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刚

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刚

绥棱县人民医院 152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2014年2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不同插管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采用喉罩麻醉,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 观察两组患儿中心静脉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出更适合婴幼儿麻醉的插管方式。结果 给予喉罩麻醉的患儿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气管插管组, 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麻醉相比气管插管麻醉, 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更适合婴幼儿麻醉。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婴幼儿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是指人工建立气道, 以维持患者术中的呼吸功能[1]。日常麻醉多采用喉罩、气管插管两种插管方式。但婴幼儿气管还未发育完全, 插管对其影响较大, 选择一种合适的插管方法至关重要。喉罩是新型插管方式, 是根据人咽喉结构制定的一种插管方法。本文探究两种不同插管方法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对比, 选择更适合婴幼儿麻醉的插管方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4年8月进行手术的婴幼儿80例, 其中男38例, 女42例, 年龄5~36个月, 平均年龄(9.8±1.2)岁;体重9~19 kg, 平均体重(13.8±1.7)kg;ASA分级:Ⅰ~Ⅲ级;35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34例并指分离、11例马蹄内翻矫正术;患儿排除心肺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采用喉罩插管方法,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方法,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术前肌内注射0.1 mg/kg阿托品和0.2 mg/kg苯巴比妥, 均采用0.1 mg/kg咪唑地西泮及2 mg/kg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患儿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进行麻醉, 均采用相同型号麻醉设备。

实验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 喉罩麻醉具体操作:麻醉诱导后, 用面罩给患儿吸入5.0%~7.0%的七氟醚1 min(氧气流量3 L/min), 之后浓度调到原来一半, 吸入1 min后放置相应型号的喉罩。调节喉罩位置, 手动通气, 观察气密性和患儿胸廓抬高程度, 患儿胸廓抬高正常、无漏气视为插管成功。氧流量调节到1~2 L/min, 麻醉维持用1%~3%的七氟醚, 术中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麻醉, 气管插管具体操作:麻醉诱导后给予0.1 mg/kg的肌松药罗库溴铵, 用相应型号气管导管进行插管, 成功后检查气密性和患儿胸廓抬高度, 均无异常后, 换为机械通气(注意患儿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用1%~3%七氟醚进行维持。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前、术中、拔管后患儿的心率和中心静脉压, 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心率、中心静脉压对比 两组患儿术前心率、中心静脉压无差别, 术中实验组患儿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对照组患儿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拔管后实验组患儿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对照组患儿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儿相对对照组患儿波动较小。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患儿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婴儿年龄幼小机体发育不完全, 使患儿对麻醉的要求级别比较高, 因此在进行手术麻醉时, 选择麻醉的方式和麻醉药品显得尤为重要[2]。静脉全身麻醉虽然起效快、效能强, 但术中可能产生呼吸抑制, 呼吸系统难以管理, 婴幼儿缺氧耐受能力较弱, 病情变化较快, 必须给予呼吸控制来保证患儿生命安全[3], 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是麻醉医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常规有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插管方式。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气管内插管虽然能够控制通气保证患儿安全, 但由于患儿年龄幼小, 呼吸道器官脆弱, 容易损伤呼吸道器官, 造成声带损伤、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咽喉痛、拔管后气管萎陷、杓状软骨脱位等并发症。

喉罩是放置在喉咽腔, 将气囊打满气封闭食管和喉咽腔, 经喉腔通气的人工呼吸道[4]。喉罩的使用不用活动颈部, 减少颈部损伤;不需使用肌松药, 减少患儿苏醒时间;不需要喉镜, 减少对喉部组织的伤害;操作简单, 易于置入;术后并发症少, 几乎没有术后喉痛和咳嗽, 避免术后喉水肿的发生。虽然喉罩易于操作, 但是其容易漏气, 导致胃胀气、误吸等并发症, 所以麻醉医生操作时一定要谨慎, 时刻观察患儿情况, 确保患儿安全。

本文将本院80例患儿用喉罩和气管插管两种不同插管方法进行实验, 对比两组数据, 两组患儿术前心率、中心静脉压无差别, 术中喉罩麻醉患儿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气管插管组患儿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拔管后喉罩麻醉患儿心率和中心静脉压比气管插管组患儿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喉罩患儿相对气管插管患者波动较小。喉罩组患儿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比气管插管患儿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数据表明, 喉罩既保证患儿呼吸道通畅, 又能让患儿自主呼吸, 其对气道损伤小、易于操作, 更适合婴幼儿麻醉。

综上所述, 喉罩麻醉喉痉挛、喉水肿等并发症发生较少, 操作简单易学, 麻醉苏醒时间较短, 更利于患儿康复, 对患儿循环系统影响相对较少, 更适合临床婴幼儿麻醉。

参考文献:

[1] 谢新春.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求医问药, 2013, 5(11):1-2.

[2] 罗晓琴.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13, 13(19):53-54.

[3] 顾小鹏.观察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7(12):292-293.

[4] 徐启明, 郭曲练, 姚尚龙, 等.临床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7-38.

论文作者:王,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