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_高中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_高中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物理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初中教学时,经常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谈到高中物理好难,物理听得懂但用不来,究竟初高中学习物理的区别在哪里呢?最近两年,笔者在负责初中教学的同时还担任了高中两个班的物理教学,这正好有了一个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机会,下面主要谈谈这两年来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后的一些想法。

初高中物理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不够。学生在初中面临的中考,使初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敢放松学生的学习,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很多学生存在着这样的思想,初三辛苦了一年,高一是喘息的时间,更有学生认为高一休息、高二上课听好,高三努力拼搏,这种思想使学生在高一学习中不够努力,造成学习知识点的空白。(3)初高中物理在教材的编排和对学生的要求上都是不同的。高中物理的知识面更广,内容更丰富、更深入;初中物理较多是定性的描述,高中物理则有较多的定量计算;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教学要求看,初中的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4)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学习的课程多,难度大,不会自己安排时间的学生就只能疲于应付了。

那么,面对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呢?下面,笔者主要从初中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帮学生跨过这道坎。

一、教师要对初高中的教学大纲了解并理解透彻

初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还要积极主动去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在了解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各个知识点在初高中的要求有什么区别。例如在运动学中,初中牵涉到的物理量有速度(实际上是速率)、路程、时间,这几个物理量都是标量;而高中物理牵涉到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其中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这几个物理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在初中教学时就要注意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讲解习题时要培养学生画示意图,把运动过程分析透彻,运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的等等。再如,力学中从初中的二力平衡到高中共点力的平衡再到牛顿第二定律,电路计算中两电阻的串并联到高中各电阻的混联再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其次,要注意初高中在对学生能力上的联系和区别。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长远的目光,而不要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应试教育。如,初中和高中教学中都会牵涉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等等,在初中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在上“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时碰到等效替代法。可以首先举例,如果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右盘放了很多小砝码,记录时比较麻烦,请学生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很快想到用大砝码来替代,在替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大砝码的质量一定要和小砝码的质量相同,这时,教师就可以得出在替代的过程中一定要等效。所以,学生在得出合力去替代分力时一定要注意效果相同。学生只有在初中确实掌握了方法,才能在高中阶段灵活应用。但是初中和高中阶段毕竟有区别,如理想模型的应用,初中在引入光线和磁感应线时有所涉及,在教学时可以适当渗透理想模型的理念,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扩展。

作为高中教师,理解初中的教学大纲的目的主要是在备课中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充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台阶,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例如,初中的速度定义和高中的加速度定义有一定的类比性,初中电学和高中电学也密切相连,利用原有知识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不排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并领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更要从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和态度。这样一种多维度的教育目标,正是反映了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对原先的物理教育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的同时,无疑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启示。因此,要消除学生在初、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台阶问题,还是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革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从而使他们的能力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顺利地完成向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高中生在面临高一的学习中自己探究的能力不够,主动学习的习惯很差,不是自己主动探索,导致在高一学习中遇到了比较多的问题,从而造成题目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所以,如何在初中阶段就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改正,力求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能力。

1.通过挖掘探究本身的魅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强调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所以,在教学时既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或其他手段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沸腾》一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沸腾的定义。虽然在生活中,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笔者还是让学生观察在沸腾之前和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等,学生这时的兴趣就非常高昂,都在急切地猜想着原因,有些猜想在课堂上能解决的,而有些猜想没法直接得到答案,这需要学生去查阅资料来解答自己的猜想。这就是探究本身的魅力,学生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首先,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个“发现”的过程,通过设问等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发生过程去想象、猜想,从而感悟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则学生在这过程中既提高了探究能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时,笔者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也没有让学生按课本上要求做试验,而是让学生把手放在平面镜前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手和手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关系与位置关系如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猜想,然后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特别投入,观察自己,思维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

其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了研究的问题后,经常不设定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所需器材,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在旁作适当的指导。例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先通过视频引入到浮力大小究竟和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猜想,在猜想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把有些不可能的去掉,如质量和体积相同而密度不同的物体。最后,初步得出浮力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和液体的质量、密度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有关,然后分组让每组研究一个物理量,自选器材。这样的课堂设计,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探究能力。

3.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来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长久以来,我们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而实践证明,物理等理科教学同样需要加强和重视阅读,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胶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教科书无疑是学生应该学好的最基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看关键词,如何找条件,如何顺着研究思路去感悟物理量形成的过程等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来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加深了解,对将要学的知识不感到陌生。通常,在初二学年一开始和中考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列一份书单,希望学生在中考结束后利用假期看一些课外书。例如,学生对于电场、磁场等感觉很抽象也很枯燥,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趣味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物理世界奇遇记》《时间简史》等等。

除了阅读以外,可以让学生在家或者课外活动中做一些小实验,还可以废物利用,如利用废旧的可乐瓶和小药瓶做成浮沉子,并在班级内评奖。当然科技馆和博物馆等地方也是探索之旅的好去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书写要工整。注重思维过程,推理要严谨,言必有据。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不能忽略或遗漏重要的关键步骤和中间结果。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所以,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如在力学、电学部分一定要在初中阶段养成画受力分析图和电路连接图的习惯,对于电学来说,把复杂的电路图简化成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这一步欠缺,那对于这位学生来说,高中的电学就是他学习的一个拦路虎,势必造成高中物理难学的印象。在讲解物理习题时,还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在高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经常可以用几种方法来求解,如何找到最简单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如在学完浮力后,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有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归纳了用密度知识来测量,用液体压强知识来测量,用浮力来测量,还有想到了用杠杆和浮力结合来测量的。在学完每一章节后,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例如蒸发与沸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三种摩擦力的区分等等。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可以整理知识点,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搞好初高中的物理衔接问题,除了上面谈到的初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等等。要注意在与高中物理的衔接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加深加难,不要超出教学的大纲要求,切忌出现由于太难太深后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在衔接过程中切记要抓基础,抓基本能力。当然还需要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几个过渡,使学生能顺利踏上新台阶。

标签:;  ;  ;  ;  ;  

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关系_高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