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刘英杰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刘英杰

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面对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实际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建筑房屋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建造和安装相应配套的管道、设备、线路等活动构成的工程实体,实现了人们对居住、学习、生产、公共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建筑行业的工程进行中,在施工前对成本进行预算,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及使用情况等皆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盈利情况,在造价方面进行合理的控制与管理,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向,保证建筑工程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作用

1.1有效节约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造价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企业的投资起着总揽全局的决定性影响。为了使建筑工程造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施工设计前,建设企业应该对投资阶段的投资预算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造价分析是做好建设项目评估,顺利开展后续施工作业的基础和前提。

1.2保证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分析,有助于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1.3提升工程的应变能力

当前建设单位采用建筑招标方式选取施工企业,招标方式是一种以良性竞争为前提的工程承揽方式,相关造价人员同样应该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中,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造价管理,这样能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对施工设备材料进行择优选取,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我国建筑资源的有效配置。

2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及现状

2.1管理模式

工程造价的管理中通常采用动态的管理模式,在通过市场变化、时间变迁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工程的方向,对施工中所出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优化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重点在于分析比较投资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是否存在误差,并在这一基础上,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修正。

2.2管理现状

就目前多数建筑工程来说其管理模式与方案多比较固定,施工成本虽得到了控制,但是对于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总体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不妥善,易出现工程造价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出现,降低了工程造价的的整体管理水平。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投资仍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模式仍以定额计价为主。但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资源的配置关系应该由施工供求关系所决定,而非政府定额,现今建筑市场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产品不断涌现,政府定额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内容过于呆板,导致很难达到预期的造价。

3.2高估冒算问题严重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竣工结算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高估冒算情况。正常情况下,工程的竣工结算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但实际情况中存在结算人员技术专业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以及其他一些外界原因,导致工程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出现少扣、多算或者交叉重复计算等失误,导致工程竣工工程量增加。另外,完成竣工结算,进入审核环节时,审核人员存在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心理,对于结算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更正。

3.3造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造成工程造价工作质量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前造价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一方面,现阶段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较低,很多造价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地理论学习,对于工作中应掌握的技能和方法也有所缺乏,导致工程造价的效率和质量都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造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很多工程造价人员没有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认识,经常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工作,导致工程造价核算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4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对策

4.1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首先必须转变原有的思想方式,使思想跟得上新形势和新问题,其次要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公平竞争、依法经营,尊重人才都是提升造价控制管理的重中之重。最后,政府应该转变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职能,改变过去微观干预的管理方式,应该逐渐转变为对造价管理进行宏观调控。

4.2加强施工各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

决策阶段:作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科学、合理实施的关键,针对该阶 段开展造价控制及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预估工程项目的总体预算和投资。首先,应当依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从而针对工程造价 进行合理创设,并且还需要借助于现代造价分析技术,通过全方面综合 分析提高造价设定的科学性;其次,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仅需要确保 决策具有规范性与合理等特点,还需要减少因为预估错误从而造成的经 济损失,保证决策资料具有准确性,避免因为资料不完善或不准确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施工阶段: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建设规范进行施工,做到施工一次成型,避免因为质量不合格发生返工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推广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设备合理储存和使用,提高主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损坏维修率。

结算阶段:最后,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施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在工程竣工后对工程数量加以核实,并仔细与工程计划和工程内容进行复核。另外,要对定额使用、政府政策调整项目进行审查,保证核算方式的合理性。

4.3做好前期规划工作

建筑工程工作的开展需要事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招标制度,并且对参与招标的各单位进行全方面的审计,审核其资历,使其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与管理的高质量开展,在具体施工展开前,对行管工程的预算书、材料说明书、施工图等进行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根据情况进行修改,为后期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便利。

4.4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通过相应的专业教学,培养、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建筑结构构造分析、建筑各类图形构建、对于建筑材料的相关信息造价及相关建设法规制度等一系列方面深度了解熟练掌握,使其在工作中具有应对各类问题的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对于已在工作的员工来说,要定期开展能力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员工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4.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工程造价知识及科学技术,对工程造价的资料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符合国际政治方针与行业标准的基础下,合法、科学、真实、公正地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筑企业也应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监督工程造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质量。

4.6降低设计审计与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误差

在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对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进行造价管控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造价初期的材料购置、建造用工、运输费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估预算,避免由于各类因素使得在造价方案审批环节出现评估不精准、不严谨等现象,造成工程造价与实际资金发生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给建筑工程进展带来阻碍。

5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寻求科学合理地造价控制与管理举措,保证施工工作完成的效果,保障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王爱红.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7):18-20.

[2]宋晓梅.浅析建筑工程企业造价控制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135-137.

论文作者:刘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论文_刘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