王世荣,刘静.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41-442.

论文作者:栗洁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搬迁风险防范中的应用论文_栗洁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