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蔡珊珊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蔡珊珊

杭州宝力康华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文先概述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与BIM的关系,探究BIM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价值体现,探索BIM的精细化管理存在的没写问题及弊端,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对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所进行策略研究,通过提升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效率,推动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 BIM;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指控制、管理、确定基本建设项目费用的实施。这是基于目前行业中所存在的“概算超于估算”、“预算超于概算”以及“结算超于预算”,这三项问题使得建筑产业降低产品价值以及建筑资源浪费等现象。所以,为了避免和规范建筑的工程造价的费用结算环境,我国在精细化管理中推出了BIM的技术应用,这样的做法可以实现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国家建筑行业的全面有效的发展。

1、BIM内容介绍

1.1BIM间接

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他的显著优点在于可出图性、模拟性、协调性、可视化以及优化型等。他保证了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数字信息,而不是单一的数字集成信息,可以将策划项目从开始到维护阶段以模拟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问题修复。提高整体的工程进度,降低施工维修成本,为建筑商和承包商降低资金风险。在项目方案策划方面,BIM可以有效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促进项目工程的经济增长。

1.2分析BIM 的技术特点

(1)参数化建模的主要是利用参数的特定数值创建工程的图元模型,并且重新定义各参数之间的相互构建。BIM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型中的圆形元素适宜构件的形式呈现的,而且表达各个构件之间的差异也是利用调整参数来实现的。因此,BIM中的圆形元素被称为参数化图元。

(2)BIM可以将工程设计方案以三维立体的实物图方式展现出来,这颠覆了以往平面设计中单一线条的表心形式,三维立体效果在于可以是擦偶偶人员全面的了解模型的各个方面,这较于平面设计中线条式的效果图来说更便于被人们解读。在三维的建筑模型中,可以实时观测出各个环节的信息互动以及反馈,使得项目建模在观测的同时也能对结果进行及时查看,这就是得BIM建模在三维立体的情况下同时进行项目初期建设,过程设计以及对于结果的各项解决对策。

(3)在BIM 中所包含的碰撞检查软件,他在BIM中充当引擎角色,可以将BIM模型各个环节关联起来,使得在建筑专业、结构,水电之间产生碰撞时,从模型空间、尺寸大小等方面进行解决。碰撞检查还可以智能调节人防分区,地下排水布置等设计问题,他的原理是建立初期模型,之后的其他专业都将在此模型上设计相对应的专业模型。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需要将各个专业的模型通过链接的方式建立,这样可以对集中产生的碰撞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决,这样便于其他各专业之间的模型修改。

2、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2.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将其投入到施工建设的各个阶段,以建筑行业的“严、精、细、准”作品为企业施工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加强BIM的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物力、技术、合同以及人力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的分化设置和管理。通过以上方法,旨在解决“概算超于估算”、“预算超于概算”以及“结算超于预算”问题,推动我国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2.2 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展示

承包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不尽相同。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工程的成本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精细化管理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要对解决方案导致的工程后果进行前期控制,注重管理的相关性。投资估算决定工程概算,这样控制是由于投资估算更具有精准性。工程价预算必须对设计概算进行合理优化。在工程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关键之处在于合同上所给出的价格。项目方案和实施环节是整个项目进度款和预付款的决定因素,项目方案和实施的质量影响着项目工程的资金流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所存留的弊端

3.1信息处理速度较慢

建筑安装工程量编制中所呈现的清单往往存储量比较大,目前的技术还停留在人工进行数据处理。这样就导致信息处理速度缓慢,人工进行数据处理也降低了准确性,使得数据处理难度加大。一般来讲,施工现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现有技术无法勘测深度地质情况,这就造成工程项目概算的难度加大,延迟动工时间,使得精细化管理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这就难以保证工程造价的项目质量。

3.2降低前期预测准确度

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少以及信息的缺漏,在前期预测时期,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虚拟模型的建构能力,这就导致信息断层,专业人员完成了投资估算却没有祥光的项目信息,这就导致在决策阶段缺少对工程的理解,也就大幅度降低了预算的准确性,投资成本的不明确,导致在施工阶段常常遭遇资金问题,严重推迟了项目的进度。

3.3工程参与单位数据不统一

在项目施工的工程中,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的。这样就导致各个参与方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各持方所提供的数据游动幅度较大,所以在工程进行期间,很难实现整体的数据共享。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由于各方单位的数据意见不相同,差异性较大,这就使得设计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前期预算不合理,就会造成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出现错误,这对于项目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造成较大的难度,对后期建设也有带来诸多问题。

4、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

4.1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设计环节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可以通过BIM 的碰撞检测功能来完成,可以利用BIM三维模型,在各个专业模型中将相对应的检测软件导入进行排查,这样可以将模型的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个方面里的检测结果通过BIM中三维可视化效果展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得专业人员更清晰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这样的维修效率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4.2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决策阶段

这种方法的实行,可以利用BIM技术使得投标人进行项目投标,投标人可以通过BIM三维可视化效果进行建筑安装工程量的清单复核,这样的举措降低投标报价编制时间,这样就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进行项目的报价分析。另外投标人还可根据BIM技术或得行业的最新价格,实施调整资金投入。

4.3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施工阶段

在这个阶段,可以实时监测工程费用。由于在施工阶段,必须时刻计算实际费用与预算的差价,如果差异较大,应及时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就需要运用BIM技术,他的优点在于可以模拟工程的计划完工并汇总结果,这样就可以实现工程预算的花费情况。

5、结语

总上所述,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项智能化的项目工程,但是在实施阶段,操作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BIM技术的重点技术,提高对于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价值重视,同时也要了解认识到此项技术所存在的弊端,不断优化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贵.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31):54-55.

[2]赵三青,李振作.基于BIM信息模型的施工成本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建材,2017,089(25):240-241.

[3]王芷淳.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01:233+239.

[4]张慧,张超.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7,03(12):30-31.

[5]施有志,唐朝贤等.全过程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17,02(3):44-47.

论文作者:蔡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蔡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