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棉在我国纺纱中的合理使用与研究论文_周近惠

浅谈棉在我国纺纱中的合理使用与研究论文_周近惠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

摘要:分析了低级棉的各种物理状态,论述了原棉的的长度、细度、色泽在纺纱中的合理运用及各工序的工艺调整,指出了合理配棉是棉纺厂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低级棉;配棉;工艺;成本

原棉的主要物理性质、如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以及含杂等,都与纺纱工艺、成纱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不同原棉的特性,达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稳定生产的目的,棉纺厂把集中不同级别的棉花搭配组成混合棉使用,这种多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方法称为配棉。配棉的目的有三:1、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相对稳定,为了优质低耗地进行生产,要求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保持原棉性质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和质量稳定的一个重要条件。2、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质量要求;采用混合棉纺纱,以充分利用各种棉的特性,取长补短,满足纱线质量的要求。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原棉是按质论价的,不同长度、不同等级的原棉差价很大。原棉在纺纱成本中占80%左右,如果选用的原棉等级较高,虽然成纱质量能得到保证,但生产成本增加。因此,配棉时要从经济效益出发,控制配棉单价和吨纱用棉量,力求节约用棉,降低成本。增加配棉技术、合理使用各级棉花纺纱。

一、充分利用低级棉的一些做法

1、加强检验。对于低级棉必须加强检验工作,特别是做好逐包检查,根据色泽特征,含杂多少,成熟度情况分类堆放。按其强力、支数、短绒等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类进行排队。通过单唛试纺进一步掌握纺纱性能。

2、合理配用。本着瞻前顾后细水长流,对低级棉使用力求稳定,分期进行大排队采用逐步掺用,先少后多或个别纱号先用,待用出经验后在大面积推广。

3、充分利用低级棉固有的长处,用的其所。

(1)充分利用低级棉纤度细的有利条件,提高成纱强力。纤维细则在横断面内纤维根数相对增加,相互间增加了摩擦力就不易滑脱,当成纱支数一定时,横断面内纤维根数较多时,有利于条干均匀。纤维较细而且柔软易于牵伸,缠绕均匀,所以成纱强力也较均匀。如新疆棉四~七级纤维支数在9000支至11000支,比一般细绒棉高3000~4000支。尽管品级低。但在13.9号中配用15%四级棉及在中支纱中配用8%五至七级棉,成纱品质指标提高100分左右,条干一级板增加一块。

(2)利用低级棉纤维长度偏长的有利因素,利用长纤维来纺纱,在纱中彼此重迭的部分也较长,就会增加纤维相互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成纱强力就大。

细度也细。在一般情况下,棉纤维长度越长可纺纱支也越高,反之就低。品质长度每增加一毫米,纱强力可提高1~2%,甚至更高些。一般低级棉长度较长,多在28~29毫米。

(3)色泽的利用,低级棉的用量在10%以内时,可以使棉纱带悦目的奶油色,但混用过多,会使棉纱、棉布变黄。配用适当,织物丰满、棉杂不显,条影清晰。

4、适当调整工艺配备。各工序定量适当减轻,增强开松梳理,增加除杂作用。

增强对浮游纤维控制,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

(1)清棉应尽量多松少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棉箱机械尘棒间隔距适当增大,减少回收,靠离心力作用多除杂,缩小棉箱机斜帘子的隔距适当增加角钉高度和长度,以利开松;打手速度适宜,不宜过快,以免损伤纤维;加快均棉罗拉速度增加混合效果,增加开松作用,并能开松又不损伤纤维,有利落杂和排短绒;适当增加除杂点,打手至尘棒隔距适当减小,开松度增强,落物多,除杂也多;各棉箱入口适当加大风扇速度,让气流从上部或侧面补充,减少回收,增加除杂。

(2)梳棉采用强分梳工艺,以其达到较多排除细小杂质和短绒。适当增加锡林与刺辊速度,使刺辊增加穿刺分梳能力;刺辊至小漏底4.5隔距,气流缓慢,减少回收;适当加快盖板速度和减少盖板至锡林隔距,多排短绒;减慢道夫转速增强分梳作用,提高棉网清晰度;降低除尘刀和缩短小漏底,增加落杂区;锡林后罩板下口大于锡林至大漏底的隔距,使气流顺利引向小漏底方向,而不会产生涡流;大漏底和锡林隔距适当放大,使气流缓和。以上所进行的工艺调整,目的是在于加强分梳和尽可能充分的排除短绒和杂质,以及适当增强抄针次数和按“四快一正”整机,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3)在并、粗、细工序适当缩小罗拉隔距和加重加压,以达到有效控制减少游离纤维,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条干均匀度。粗纱捻系数要适当加大,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

二、结论及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成熟度差而纤度细的低级棉可以配在支数较高的棉纱中,以利用其细度对成纱条干和强力的影响。(2)由于低级棉对成纱造成棉结杂质增多的影响,因此最好尽量用在经纱与股线。(3)实践证明,在混合中加入比原来平均长度长2~5毫米的低级棉,其混合量可达8~15%。

质量第一、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质量与节约用棉的关系。全面安排,保证重点就是要及时摸清到棉趋势和原棉质量,并随时掌握产品质量的信息和反馈情况,机动灵活、精打细算的调配原棉(调配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一月一次或一周一次)。贯彻配棉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稳定:力求混合棉质量长期稳定,以保证生产稳定。

(2)合理:在配棉工作中,不搞过头的质量要求,即质量不过剩。

(3)正确:是指配棉表上成分与上机成分相符,做到配棉成分上机正确。

合理用棉的现实意义:

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内棉花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长期以来,国内棉花价格由国家制定,进口棉花由配额限制,棉纺产品纱、布却按国际市场定价,国内市场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内棉花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棉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无税价),最高达到5000~5500元/吨,这使中国棉纺织品在国际上削弱了竞争力。

棉花是农副产品,品级和长度受自然影响较大,所以每年的质量差异都大,包括产量都受自然的限制,属于一次性的生产,供应全年的使用,在棉花供不应求时,企业买不到原料,买到也是高价原料;在市场不好时,有原料,但产品价格上不去;,合理配花,降低纺织厂成本,是纺织企业永远的课题。还有高级棉花占棉花产量的1/3,所以合理、科学的用好低级棉花,对合理利用资源,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高压脉冲电场对鱼骨液物理状态变化的影响[J].赫桂丹,殷涌光,闫晓侠,于庆宇. 农业工程学报.2017(08)

[2]高含水含杂低级棉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黄俊鹏,王瑞,董卫国. 山东纺织科技.2017(01)

论文作者:周近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浅谈棉在我国纺纱中的合理使用与研究论文_周近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