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维护的研究论文_罗充

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维护的研究论文_罗充

江西瑞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一些小型灌区、农村水库和调水工程,是农业水利工程,在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命脉。因此,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保证农业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对我国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维护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维护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区域性、分散性强

农业生产受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和农业生产的区域规律相适应。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建设地点比较分散,分散在不同的村落和田间地头,土方工程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都比较困难。

1.2群众参与性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遍及全国各地,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出动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维护和新工程的兴建工作。

1.3社会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资金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不仅具有灌溉小农田、水产养殖和生活用水的功能,而且还具有防洪排水、降盐降碱等功能。它不仅可以为高附加值产业服务,而且还可以承担农田作物的灌溉和排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1.4工程形式多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在田间地头,给小型农田提供灌溉的方式多种多样,蓄、引、提、抽等,配套建设设施通常有水库、渠道、塘坝、闸门、涵洞、泵站、机电井等等。而且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取水、输水的方式也不相同,工程形态各异。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够重视

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是保证农业生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环节。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农民对小规模农田水利的重视不够。从灾害分布来看,山区是一个多发区,反映了我国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过于薄弱。从宏观上看,一方面水利建设布局不能满足需求;其次,小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公共物品,需要集体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取消原有的“两项工作”制度。然而,相应的替代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公共投资不足,甚至农村原有的沟渠、池塘、运河、堰也因缺乏管理和保护而被废弃。

2.2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水利项目规划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经济欠发达地区仍有许多,由于财政拮据,农村水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改善。虽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农村水利建设具有地域众多的特点,单位项目的配置仍然缺乏资金,而且经常发生水资源配套资金不到位,也阻碍了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水利项目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也是项目管理的不良后果。更严重的是,在一些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2.3项目管理严重滞后,不能有效地利用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的经济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集体意识被淡化。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只知道用水。但不愿意管理水资源。例如,在滞洪区,在河道上架设渔网,在堤坝和山脊上种植渔网,这实际上破坏了大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导致农村河道和桥头成为人们堆放垃圾的场所。这实际上给水利建设造成了压力。这种轻管改造和病态运行的现象随处可见,导致许多小型水利工程的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难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民确定的收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维护的优化途径

3.1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对抵御自然灾害起着重要作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基础。因此,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首位,加大各级政府对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总结经验,充分认识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危机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加强小农田水利建设。第二,要以国家水利改革和发展为中心,重视小规模农田水利的发展和规划,处理好城乡关系、全局与地域的关系,加强监督,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率。

3.2明确产权,确认责任主体

要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明确管理维护责任人。水利基础设施建成之后,要按照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办理移交手续。把产权移交给基层政府组织,明确产权,产权所有者有管理工程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责任。这样就从根本上提高了责任心和管理意识,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好的为民所用,造福群众。

3.3完善工程设施的管护体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各级地方政府对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主体地位,强化管护责任;二是要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盘活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权;三是要制定管护经费财政定额补助政策,鼓励农村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体制。

3.4加大科技创新

科技进步是万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科技创新在小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应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手段,建立小型农田水利科研体系,加强科技研发,节约淡水资源,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开展小规模农田灌溉。此外,还要培养现代小规模农田水利科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农业科学院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新型的小规模农田水利利用机制。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后,要采取适当措施,对湖泊、农田开垦等土地资源不合理滥用现象进行改造,创造和发展生态农业。

3.5完善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

乡镇水利站作为一项行政服务,服务于基层水利建设。它在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必须配备专业人员和设施以及资金。乡镇水利站是一种基础服务机构,它可以培养农民提高用水合作和组织水平。管理能力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最终完善基础供水系统。根据“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基层供水系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逐步提高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意识,落实各部门的职责,防止轻管改造,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璐嘉,陈峰,蔡小芳,李阳忠.上海都市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2):57-60+63.

[2]蔡荣.管护效果及投资意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困境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4):78-86+134.

论文作者:罗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维护的研究论文_罗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