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庄秋萍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庄秋萍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地铁以“安全、快捷、准点、舒适”为目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设备设施、运营环境及管理。以管理作为控制协调手段,协调人、设备设施以及运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监管手段对设备设施的隐患、安全风险的识别排查以及人员“两纪一化”的监督管理,同时通过反馈机制将运营生产信息反馈到管理系统,从而改进管理的方法,提升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风险;措施

一、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

(1)火灾

火灾是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地铁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需大量的供电、机电设备支撑其正常运营。但是如果这些设备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同时,如果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也会有一定几率发生火灾,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地铁的运营,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预防火灾的发生是当前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

(2)列车脱轨或相撞

列车脱轨或者相撞是地铁运营事故的一个重要类型。产生列车脱轨和相撞的主要原因是地铁线路设计的不够合理,不能符合地铁运营的具体情况,同时地铁线路设备变得老化,地铁在超速运营的状况下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从地铁的线路设计出发,合理设置地铁线路。同时,需要定期地对地铁线路等安全设置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完善规章制度。另外,地铁的运输量比较大并且速度快,如果列车出现脱轨或是相撞的问题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列车的信号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列车的运营。因此,列车脱轨或相撞也是地铁运营事故的类型。

(3)踩踏事故

踩踏事故是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产生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扶梯发生故障。北京地铁在2008年和2009年都发生过类似事故,并且造成了很多人员的死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电梯等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地铁安全维修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地铁运营都会忽视地铁电梯和扶梯等设备的维护,未能及时查出零件的损害。如果在运营的过程中关键性的零件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出现的这个问题就应该从地铁电梯、扶梯的保养为关注点,以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恐怖袭击

地铁事故的一个重要类型就是恐怖袭击。一般来说,地铁是人员流通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在人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恐怖袭击的重点关注场所就是地铁。在现阶段,我国还未出现因发生恐怖袭击中断地铁运营的问题,但是纵观当前的发展趋势,世界的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频率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关注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避免其发生,急需加强地铁安全运营额警惕,同时加强地铁安全的检查。因此,地铁运营应该着重关注恐怖袭击事件。

二、加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措施

(1)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网络系统。地铁营运中心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指导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网络管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下设办公室,由各地铁线路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组成,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应由中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督察以及安全员负责。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负责,组成自上而下的体系结构。

(2)严格执行运营安全管理任务

a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对于新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培训(即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级级),考核通过后方可持证上岗。其中,二级安全培训由安全员负责,三级安全培训则由班组长具体负责。班组应当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并且定期进行更新。要时刻关注列车驾驶员的思想状况,长鸣警钟,避免造成造成严重的后果。

b持续加强安全检查和对危险源的控制。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专项与日常两种。实践中,应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车间每旬应当至少组织一次日常检查,而班组则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在专项检查之前,相关部门需制定严格的安全检查方案,并且明确检查项目及其重点内容,对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检查后再通报。车间以及班组在进行日常检查时,应当密切结合生产营运情况,对作业人员重点进行劳动纪律、业务状况以及新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危险源为基础,对关键作业项进行严格检查。要对危险源进行重点管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隐患处理机制。作业人员以及安全员和班组长,按危险源的具体级别以及检查频率,严格检查危险源。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隐患月报机制,对安全隐患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整改。要建立完善的季度总结通报机制,每一个季度都要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与整改,将具体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向各车队通报。

(3)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

a建立安全交流平台。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和车站等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宣传,倡导安全文明乘车,力求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一些预案让乘客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该做,提高乘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在出现火灾和骚乱等紧急情况时操作车门解锁装置导致列车迫停的情况,从而将事故伤害和影响扩大化。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电子邮箱等沟通渠道,收集乘客及社会人士关于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统计分析后,采纳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逐步完善管理工作。

b建立事故处理机制。严肃事故处理,落实责任追究,是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求。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处理原则,通过查看现场监控视频、调取录音材料、找当事人谈话了解当时的情况和召开分析会等方式对此事故进行定因、定性、定责,下达整改通知书。同时,将该事故列为典型案例,下发分析报告让员工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升运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运营安全管理就是通过安全总体管理、重点管理和事后管理的综合实施和全面加强,促进运营安全的全方位管理,有效地实现从“事故(事件)消防”向“事故(事件)预防”、从“重治标,轻治本”向“标本兼治,从严治本”、从“条块分割,各自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负责”等方面转变,切实把握运营安全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马羽.地铁营运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02-103.

[2]靳青天.关于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解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137.

论文作者:庄秋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探讨论文_庄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