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在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并展现建筑时代气息的同时,注重节能减耗、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建筑的实现。本文基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探讨绿色建筑设计要点,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因为在实际的城市建造过程中已经将这种理念进行推广,只是在推广的过程中绿色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上也在发生着变化与革新。绿色理念在含义上是现代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种环保意识的体现,这种环保意识体现在建筑建造过程中的每一方面,例如在建造的过程中就应用环保的建筑材料,或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将环保的理念进行体现,尽量不污染周围的环境,所以说绿色理念在建筑上的体现应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一、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要建建筑物的当地实际情况,拒绝一味的模仿仿制,根据地区的实际地形状况以及当地的地质组成构造。考虑其当地的气候差异,建筑设计者,要综合以上所有因素的考虑,设计其合理科学的布局,尽可能的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用地。所以因地制宜是其建筑设计者在其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首先因当掌握的最为基本原则;
2、优化周边环境
因为在一个地域中建筑物的建造不是一个单独存在个体,它应该考虑与其周围的其他环境相合理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进行绿色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以求与周边环境实现最佳的环境优化美化效益。所以可以通过合理分配绿地,采用花草树木或是灌木,进行环境的美化。这种方式在实现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以能利用那些植物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起到净化环境的功能;
3、满足绿色建筑功能
所以,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物设计建造时,要紧记将对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为前提,市面上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很多丰富,可供选择的建筑材料,因此要尽量选用绿色无污染的原材料,使用可回收再次加工利用的材料,虽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设计者要综合多种因素,尽可能的选取最经济环保的建筑材料。
二、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建筑选址和现场设计
建筑选址不但关系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还对整个建筑的美观性产生重大影响,更对建筑的外部产生安全性和合理性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应用导致建筑选址中,同时与选址有着直接联系的现场设计也要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具体应用过程如下:第一,要尽可能选择基础设施完整性高和破坏性低的区域作为建筑现场,以保证建筑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绿化性和生态性;第二,在第一点选址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以保证绿色建筑与公交交通系统的联系,以方便绿色区域居民的外出;第三,进行建筑现场设计时,要先对建筑现场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勘察和了解,以为建筑现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依据。
2、建筑形体设计
要平衡好建筑的体形系数和建筑的良好自然采光通风系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建筑进深过大时,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就不能满足建筑日常的功能需要,尤其是在冬暖夏热地区,环境对于建筑的保温性能要求不是很高,这个时候大的进深就会成为建筑节能方面的一个障碍。在一定程度内减小建筑的厚度,可以更好地将自然光、对流空气引进来,例如马来西亚生态建筑大师杨经文在新加坡国立图书馆新楼的设计当中,通过一个街道把建筑分为两部分,中间为采光和通风良好的中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厚重的体块;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①外墙构件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遮阳百叶、雕刻窗、突出墙面的阳台等建筑构件不但可以形成很好的遮阳效果,还可以丰富建筑立面,让建筑更具美观性。②建筑立面上没有明显的遮阳构件的时候,通过建筑自身体块的凹凸来形成大面积的阴影,使比较大的采光窗都能处于建筑自身体块形成的阴影之下,从而减少过多日照造成的建筑制冷系统方面的能耗。
3、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
自然界的风能、光能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还能提供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环境,从卫生的角度看,充分的日照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目的。良好合理的自然通风能有效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提高空气舒适度。还可有效降低过渡季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而实现优化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
4、新兴材料的利用
(1)透明热阻材料(TIM)组合墙。这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它可以与外墙复合成墙,透明且隔热。(2)玻璃材料。随着现代技艺的不断提高,在玻璃制造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可将它们组合制作成复合材料,达到绿色生态建筑更高的保温和采光要求。(3)太阳能光电材料。在建筑中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能源,由太阳能光资源提供燃料,既无污染,无噪音,又来源广泛。这类的光电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4)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板材有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墙体材料有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5)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有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
5、设计的人性化,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因素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设计应借鉴人体工程学的技术,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进行思考,提供包括舒适的室内、室外空间和微气候等全方位的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方面的设计与引导,确保业主在使用过程中身心愉悦、健康。设计上要保有个性化改造的可能,千篇一律的设计并非能够满足所有用户对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的需求,应留有进一步调节和变更的空间,便于使用者对自己的建筑内部环境参数进行调节。为此,我们在设计阶段既应考虑建筑的可调节性和可变更性。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建设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灵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应当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掌握好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确保建筑满足社会生态发展需求及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从整体上推进建筑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波.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v.13;No.40613:72.
[2]康润茜.浅析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
[3]张群.研究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J].中国厨卫,2016(3):00017~00017.
论文作者:张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采光论文; 环境论文; 自然论文; 过程中论文; 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