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运维论文_郭越楠

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运维论文_郭越楠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7100)

摘要:变电运维值班方法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如果不能很好的安排好值班,则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值班方法、电力系统、运维水平

导言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大检修”体系不断发展,运维、检修人员的不断融合,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为积极稳妥深入开展运维一体化作业,强化过程管控和现场保障措施的落实,变电运维人员的值班模式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整。

一、当前变电运维值班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1、纯三班一倒值班方法

这种值班方法主要是把运维人员分为三个组进行值班,每个组连续工作是24小时,值班结束之后休息2天,每3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每个运维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值班长更容易安排当值工作,有利于统筹管理;二是,每个班组的运维人员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管理上比较方便;三是,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所有的运维人员都可以很好的熟悉站内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值班工作的配合性。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要求每个组的人员要比较多,这样才能维护各个环节的正常工作;二是,运维人员及排班比较固定,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三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难以实现高效的大型操作人员调动,难以有效配合其他各项工作;四是,每周的工作时间是56h,持续比较长,运维人员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容易出现抱怨情绪。

2、四班二倒值班方法

这种值班方法主要是把运维人员分为四个组进行值班,第一天白天连续工作8小时,第二天夜班连续工作16小时,每4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每个运维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为42小时。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连续工作的实践比较短,能够为人员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二是,每周的工作时间也相对较短;三是,每个班组的运维人员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管理上比较方便;四是,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所有的维人员都可以很好的熟悉站内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值班工作的配合性。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班组之间的交接比较频繁,这样工作连续性不强,并且交接班时车辆方面的安排也不方便;二是,要求每个组的人员要比较多,这样才能维护各个环节的正常工作;三是,运维人员及排班比较固定,缺乏机动性和灵活性;四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难以实现高效的大型操作人员调动,难以有效配合其他各项工作。

3、“4+1”值班方法

这种值班方法主要是把运维人员分为四个组进行值班,每个工作日上班连续工作24小时之后倒班,第二天白天转为运维班,或者先上运维班,然后再转24小时倒班,然后有2天的休息时间,每4天轮换一次,依次循环,与此同时,采用隔班备班的工作制度,每个运维人员每周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所有的运维人员都可以很好的熟悉站内各个环节和岗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值班工作的配合性;二是,每个班组的运维人员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管理上比较方便;三是,白天在站值班力量比较强,人员的调配也存在较强的机动性;四是,夜间配有隔班备班,如果遇到紧急事件可以快速调度。采用此种值班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连续上班时间是32小时,要求值班人员必须要有非常充足的体力和精力;二是,夜间调度备班人员必须要给予车辆予以配合;三是,倒班每周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容易使职工产生抱怨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变电运维值班方法的优化对策

1、“常白班”模式测算

“常白班”模式:班组采取工作日8小时工作制、24小时及非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夜班和周六日全天)应急值班相结合方式。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每年增加了数个新的变电站同时。减轻了运维人员工作强度,解决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根据班组驻地所处地理位置及距离市区车程远近情况,分为市区、近郊和偏远三类班组;市区和近郊运维班组推行“常白班”值班模式,即工作日上班,夜间和非工作日按照班组驻地距离所辖变电站的远近,可以适当安排部分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处置;“常白班”值班模式后,班组办公地点迁移至市区,全部班组人员按工作日白班(周一至周五)上班,工作日夜间和非工作日,由班组内可以安排两名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处置;偏远(车程超过1.5小时)运维班组考虑应急处置响应效率,留一值(6人)仍保留原有倒班方式,班组其余人员,也实行部分“常白班”值班模式,为了保证事故情况下快速到达现场处置。

2、工作日白班

白班期间,运维人员至少能达到10-12人,2人一组、分为5-6组,运维人员集中在办公室上班,负责变电站的例行业务和配合工作。比“三班倒”模式下4-5人增加近3倍,完全满足白天工作量相对多的需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日白班人员原则上将非工作日的巡视、设备维护等工作在周一至周五做完,非工作日只留有应急处置人员,其他人员周六日休班。

3、非工作日班、工作日夜班

此期间,班组执行主备班和副备班制度,作为应急处置、担任临时性工作。每天至少安排2名运维人员作为主备班,在办公室值班;其他运维人员按2人一组排序、明确组序号,原则上安排1个组担任副备班,作为主备班的后备人员,在家备班。

4、班值(组)优化与调整

主备班人员按照倒班方式值班,副备班人员正常参加工作日工作;当非白班期间,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后,由班长安排倒休。对于临时性工作较多时,由班长按备班次序,电话通知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班长每月制定备班计划,人员定期轮换。这样,非白班期间由主备班人员值班,发生临时性工作可以随时进行处置;副备班人员作为主备班人员不足时的人力储备,不会发生工作多时,因人力不足影响工作的问题。

5、合理安排班组应急力量

一是市区运维班主备班人员在办公室值班,至少有1名具备主值及以上运维人员;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安排值长及以上人员到现场。二是近郊运维班组在原运维班驻地站安排2人、1台运维车备班,在变电站发生异常或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在特殊情况下,推行班组间联动工作机制。当出现电网大面积异常时(如通讯中断),如班组驻地当值备班人员不足,由班长立即汇报主管主任,由变电运维室就近组织抽调其他运维班人员临时补充,然后班长再组织休班人员到站,替换其他运维班人员。这样既保证了运维人员到站的时间要求,又解决了应急人员不足的问题。

结语

过对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的调整,运维班组的人员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缓和了运维但停、送电现场多,工作量大的矛盾;避免了异常处理、倒闸操作等特殊性或连续性工作时工作人员连轴转,工作精力降低,安全不可控等问题的出现。人员利用率明显提高,还避免了人员加班,保证人员精力充足和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幼平.浅谈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07.

[2]覃美世.探讨110kV及以上变电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J].应用科技,2010(3):247-248.

[3]宋利洪.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J].自动化应用,2012(5):1-2.

论文作者:郭越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运维论文_郭越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