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传统的变电站来说,需要的操作人员非常多,控制难度相对比较大,工作的效率较低。自动化系统运用到变电站工作中之后,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的现代化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出现代科技技术在变电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维风险;应对技术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维护
由于综合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使用运行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的操作经验也不足。特别是,变电站的一些技术和管理人员对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技术还不十分熟练,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研究分析,污闪、对地放电、杆塔倒断、误动继电保护、施工短路、绝缘不良等都是造成电网事故的因素。变电站系统故障处理时,首先必须要查找故障原因,然后再通过对故障因素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处理效果。除此之外,为了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及时隔离故障设备,以保证供电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必须配合维修人员的工作。
1.1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日常维护
为了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长期运行,在现实控制中要添加更多的可靠设备,以确保变电站各设备性能的正常发挥。作为变电站管理人员,应结合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维护方案。日常维护工作主要是指定期核对遥控调试的准确度,确保通信网络畅通,并定期对变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备份。并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项操作,并对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加强对变电站内各项数据参数的日常监控。比如电流、功率、电压以及事故信号等等。当各项数据出现异常时,操作人员要懂得如何进行维护操作,以确保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切实发挥作用。
1.2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示异常事故的维护
造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示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说对地放电、施工短路、杆塔倒断、继电保护等等。要想进行变电站事故处理,必须要先查找和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维修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将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有效隔离,以免对其他的设备造成影响。
2 运维中存在的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2.1信息名称不规范
2.1.1不规范的变电站设备命名。由于之前变电站和设备名称都是由上级调度机构自行命名的,所以,很多变电站出现了重名的现象,而且变电站内部很多设备命名也存在套命名方法,比如刀闸、地刀等。这种情况影响了地县一体化调控的运行。
2.1.2不规范的遥测、遥信名称。目前,就算是同一个厂家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给两个变电站用,保护信号的描述也会出现差异,那就更不用说不同厂家的自动化系统了,这样一来就五花八门的保护信号在监控系统中出现,给调控人员工作带来了困难。
2.1.3建议与措施
第一,对于变电站设备命名要统一规范,对变电站重名的采取进行重新命名,对不规范的设备命名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在市、县范围内设备名称的统一和规范。第二,把好设计审查和验收关,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表规范。通过参照信息表规范,设计单位和相关厂家来进行命名和规范,变电站设计单位、相关厂家必须按照信息表规范来命名和规范变电站遥测、遥信、遥控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遥测、遥信、遥控信息的任何修改都要运行部门提交修改申请,按照信息表规范调控中心进行审核,然后在厂站、主站进行修改和验收,以保证变电站遥测、遥信、遥控信息的统一和规范。
2.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维护及验收风险分析
2.2.1就现在来看,绝大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的维护都是依靠厂家来维护的,还有运维单位也就是负责日常维护,这是因为基层检修人员少,技术水平不达标等许多原因造成的。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通知厂家到现场处理缺陷,不仅容易导致缺陷处理不及时,还增加了运维成本;第二,运维人员很难发现误改后台监控系统数据库的问题;第三,后台监控系统和总控数据库被修改了,即使运维人员知道被改动了,也不知道具体改动了什么。
2.2.2建议与措施:第一,想要从根本上管理好、维护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就必须培养出专业技能精湛、有责任心、素质较高的技术人才,然后建立起一个专业的队伍。第二,想要对原数据库进行锁定,就可以在后台监控系统上增加数据库闭锁功能,这样就不能对其进行修改,只能新增,对新增间隔调试有很好的帮助;第三,数据库自动比较功能的增加。综合自动化系统总控和后台分别提供数据库比较工具,通过数据库比较工具,运维人员在每次工作完成后,对后台和总控数据库进行核查维护前后的数据库变化情况,这样运维人员在进行数据库验收的时候非常方便;第四,操作审计功能的增加,增加数据库操作审计功能,记录每一步的修改操作,以文件格式保存,以被检查。
2.3事故处理风险分析
为防止非同期合闸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未得到调度命令前,现场值班人员不得私自强送各类跳闸断路器;为了防止事故扩大,对于明显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应将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的设备停电;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当全部或部分所用电停运时,恢复所用电;拉开连接在失电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等。各用电单位的运行人员可根据本单位的供用电情况进行妥善处理,但事后应及时报告所属调度。事故处理中应指派专人作好临时记录。
2.4上送调度的信号在满足监控要求的情况下应越精炼越好
关于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后,哪些信号需要上送调度,网公司出台了规范明确了具体要求,但有一些厂家调试人员总认为信号多上送总比少上送好。这样往往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不同厂家的站送的信号不一样,甚至同一厂家的系统,不同调试人员上送的信号也不一样。因为现在通道条件好了,同时采用网络通讯采集方式可以上送的信号也多了。信号选择的标准应该是能准确反映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的量。对同一类报警级的信号,适当采用当地合成方式,只把合成信号上送调度即可。
调度信号越精练越好,当地监控后台的信号应越全越好。保护通讯采集的信号全部上送当地后台,硬接点采集的保护动作信号和一些重要的通讯采集信号上送调度。
4 结语
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经验还有待于广大自动化专业工作人员不断总结摸索,希望大家能够经常交流,共同提高,形成一套能够适合于目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方法,使变电站自动化这项新技术能够更广泛的推广起来。
参考文献
[1]石韵.刍议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6
[2]刘占威.500kVSF_6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变压器,2014,5
[3]罗勇,向奕雪.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4,18:47.
[4]袁淦钦.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技术研发,2013,20(8).
论文作者:陈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信号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数据库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