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综述_小结论文

地理课堂综述_小结论文

谈地理课堂小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结论文,课堂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小结”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小结”与“导入”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一、地理课堂小结主要方法

1、归纳总结法

这种方法是授完课时,对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既可以是教师示范,又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归纳总结,必须体现提纲挈领、全面准确、简明扼要和生动有力的特点。归纳总结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力求多维度、多形式、有深度、有创新,不能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简单重复。

例如《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一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有地势高低和气温高低,一般它们都呈反比。

地势高,气压低气温高,气压低

地势低,气压高气温低,气压高

(二)地球上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可简称为六“风”七“带”)。其名称要求记住。

2、绘图列表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图示或表格概括总结当堂所学知识,或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变零为整,化繁为简,使知识之间脉络清晰,一目了然。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的板书即为运用此法进行小结奠定基础。

例如:地表形态的变化,可用列表来小结

促使地形变化 促使地形变化

的内部力量

的外部力量

力的来源来自地球的内部

来自地球的外部

力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褶皱、断层)

风化、侵蚀、搬运、

火山、地震

沉积

促使地形变化形成高山、高原、盆地或

侵蚀高地、堆积低地,

结果低地使地球表面变得高 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低不平

3、练习检测法

新课讲授结束时,教师抓住重点、难点或关键点,根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作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练习,既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又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

例如:《大洲和大洋》一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西半球分布着哪几个大洋。

(2)按顺序说出赤道通过哪些大洋和大洲。

(3)太平洋位于哪些半球?太平洋四周被哪些大洲环绕?

4、比较异同法

这种方法是在课终之时,将教学内容中那些形式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异的概念原理进行分析比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防止学习中的负迁移。

例如:《陆地地形》一节的小结可比较山地和丘陵、平原和高原的异同。

山地和丘陵相同点:地面高低起伏

平原和高原相同点: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山地和丘陵不同点:

山地海拔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坡度陡峭

丘陵海拔较低(500米以下),地面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平原和高原不同点:

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

5、悬念过渡法

每堂课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前面的课有承接关系,对后面的课有预示作用。在一堂课终了时,教师若借用旧体章回小说惯用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手法,设计一个预示下一课的悬念,承前启后,就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急切盼望“下回分解”。

例子:《大洲和大洋》小结

学完大洲和大洋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的,那么,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分布的吗?

要知地球表面的海陆轮廓的形成,且听下节分解。

6、联想深化法

地理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一味“求同”,照本宣科,应有求异。

创新,有认识的深化。在一堂课或某一问题教学即将终结,学生以为“盖棺定记”之时,教师若能巧妙设疑联想提出新的问题,便可将学生的思维推向新的高潮,收到“语虽尽而思不断”之功效。

例如:《新加坡》一文小结。

新加坡是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的城市岛国,地窄人稠,自然资源缺乏,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是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师:从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可以吸取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生:1、从本国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部门,走符合自己国情特色的发展经济的路子;

2、实行对外开放,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使国家经济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3、不断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水平;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课堂小结的要求

地理课小结,如同一出戏的闭幕式,如果“表演”得当,可以促使学生达到“惟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的境界,为此课堂小结必须注意下列几原则:

1、巩固性原则

这是对课堂小结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它要求在课终之时,教师的小结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道德素质教育效果为目的。

2、针对性原则

长期以来,根据凯洛夫的课堂教学“五环节”布置作业,几乎成了课堂小结的唯一模式。其实,课堂小结应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差异,课型与教学内容的区别,千姿百态或收于情,或结于理,或启于思,或效于景。

3、简炼性原则

课堂小结要以“小”为前提,要做到语言简洁,要言不烦。寥寥数语,或画龙点睛,振聋发聩;或旨深意远,耐人寻味;或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4、持续性原则

这是现代教学理论对课堂小结最根本的要求。传统教学理论侧重于课堂小结的巩固性,现代教学理论则侧重于课堂小结的持续性,它不是将其仅视为课堂教学的终结,而是将其作为教学的新起点,重于学生知识的深化,能力的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5、灵学性原则

课堂小结在备课之时要精心设计,但教学情况是千变万化,课终之时,可能会出现原来意料之外的情境,教师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标签:;  ;  ;  

地理课堂综述_小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