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昭军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昭军

陈昭军 厦门第三中学 361006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提出几点意见,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体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15-01

引言

素养,是现代教育中提出的概念,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就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分析。

1中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分散,与科学之间联系性不强,出现与现实社会脱轨的情况。体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其担负着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需求,不利于核心素养培养。

1.2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层次不齐,影响整体教学效果[1]。在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体育教学能力,同时应了解教育健康知识,以便在教学中灵活应用。此外,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理解上存在问题,无法将教学要求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无法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1.3学生缺乏运动意识

中学教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与升学压力较大,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学习发展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认为体育运动浪费学习时间,因此忽略体育运动。导致这一问题出现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影视教育影响。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自身,对体育学习都有错误的认识,很多人认为体育教育在教学中没有存在的必要,认为体育活动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习。第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各种类型电子产品出现,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学生在课余时间沉迷在网络游戏中,影响核心素质教育。

2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中存在问题,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2.1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动意识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运动意识,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2]。通过对教学内容整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中,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运动意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学习排球运动技巧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告诉学生,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如,发球技巧。正面发球:当做好准备姿势之后,进行抛球,用左手用掌平稳而准确地将球抛在体前右肩前上方,同时,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略高于肩,上体稍向后仰。五指并拢,指尖朝上,手腕稍后仰保持一定的紧张,眼睛注视球体。这时球已经被跑上去,开展击球,右脚蹬地重心前移,以收腹、屈体迅速带动手臂的挥动。挥臂成直线,在右肩前上方,用手掌坚硬部位击中球的后下部。通过动作示范与理论讲述,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能够快速掌握技能技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示范,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动意识,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2.2教学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将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理论教学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部门,教师可以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学习“足球运动技巧”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足球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展示出来,如,颠球技术、传球技术、过人技术、射门技术、停球技术等等,是学生对此有简单的认识[3]。以传球技术为例,传球方向的控制、脚力的控制、接触球点的控制,其次好有对时间、跑位和配合的掌握是影响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讲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落实在实际问题中,并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自身不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教与学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体育素养形成。

2.3培养学生体育品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得到,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在体育核心素养中,体育品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体育品德重要措施,也是使学生领悟体育精神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意义,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例如,进行田径比赛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积极参与比赛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敢的体育精神,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健康意识、体育品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有效利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关注教学核心提升素质能力——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82.

[2]阮欣靖.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65-66.

[3]席云峰.小议《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运动,2018(10):99-100.

论文作者:陈昭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_陈昭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