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研究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研究

张燕[1]2003年在《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肺心病的防治工作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课题。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有助于阐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首先从宏观上研究了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然后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了慢性肺心病患者红细胞(RBC)变形性降低的机制以及疏血通的干预作用,力图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示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方法 采用全自动粘度快测仪FASCO-94A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宏观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定量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的弹性模量、粘性系数、表面积/体积以及体外疏血通对其的影响。结果 (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呈高粘状态,全血和<WP=6>血浆粘度增加,RBC比积增大、聚集指数增加、血沉加快、RBC变形指数降低。(2)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RBC的表面积/体积降低,球度指数增加;RBC膜的弹性模量、粘性系数增加。(3)在不同浓度的疏血通作用下,RBC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S/V)比患者的S/V显着增高,在2.5ug/ml时增高尤为明显(1.527±0.051 VS 1.340±0.045,P〈0.001〉;RBC的球度指数(Si)比患者的Si显着降低,在2.5ug/ml时降低尤为明显(0.787±0.018 VS 0.858±0.012 , P<0.001)。用疏血通2.5ug/ml处理后,RBC膜的弹性模量下降(3.122±0.481 VS 6.970±0.672, P<0.001),粘性系数上升(1.182±0.701 VS 0.936±0.242, P<0.05);在5ug/ml以后浓度组RBC膜的弹性模量(5ug/ml:2.881±0.390 VS 6.970±0.672, P<0.001; 10ug/ml: 4.855±1.349 VS 6.970±0.672, P<0.001; 20ug/ml: 4.328±0.403 VS 6.970±0.672, P<0.001)、粘性系数(5ug/ml:0.450±0.194 VS 0.936±0.242, P<0.001; 10ug/ml: 0.628±0.128 VS 0.936±0.242, P<0.05; 20ug/ml: 0.288±0.061 VS 0.936±0.242, P<0.001)显着下降。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RBC的变形性下降与RBC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下降、球度指数增加以及RBC膜的弹性模量、粘性系数增加有关;疏血通能通过降低RBC的球度指数、RBC膜的弹性模量、粘性系数改善RBC的流变特性,从而为临床上在肺心病的综合治疗中包括改善RBC变形性的药物或措施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利兴[2]2017年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均显着占优(P<0.05)。结论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提高治疗效果。

张志海, 楮红山, 祝海英[3]2005年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肝素治疗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效果。方法 测定 98例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 98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10天。结果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着增高 (P <0 .0 5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P <0 .0 5 ) ,提高临床治愈率。结论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粘度增高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孙光, 常宇峰, 王宇[4]2009年在《慢性肺心病重症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分析》文中提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临床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

张彦华[5]1994年在《慢性肺心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文中提出血液流变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血液粘滞性、流动性及红细胞变形性和凝固性的一门科学.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了解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特点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对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肺总动脉内径的测量,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以进行相关性的研究.

孟毅, 张自华[6]1993年在《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对其7项指标进行了观测,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组(观察组):40例均为男性,年龄53~83岁,平均65.7岁。接尘史7~40年,平均28.2年。其中Ⅰ期21人占52.5%,Ⅱ期13人占32.5%,Ⅲ期6人占15%。均合并有明显肺气肿,并排除有活动性结核者。煤工尘肺诊断按我国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确诊。肺心病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

刘菲[7]2017年在《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证属阳虚水泛夹瘀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评价温阳利水活血法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歩探索本病的有效中医治法打下良好基础。方法: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和桂枝茯苓丸加减为基础的中药汤剂,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及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整理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比较上均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体征: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积分、各体征积分、总症状积分、总体征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经治疗后分析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而治疗组在症状及体位、紫绀、水肿体征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在哮鸣音、湿啰音上两组效果相似。3.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心功能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比较,无显着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治疗后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血液动力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6.9%,治疗组有效率为92%,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利水活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证属阳虚水泛夹瘀证患者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中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

刘晓辉, 赵洪茹, 裴少伟[8]2003年在《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能力及低能量氦氖激光静脉内照射对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能力的变化以及低能量氦氖激光静脉内照射对其影响 ,探讨肺心病患者红细胞流变特性的改变 ,并为改善肺心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测定 4 0例健康体检者 ,4 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 (EDI)与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 ,以及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外周静脉内照射对其影响。结果 肺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其EDI下降 ,EAI升高 ;低能量氦氖激光外周静脉内照射后EDI较照射前升高 (P <0 .0 1) ,EAI较照射前降低 (P <0 .0 1)。结论 低能量氦氖激光外周静脉内照射可使慢性肺心病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聚集能力降低 ,从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王燕, 陈光瑾, 徐大文, 郭美南, 杜文彬[9]1998年在《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22例非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肺气肿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与血气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肺气肿急性发作期,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均P<005以上);与非老年肺心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发现全血高、低切变粘度与PaO2、O2sa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PaCO2呈正相关(分别P<001、P<001、P<001、P<005);血浆粘度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P<005),与PaO2及PaCO2无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随病情进展血液粘稠度逐渐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原因之一。

张慧[10]2005年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观察(附80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院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病人80例液流变学检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葛根素;对照组32例,仅用常疗。分别统计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对照组显着改善(P<0.05)。结葛根素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具有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研究[D]. 张燕. 重庆医科大学. 2003

[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刘利兴.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3].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肝素治疗效果分析[J]. 张志海, 楮红山, 祝海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5

[4]. 慢性肺心病重症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分析[J]. 孙光, 常宇峰, 王宇. 四川医学. 2009

[5]. 慢性肺心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J]. 张彦华. 临床荟萃. 1994

[6]. 煤工尘肺合并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探讨[J]. 孟毅, 张自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3

[7]. 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阳虚水泛夹瘀证)的临床观察[D]. 刘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8].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变形与聚集能力及低能量氦氖激光静脉内照射对其影响[J]. 刘晓辉, 赵洪茹, 裴少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9].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王燕, 陈光瑾, 徐大文, 郭美南, 杜文彬.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8

[10]. 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观察(附80例分析)[J]. 张慧. 福建医药杂志. 2005

标签:;  ;  ;  ;  

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