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_江苏经济论文

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_江苏经济论文

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之交论文,江苏论文,高等教育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沿海地区高教研究

一、发展问题

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仍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对江苏高等教育而言,发展同样也是第一位的迫切问题。

1.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种严峻的挑战,来自于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来自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来自于我们沉重的人口负担和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的巨大压力。其核心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与挑战。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抓住发展机遇,迎接国际挑战中,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繁荣社会文化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十多年来,江苏的高等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相比,其差距是相当惊人的。据有关统计资料,1980年18—23岁年龄组,全球平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8.8%,美洲国家为34%,欧洲(包括前苏联)为25.9%,亚洲为15.1%,发达国家为30.7%,发展中国家为15.1%。到1992年,全球平均为18.9%,发达国家为40%,美洲为37.8%,欧洲(包括前苏联)为35.6%,亚洲为13.8%,发展中国家为14.3%。这说明,在20世纪的经济竞争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惜重金发展高等教育,使之保持着一种强有力的持续性、高水平发展势头。反观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1994年18—24岁年龄组大学毛入学率仅为5%,加上成人高校也不过7.78%,其差距是惊人的。

我们再看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与江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以此作为确定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参照系统。

江苏省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699美元,相当于香港、 台湾省、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7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亦同日本60年代中期相当。上述国家和地区,正是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经历了持续强劲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康向现代化的过渡。其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都毫无例外地经历了持续大发展。如台湾省1950—1970年20年间,高等教育年均递增率高达18.05%。日本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达26.8%,1966—1970年,在校生年均增加10.67%。香港和新 加坡在同一时期,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韩国在60—8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持续高速增长,学校数净增3倍,在校生数净增16倍。这说明,当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某一相对快速增长的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时,由于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同步扩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运行关系。

2.发展是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现在开始,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否为下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作好应有的准备和部署,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了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其中科教兴省被列为三大发展战略的主体战略。毫无疑问,江苏高等教育应当有较大发展,以配合江苏现代化的整体战略规划,否则,势必拖江苏现代化进程的后腿。

“现代化”作为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其中就包含对教育事业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明确要求。按照江苏省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总体发展规划,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15—20%,而1994年江苏18—21岁年龄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5—7.78%,这个差距是很大的。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其着眼点都把经济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技的全面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其关键也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产业提供训练有素的劳动者;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是真正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强有力举措。从现在起,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江苏省应使教育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以解决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这一矛盾。

3.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随着江苏这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江苏省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据统计,苏南和苏中地区,已率先步入小康。1995年评比出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江苏省有25个县(市)名列其中,前10名中,江苏占有7席。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生活水平, 使人民群众不仅有能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而且极大地刺激了其对子女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的要求。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得江苏省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家庭不仅有要求,而且有能力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此外,目前江苏高中阶段的学生中,只有1/3学生有报考大学的资格, 而且这1/3的学生当中,又只有40%的人有机会升入高等学校。因此,江苏面 临着高等教育巨大的升学压力。同江苏高等教育满足入学需求的能力相比,仍存有很大距离。随着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入学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此外,江苏的基础教育质量一直很好,近年来在全国高校统一招生中,入学分数线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江苏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无疑具有良好的生源质量为保证。

如前所述,发达国家步入工业化社会之际,高等教育都无一例外地呈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并由英才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江苏省将在2010年左右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地规划江苏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使江苏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逐步转变。

4.发展的目标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发展高等教育。到2000年,全省普通高校年招生数达10万人左右,在校生达30万人左右,成人高校年招生7 万人左右,在校生15万人左右,18—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2%左右。全省高校在校本专科生比达到1:2左右,研究生占本科生的10%以上。这是 江苏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以1993年江苏普通高校在校生18.92万计,在校生需年均递增8.87%(年均招生数递 增11.02%)。1993年到2000年,江苏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率为10 .0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5%,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8%。 发展的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10年,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生总数将要达到60—80万,18—21周岁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5—20%左右。这个阶段江苏高教基本上呈稳步发展的态势,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上述高教发展规划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江苏高教上述发展目标的制定,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是江苏高教的发展,应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江苏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使经济建设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教育的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升学需求。二是江苏高教的发展,应当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带有滞后性,教育要适应经济与社会的需求,就必须克服滞后性,适当超前发展。

5.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从江苏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容量已基本饱和。在没有新的投入的情况下,扩大招生规模,势必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出路首先在各级领导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放在科教兴省的主体战略地位,增加投入。在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上,要采取切实措施,立法保证。国家教委宜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高等教育投入法,以法保证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次,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社会参与办学的各种有效途径。探索联合办学的路子,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路子,提高办学效益。第三,应从大局着眼,全省一盘棋,充分利用江苏部委属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加强对部委属高校的统筹,实行联办、共建,充分依托部委属高校的实力培养地方急需的各种专门人才。

发展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央宏观调控的制约。全国到2000年高等教育年招生总数增加量很小。国家从宏观上加强对高等教育的规模控制,有其必要性的一面,但对全国所有地区都实行“一刀切”政策,不大切合江苏的实际,势必影响江苏高教的发展。因此,国家宏观总体规划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地调节局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二、改革问题

江苏高教事业必须以大的改革求得大的发展。因此改革是江苏省高教事业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应着眼21世纪,着力解决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努力为江苏高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二是教育体制如何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而非一致),从而得到更好发展,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要通过改革,使高校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1.认真解决高教发展的动力

从江苏高教现有办学体制来看,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还没有根本的改变。这种体制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不大可能调动社会各界与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其后果一是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现有高等学校办学同社会需求相脱离。为此,必须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体制,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

首先,实行三级办学。教育从总体上讲是政府行为,应以政府办学为主。但政府办学不等于只能由中央和省两级政府来办。江苏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少中心城市既有强烈的需要又有相当的财力举办适当规模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如苏州市的经济总量已超过上海、北京,居全国城市经济实力第三位。对于这部分办学积极性,应当充分调动起来,纳入江苏高教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因此,从江苏实际情况出发,发展高等教育,我们认为应当调动三个积极性,即中央、省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以省为主的体制。

其次,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企业和社会参与办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尤其是工科院校、经济类学科以及高等职业院校,更应深化改革,寻求同企业的紧密合作,使教育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二是只有企业参与了高校的办学,才能真正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再次,要继续改革招生、收费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推进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江苏的特点是经济发展较快,但政府的财力有限。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江苏的高教事业肯定“营养不良”,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然而江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通过收取一定的就学费用,可补偿教育经费的不足。这是一条切合省情发展教育的好路子。此外,学校办社会,仍然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沉重包袱。改革要围绕给高等学校卸下包袱作文章,卸包袱即给动力。

2.改革江苏高教的管理体制,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江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和规范;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未能根本改变,专门人才供求未能社会化;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应有权力和自我约束机制;学校规模较小,收费制度不完善,专业结构和地区布局不合理;单科类型、行业性强的学校过多,专业面过窄;部分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小而全”自成体系,办学效益不高。

鉴此,当前江苏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为主、条块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管理,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

扩大省级政府对所在地高校的统筹、规划、协调权,是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学校和专业重复设置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加强省一级政府的统筹、规划,可以避免在一个地区内学校、专业的重复设置,也可以使一个地区内高等教育专业的规模、结构更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德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由州政府负责。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很大,更应从各地实际出发,扩大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规划权。

加强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规划权,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对学科应用性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委属院校,征得 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下放给省,实行完全的省级管理。这一工作难度较大,涉及问题较多,应审慎对待。(2)除少数行业性强,学科水 平较高的部委属高校外,其他部委高校可根据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扩大共建范围,实行省与有关部委的联合共建。(3)对于同一地区内科类比较单一,规模较小的院校,可实行两种类型的合并:一种是同类性质的院校,在避免专业重复设置、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办学力量的目的上实行合并。另一种是学科性质不同的学校合并,旨在强调优势互补。这类合并,实行学校主管部门共建共管,成立有关方面参加的董事会或管委会,意在逐步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和单纯为本部门培养人才的办学格局,加强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所有高校的统筹规划、协调、调整和管理,逐步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4 )积极推进学校之间的开放型办学,鼓励学校之间开展广泛的联合办学,实行校际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扩大地方政府的统筹权,不是换“婆婆”,而是为了淡化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在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时,要特别强调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使之依据国家法律和政府宏观规划,按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通过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使之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首先,确定重点建设高校,努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从江苏高教跨世纪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包括部委属高校),参与国际性人才竞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各种专门人才,既是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国际化的必要,也是江苏高教在下个世纪走向世界、同国际高等教育先进水平接轨的必要。因此,要抓住国家实施“211 工程”的有利机遇,有重点地建设一批本科院校,使之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一大的发展;同时遴选一批专科院校,进行示范性专科建设,带动专科学校的提高,真正办出专科特色,更好为乡镇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其次,要尽快构建、完善江苏师范教育体系。高师教育体系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江苏目前中小学师资的现状而言,大力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已迫在眉睫。据测算,全省到2000年,初中需补充新师资5.4万人,小学需补充4万人,增加高中教师3万人,职高教师2.35万人,中专校还需补充2.9万人,合计17.65 万人左右。而江苏现有高、中等师范院校每年只能培养2.4万人, 到本世纪末,尚缺5.65万人。可见,江苏的师范教育特别是高师教育必须要有大的发展。

江苏高师的发展首先应调动省、市两个积极性。省以抓好师范本科院校建设为主,负责高中教师的培养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师专则放给中心城市管理,与地方教育学院合并,提高办学效益,负责培养、培训初中教师。同时,省、市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有条件的部委属高校实行共建,开创一条部委属高校与省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职业高中教师的新途径。此外,发挥少数基础较好、办学力量较强的中等师范学校的作用,使之同高师和教育学院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充分挖掘潜力,为满足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的师资需求和提高师资的学历层次服务。从现在起,尽快构建并完善江苏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江苏跨世纪教育发展乃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在师资问题上,一着失误便会导致着着被动,这就是江苏高师发展的实质。

第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自1980年全国首家职业大学在江苏创办以来,实践证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江苏现有市属职业大学13所,在校生2.2万人, 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1%,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然而,应当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江苏的经济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江苏的经济特别是苏南地区是以乡镇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它构成了江苏经济的主体,恰恰是这类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得不到满足。随着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对人才的数量、品种需求将会更趋迫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势所必然。同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纲要实施意见》都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江苏高等教育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二次发展。一是市属高校应重点发展高职教育,一般专科层次的高校可以和市属高校实行联合,通过挖潜、调整,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二是通过改革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以及选择少数中专、技工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

当前,在市属职业大学的办学问题上,必须解决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必须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坚持为本市经济发展服务,坚持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一定要安于其位,把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作为办学的突破口,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摆脱目前学步于工专的局面,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市属高校没有正常稳定而足够的经费来源,政府主渠道不“主”,使办学条件长期难以改善,招生能力难以扩大。三是一些实际问题长期困扰学校,如学校级别待遇问题,毕业生分配渠道问题,师资队伍补充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中有的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如果下大力气解决上述问题,无疑将对进入下个世纪的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质量问题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是江苏高等教育在未来参与人才竞争的核心。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强化江苏高教内涵发展的战略,应该说是必然选择。质量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就目前来说,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更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质量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需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确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观念更新了,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压力与挑战。根据江苏未来发展的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江苏高校在世纪之交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国际性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门知识,而且更应具备产生新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生长点,以一种“学会学习”和“学会适应”的综合能力素质,适应下个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教育观念的更新,核心是将人才培养的专门知识教育,转向人才综合素质教育。在确立现代化的培养目标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对于跨世纪一代的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2.抓好“211工程”和示范专科学校建设

当前的建设重点,应突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这是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学科建设方面,应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主,力求在世纪之交形成江苏高校的一批学科群体,同时产生一批学术带头人,以期推动江苏高校学科水平整体联动发展。目前江苏省已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2个,有9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启动。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江苏有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点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专业建设方面,要进一步调整本科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基础,减少专业种类,优化专业结构,使之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专科专业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办出特色。同时,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力争重点建设6—7所示范性专科学校和20个左右的示范性专业。

3.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师资队伍建设

到2000年,目前活跃在江苏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一大批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将要退休,而中青年教师队伍目前还不十分稳定,师资队伍的衔接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要通过“青蓝工程”的实施,培养一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要深化师资管理改革,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大力气解决教师住房,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并吸引海内外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消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后顾之忧。就办学规律来看,名师出高徒,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无法保证一流的教育质量,也就当然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为了江苏高教跨世纪的发展,为了江苏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必须认真研究有力的具体措施,从机制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4.强化教学管理

要积极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继续抓好各类型学校学分制试点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系统,并力求使之同国际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接轨。开展教学工作评估,用科学化和程序化管理,来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综合动态监控。这将对办学条件的改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目前江苏高校在这方面仍存在问题,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

5.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要突出教育教学工作同生产劳动的密切结合,认真抓好高校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真正培养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高素质人才

江苏高校的人才培养同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很不相适应,人才培养脱离社会生产实际的倾向还很严重。应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在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上的成功经验,重点加强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打破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的隔离状态,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与用切实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同社会生产的有机结合模式和机制。

6.加强课程建设,面向21世纪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专业种类多而课程结构死板,虽多次调整和改革,但其基本框架没变。课程建设工作难度很大,国家教委正在制订和准备实施《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计划》,打算从整体入手,有组织、全方位地改革大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江苏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在世纪之交,应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加以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应遵循下述原则:首先,调查研究江苏的实际,充分考虑江苏在本世纪以至201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事求是而又有的放矢地对现有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改革。其次,要充分研究和吸收国外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成果,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动态性、开放性地纳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中来。再次,把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中心位置。这是一个目的性十分明确的问题。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围绕这个目的,认真研究未来人才需求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还应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大学的学科和课程设置有其相关的连续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生长的特点,必须尊重这些规律,避免一味迎合短期的、局部的急功近利需求,割裂学科和课程体系,搞“拆零销售”。

在21世纪的黎明初露之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促使我们加倍努力,去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在这世纪之交,江苏的高等教育要在改革中求得更大的发展,要在发展中创一流质量,以有质量的发展,为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世纪之交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_江苏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