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效果观察论文_蔡望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治疗的近视患者,共160例320眼,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组行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评价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干眼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至6个月,两组视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近视手术治疗中选择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可以减少对角膜神经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手术

目前针对近视可采用手术治疗,传统以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为主流术式,利于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且安全性较高[1]。随着科技和医学技术的发展,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受到重视,其作为无刀屈光手术,能够进一步保持角膜前表面的完整性,保证手术疗效,获得更加满意的视觉质量[2]。本次研究对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60例,320眼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各80例,160眼。对照组男患者44例,女患者36例,年龄在20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8±2.62)岁,屈光度:(-5.82±1.15)D;观察组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在20岁至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6±2.58)岁,屈光度:(-5.97±1.29)D;排除眼部其他疾病、伴随全身器质性病变及合并结缔组织病或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前行常规检查,明确最佳矫正视力,依据年龄、屈光状态及角膜条件等设计手术方案,选择VisuMax全飞秒手术系统制瓣,启动Flap模式,飞秒激光扫描,设置角膜瓣厚100μm,直径7.9mm,瓣缘角度90°。然后转换手术床,在EX500准分子激光机下,行基质层个性化激光消融,光学区直径为6.5mm。瓣下冲洗,复位角膜瓣,透明罩包眼。

1.2.2 观察组 术前常规检查,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选择VisuMax全飞秒手术系统,设置直径7.0mm,角膜帽厚度120μm,在显微镜观察下完成飞秒激光切割,无需掀开角膜瓣,利用2mm微小激光切口,钝性分离透镜上下层,取出透镜,冲洗,透明罩包眼。

1.3 观察指标

1.3.1评价两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

1.3.2评价两组干眼恢复情况(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0~12分,分值越高越严重);泪液分泌试验(10mm~25mm为正常,小于或大于这个范围均为异常);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干眼症问卷调查(0~9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评价分析

分析表1可知,术后1d对照组视力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而术后1个月至6个月,两组视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高科技产品在人们生活中普及,但如手机、电脑等显示屏科技产品对人们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如今近视患者数量明显增加[3]。目前临床屈光手术治疗方式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为主,均具有安全性和准确性高等特征。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主要是利用微型角膜刀或飞秒激光进行角膜瓣制作,然后通过准分子激光改变角膜表面的曲率,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优势,且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4]。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主要是利用飞秒激光能在超微空间精确聚焦的特点,按照患者术前检查的数据,用飞秒激光制作一个相应厚度的角膜基质透镜和一个微小角膜切口,再通过微小的角膜切口将制作好的角膜基质透镜取出,取出角膜基质透镜以后,角膜的屈光力得到了精确的重塑,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5]。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近视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为了解何种方法疗效更好,需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d对照组视力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而术后1个月至6个月,两组视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精确度高,术后干眼的症状恢复较快。

综上所述,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减少对角膜神经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另外,全飞秒采用“模拟人体角膜”弧形设计的凹面接触镜,摒弃传统角膜压平锥,保证了手术过程中角膜的自然生理状态,切削精准,术后效果更好,更符合患者需求。

参考文献:

[1]窦瑞,王雁,吴文静等.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5):448-455.

[2]武志清,王雁,张琳,等.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高阶像差改变的对比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5,51(3):193-201.

[3]乔宝笛,帖彪,赵宏,等.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出术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效果比较[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4):261-265.

论文作者:蔡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效果观察论文_蔡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