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论文_梁文静

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论文_梁文静

梁文静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小学 湖北 潜江 433100

【摘要】数学思维的锻炼是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培养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数学学习本身也是针对这一思维能力的重要培养过程,北师大版本教材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极为重视,同时也在教材中给出针对性的案例予以帮助说明。对于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应该采取适于其理解的方法进行数学可能性的探索,增强其学习水平。

【关键词】数学思维;教学实践;可能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74-01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提升教育,北师大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在这一方面给出很好的范例性作用,尤其在思维拔节问题上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才能使学生获得符合其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尤其在数学学科中渗透的思想品质也需要这一途径进行教育和促进,使学生在数学思考过程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可能性教学的方案设计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北师大版本五年级教材中对“可能性”的教学单元属于教师需要充分设计后再投入教学工作的部分。可能性本身需要通过实际案例才能进行一定的说明,教师在讲解前可以先将概念进行梳理和说明,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先有表层的粗浅认识,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尤其对于可能、不可能以及一定这些概念性词语的应用环境进行解释[1]。

在教学环境中需要教师对教育可行性进行解析,并且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讲解。这些案例一般都需要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有足够的经验基础对其进行理解。例如,采用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放入不透明的盒子中,让学生随机抽取,以摸出的球的颜色为样本进行可能性的猜测,这就是常见的可行教学案例。在分析过程中学生首先知晓球的颜色有差异,但摸出的一定是乒乓球,随后产生的疑问就是摸出的球的颜色是哪一种。此时教师可以进行解释,这种未知的状态对于球的颜色的疑惑就是可能性的猜测,因为任何一个颜色的球都有“可能”被摸出来。

二、可能性探究与案例教学的结合

在基础概念讲解后教师还应该对其他概念进行解析,“一定”能摸出的是乒乓球,而如果放入的球的颜色是黄色白色,假定实验对象中有三种颜色的球,那么“不可能”摸出的球的颜色就是第三种。这样一来对于概念的解析就能清晰的完成,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应用效果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对于条件的预设也可以成为教师设计问题的要点。例如,学生都知晓的条件每周有七天,而星期一后紧随的是星期二,教师可以让学生填词造句进行理解,“星期一之后()是星期二”,选填内容就是可能、一定、不可能,而根据常识判断学生就会做出选择,填入“一定”这一选项。这也是在判别可能性的过程中依据尝试进行决定的关键。

这种结合也可以选择一些答案为其它选项的类型,例如句子改变为“星期一之后()是星期四”则答案按照判断则变为“不可能”。这种差异性用具有常识基础的星期时间进行判断学生的理解效果会提升很多,也能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提升效率,让教师在后续的深入讲解中获得更多经验基础。

三、提升教学趣味性,进行可能性教学的基础巩固

在上述案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渗透讲解可能性的相关问题,例如采用常见的抽奖方法幸运大转盘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首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对能够产生的幸运转盘结果进行猜测。同时可以结合比例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抽中不同颜色的比例,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尝试结合比例判断的内容做出决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效果,同时在幸运转盘这种形式上也加强了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小学五年级的北师大教材中也对上述方法有一定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运用,以例题的形式为学生巩固基础概念的理解效果,同时这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一个重要的方式。

数学教育本身需要立足于实践,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知识概念的根本目标。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的同时应该将个人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瓶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进一步,所以可能性教学这种对未知和不确定问题的研究是非常适合的命题,也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门槛。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是夯实基础,为日后学习更加高深的数学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效打好基础,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进行拔节提高,使其对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有足够的理解[2]。

四、结束语

学生思维的锻炼需要逐步深入,教师在五年级学生的初始引导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得当性,切忌拔节的过程中过度拔苗助长,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思维的培养需要妥善的关注和培养才能有所提升,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需要学生在探索和寻找可能性的过程中自己尝试[3]。

参考文献

[1]陶丽萍.“可能性”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7(Z3).

[2]阚常兰.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思考与实践[J].好家长,2019(8).

[3]张玉华.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可能性”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893(08):85-86.

论文作者:梁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拔节生长论文_梁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