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论文_余晓敏

余晓敏

潮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提升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是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促进公路建设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应遵守的原则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内容及方法,结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说明了在项目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这三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公路建设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一些建设项目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公路建设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来降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公路生态环境评估相关原则

1.1 科学合理评价原则

在基础性投资项目中,公路建设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城市管理、市政规划、区域规划等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公路建设项目对于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活及生产活动,沿线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动植物种群、水土保持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工作,并按照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公路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原则

噪声、水土流失、大气等诸多因素是公路建设项目环评的特征评价因素。在实施公路建设前,均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合适的估算模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环评的质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原则在实质上是指对无法通过具体数据准确表达的评价对象使用定性方法实施评价,而对可实施量化评价的相关对象进行量值评价。例如,评价公路沿线影响区域内的历史遗迹时可使用定性评价;评价水土、尾气、噪声等时可使用定量评估。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按照具体对象进行方法选择,才能使评估结果的真实、客观性得有效到保障。

1.3 公众参与评价和针对性原则

公路建设的施工期及运营期均会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高度重视并积极鼓励公众直接参与环评,通过公众更加全面的了解周边居民的诉求,促进环评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提高环评结果的科学性。

除此之外,在实施环评工作的过程中需高度重视“针对性原则”。对公路建设所存在的具体特点进行充分分析考虑,对具体对象选择针对性方法,进而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2 环评工作实施的相关指标及方法

2.1 指标的选取及内容

评价指标(Indicator)作为环评的一个重要因子存在,其同时也是衡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影响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取需对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进行充分考虑,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遵循真实性、实用性、系统性等诸多原则,并充分运用会内会外法,直接淘汰超过1/3专家认为不重要或一般的指标,合并权重较小的指标,将超过70%的专家均充分认可的指标选为环评中使用的评价指标。按照上述原则,选择生物量、就业率、城镇化率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见表1),同时严格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分类。

表1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2.2 评价方法

(1)综合评价法。环评具体是对工程施工期、运营期期间对所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因此在实施环评工作过程中通常选择综合评价指数法,进行具体环评工作。该评价方法的应用更具客观性和综合性,有效保证了评估的结果。计算公式为:

在这个公式中,P为预测年度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数;Fi为i因子在预测条件下的分值;Xi为i评价因子的权值;Xi?Fi 为i生态因子评价分指数,Ki表示对i因子采取缓解措施的修正系数,其取值范围为(1.0~0.5);Ci表示项目中的管理因子,其取值范围为(1.0~0.5)。

(2)权重的确定和排放标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采取Delphi法,具体权重及评分详见表2。

表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权重及评分

权重集即公路环评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一个集合。

一般用W=(w1,w2,w3…wn)表示,Σwi=(wi≥0,i=1,2,…,n)。

(3)单因素模糊评价。在环评工作中,评价的因素表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要对各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可采用单因素模糊评价。从待评价的单一因素出发,确定评价对象对评语集V的隶属程度。一般表示为Ri=(ri1,ri2,…rin)。单因素模糊评价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关键,采用综合评价法往往需要应用模糊统计法来实现,通过对各因素分别评价之后可得到相应的矩阵。

(4)多因素模糊评价。对具有独立性的单个因素评价矩阵与其相对应的权重集实施模糊变换,该模糊变换的实施具体指的是选取具有合理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B=WR,然后将模型中的W、R进行合成,进而得到环评的结果。

3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主要保护措施

根据项目特点,可对其环评工作的实施进行划分,具体分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三个阶段,根据各阶段存在的环保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1)设计期。本阶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选定最佳设计方案,对公路建设施工过程涉及的用地情况及影响进行比选、确认。例如:应特别重视并加强路基、隧道等实际用地面积的科学、合理设计和规划,最大限度地降低林地、耕地的占用面积,如必须占用耕地、林地,应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论证,选择最具科学性的保护方案;;取土场、弃渣场的选取应避开农田周边、易诱发灾害地段。

(2)施工期。本阶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优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破坏性方案的采用,鼓励生态保护性施工方案的采用。例如:降低爆破性作业的使用频率,避免对野生动物造成侵扰;加强对农田林网树木的保护;严禁将有病虫害的植物作为公路沿线绿化树木;施工企业需高度重视并实施沿线绿化;不能随意扩大将临时用地的占用面积。

(3)运营期。本阶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修复方案。例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植被得到良好恢复,避免裸露地表导致水土流失等情况发生。

4 结语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公路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做好生态环评工作,需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原则、指标和方法,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据,在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三个阶段分别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评价,以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诚.道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绿色科技,2013(12).

[2] 陶莹,陈春飞.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案例分析[J].科技信息,2011(1).

论文作者:余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论文_余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