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晓梅 赵丹丹 周新月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晓梅 赵丹丹 周新月

刘晓梅 赵丹丹 周新月(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266000)

摘要: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预见性护理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个人的经验及专业技能进行判断,采取更加全面的护理,以此来提高护理中的风险控制水平。大量的实践证明,预见性护理对于优化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非常有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全面推广。以下本文就某医院骨科护理中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围绕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72-01

预见性护理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除了较强的预见性之外,预见性护理还可以提高病患的恢复速度,对于医院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也非常有利。预见性护理对于突发性较强的病患护理非常实用,在其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注意病患的变化,以此来保障预见性护理的有效开展,它对于骨科护理非常有利,可以在骨科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2011 年2 月—2012 年5 月在该院接受骨科治疗的病人76 例,将所有病人随机分组进行预见性护理研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将76 例病人进行随机化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38 例病人中男性病例18 例,女性病例20 例,年龄23~54 岁,平均年龄为(32.5±2.1)岁。对照组38 例病人中男性病例21 例,女性病例17 例,年龄21~62 岁,平均年龄在(35.3±1.4)岁。在疾病分布方面,实验组颈椎病12 例,腰椎病5 例,四肢骨折16 例,躯干骨骨折5 例。对照组中颈椎病9 例,腰椎病无,四肢骨折病例19 例,躯干骨骨折病例3 例,骨盘骨折7 例。在病人基础疾病分布上,实验组中哮喘病人12 例,支气管炎3 例,咽炎8 例,癫痫3 例,胃溃疡7 例,肿瘤7 例。对照组中哮喘病人8 例,支气管炎7 例,癫痫8 例,肿瘤10 例,先天性心脏病9 例。两组病人在分组时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布等可能影响到护理研究结果的因素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1)实验组护理方法在预见性护理开展前期,医护人员会全面的了解病患的具体情况,引导家属办理好入院的相关手续,同时,按照病患的治疗需求做好充足的护理准备工作。在病患入院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缓解病患的痛苦,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以详细的询问病患的真实感受及发病规律。对于部分配合度较高的患者,可以了解一下患者个人的经历,通过家属与病患所叙述内容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对,全面的掌握病患的信息。医护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针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利现象提出应急预案,提高预见性护理的可行性。

(2)对照组护理方法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在做好常规性护理信息的整理之后,给病患安排入院。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受伤程度来安排下阶段的工作,如需要手术的患者,必须与家属做好沟通,并配合主治大夫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做好相应的观察及日常的护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积极的协助患者进行恢复治疗,确保患者在既定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3、结果判断以病人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和病人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判断标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做出结论。

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0.0 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并使用χ2 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

5、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二、讨论骨科病人一般具有突发、紧急的特点,多为突然事故导致的骨质、创伤等病人,常常伴有巨大疼痛、心理应激障碍等。在完成紧急处理或者手术干预后,骨科病人又常因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对疾病认知不足、心理应激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导致恐惧、无助、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另外除日益引起重视的骨科病人住院心理应激障碍外,住院病人常见的如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免疫力低下感染因素增加导致的呼吸系统感染、同样因素导致的尿道感染甚至是因为血液凝固性改变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健康和疾病恢复进展。因此总体来说,不管是从病人的心理应激状态或客观可观察到的并发症的发生来说,对病人的护理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得到更好执行,提高其有效性,而预见性护理的要求恰恰成为适应这种不断提高的护理要求的可行方案。

以本次研究结果来说,预见性护理充分说明了它相对于传统护理的优势,特别是在病人并发症出现方面,预见性护理对于病人健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预见性护理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入院时的前期护理和入院后的日常护理。

1、预见性护理的前期护理预见性护理的前期护理主要内容有:①常规完成对病人基本信息的采集,判断病人病情及其现状。②如果病人病情被判断为需要较多输液者,应即刻帮助病人打开静脉,建立静脉通道。③完成对病人血常规、药敏实验检查等基本项目的工作。④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者应该及时给氧,甚至进行气管插管。⑤及时完成对病人病情的记录,以利于对病人病情的跟踪,为后续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信息资源。⑥安抚病人及其家属情绪,解除病人过度紧张、焦虑做工作,争取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配合,保证抢救或者后续治疗的顺畅性,为抢救赢取有利因素。另外在前期护理过程中,还要完成对病人病情的评估和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评估,并将结果充分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确保病人及其家属理解评估结果。

2、预见性护理的日常护理预见性护理的日常护理是在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的护理,这时护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防止病人并发症的出现,为保证早日康复,避免病情恶化做努力。日常护理重点内容在于长期卧床所发生的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必须根据病人住院时间长短、住院护理要求等一一详细安排,不应该出现疏忽,造成严重后果。

总结:通过数据的比对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预见性护理对于骨科病患的复原非常实用,从整体的满意度上都高于一般护理。为了确保其整体作用的实现,预见性护理在骨科病患的护理中必须做好充足的分析及数据采集,同时,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及时与家属做好沟通,配合日常护理给病患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重视病患心理的变化,正确的进行引导和疏通,通过饮食、情绪、用药等方式的结合确保病患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1] 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8)[2] 刘红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5)

论文作者:刘晓梅 赵丹丹 周新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晓梅 赵丹丹 周新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