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亓增军[1]2000年在《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著名的冬小麦种质矮孟牛,因来自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Neuzucht),故取其三亲本首字为名。最初,曾根据株高、穗型、熟期等性状将矮孟牛划分为十种类型(即矮孟牛Ⅰ-Ⅹ型)。其中矮孟牛Ⅱ、Ⅳ、Ⅴ型由于较好地结合了矮秆、多抗、高产等许多优良性状,并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和遗传传递力,因而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对矮孟牛不同类型的遗传组成特点尚存在许多方面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综合应用了染色体C-分带、分子原位杂交与非整倍体分析等技术对矮孟牛中六种主要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下列结果与发现。 1.根尖细胞(RTC)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分析表明,供试矮孟牛种质Ⅱ、Ⅳ、Ⅴ型及其选育过程中产生而未被加以利用的Ⅲ、Ⅵ、Ⅶ型中包括三种不同的染色体结构,除矮孟牛Ⅲ型未涉及染色体易位外,其余五种类型均检测到了小麦-黑麦1RS易位,其中矮孟牛Ⅶ型为常见的1BL·1RS,而矮孟牛种质Ⅱ、Ⅳ、Ⅴ及未被利用的Ⅵ型则涉及一种新的复杂易位,即在三亲本杂交过程中所产生的1RS·1BL又和另一条小麦染色体7D发生了相互易位,结果产生了1RS·7DS和1BL·7DL两条易位染色体。相互测交证实,矮孟牛Ⅱ、Ⅳ、Ⅴ、Ⅵ型含同一种易位类型,与矮孟牛Ⅶ型完全不同。 2.矮孟牛复杂易位与1BL·1RS杂种F_1 PMC MI均形成预期的环状四价体,平均构型为0.09Ⅰ+15.36+3.59+0.73+0.27,结合C-分带和FISH分析证实1RS·1BL确与另一条小麦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该复杂易位与中国春7DL端二体测交F_1形成预期的异型三价体和单价体,平均构型为0.04+0.04+1.00+14.88+3.83+1.17I,C-分带和FISH证实,相互易位涉及的另一条小麦染色体为7D,根据带型特征可将其确定为1RS·7DS,1BL·7DL。 3.利用 IRS·iiis,iBL·7DL复杂易位与 IBL丁IM简单易位杂交后代构建的一套重组自交系(包括109个F6家系)和巴个矮盂牛衍生品种C-分带表明:被鉴定n株系染色体数均稳定在 ZnedZ,其中纯合 IRS·7DS,IBL’7DL 69个,纯合*·IRS 36个,二者比例约二:1,杂合类型仅令个,未发现其它易位类型;8个矮盂牛衍生品种中,6个含IRS·7DS,IBL·7DL易位,l个品种为IBL·IRS,另一个品种染色体均正常;染色体构型分析证实,IRS‘7DS,IBL·7DL易位纯合体配对正常,基本构型为Zlll。以上结果表明,[RS·7DS,IBL·7DL具有良好的遗传学稳定性,跳稳定地传递给杂交后代,同时还表现高于IBL·IRS的传递频率。 4.利用 IBL·IRS简单易位系和 IRS·7DS,IBL·7DL复杂易位系分别与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进行杂交,利用C-分带和双色FISH技术相结合从杂种F。中选育并鉴定出1株小麦-黑麦-簇毛麦纯合双易位系(IB·IRS,6VS·6AL)和4株小麦·黑麦.簇毛麦纯合三重易位系(1卜s·7Ds,IBL·7DL,6VS·6AL)纯合体。多重易位系染色体配对正常,并表现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白粉病抗性。

亓增军, 刘大钧, 陈佩度, 李晴祺[2]2001年在《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FISH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技术对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种质“矮孟牛”Ⅱ、Ⅳ、Ⅴ型及其在选育过程中产生而未被生产上利用的Ⅲ、Ⅵ、Ⅶ型进行了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被鉴定的“矮孟牛” 6种类型染色体数均为 2n =42 ,其中 ,“矮孟牛”Ⅶ型为 1RS·1BL易位 ,“矮孟牛”Ⅲ型染色体组成中未发现小麦 黑麦易位 ,“矮孟牛”Ⅱ、Ⅳ、Ⅴ、Ⅵ型则存在一种新的小麦_黑麦复杂易位 ,亦即在杂交过程中产生的小麦_黑麦1RS·1BL易位染色体又与另一条小麦染色体 7D发生了相互易位 ,将其确定为 1RS·7DS和 1BL·7DL。

赵春华[3]2012年在《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姊妹系基因组差异及1RS遗传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在我国品种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矮孟牛V型不仅曾是审定的大面积推广品种,而且以其作为杂交亲本选育出多个优良小麦品种和一批优良种质系。本研究通过表型和基因组扫描分析,阐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V型)的遗传本质,为探讨小麦骨干亲本的成因及其应用、新型骨干亲本的创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构建不同的小麦遗传群体,分析明确1RS对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为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利用1B和1R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方法对“矮孟牛”7个姊妹系的遗传差异进行了鉴定。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证明,在矮孟牛Ⅱ型、Ⅳ型-Ⅶ型中含有黑麦的杂交信号,而在矮孟牛Ⅰ型和Ⅲ型中不含黑麦的杂交信号。PCR结果显示,矮孟牛Ⅱ型、Ⅳ-Ⅶ型中含有1RS和1BL,而不含1BS和1RL;矮孟牛Ⅰ型和Ⅲ型中含有正常的1B染色体。(2)采用田间试验鉴定和基因组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冬小麦种质“矮孟牛”7个姊妹系的性状和基因组差异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7个类型在调查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粒长、粒宽、单株穗数等16个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矮孟牛V型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比较协调,总体优于其他6个类型。利用656对基因组分子标记对矮孟牛7个类型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差异分析,并利用GGT2.0绘制了7个类型的遗传差异图谱。在矮孟牛V型的1A、1B、2D、3A、4D、7A染色体上检测到8个特异位点。利用矮丰3号/牛朱特、孟县201/牛朱特、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孟县201//矮丰3号/牛朱特,矮孟牛V型/济麦22和V型/泰农18的F2分离群体,经IciMappingV3.0单标记QTL作图分析,发现矮孟牛V型部分特异位点附近存在与产量构成因素等重要性状相关的QTL。矮孟牛V型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可能是它作为骨干亲本区别于其他姊妹系的重要基因组特征。(3)利用济麦22/矮孟牛V型和泰农18/矮孟牛V型的F2分离群体进行单标记QTL分析,发现V型的1RS染色体上存在与增加小穗数/穗、单穗粒重、可育小穗数/穗和百粒重相关的QTL。矮孟牛V型中1RS的存在可能是其成为骨干亲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利用1RS对潍麦8号(1B/1R易位系)/济麦20和潍麦8号/烟农19的RIL群体进行单标记QTL分析,比较了4个不同群体中1RS对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中1RS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是不同的(开花期除外),而对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4)从潍麦8号与济麦20的RIL群体中选取10个1BL/1RS纯合易位系和10个1B株系,通过田间试验和环境与基因型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BL/1RS易位系的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产量、株高、穗粒数和小穗数高于1B株系,而其千粒重低于1B株系;1BL/1RS易位系的品质性状较差,它与1B株系相比具有较低的籽粒硬度、容重、沉降值和面团延展性。

亓增军, 刘大钧, 陈佩度, 王苏玲, 李斯深[4]2001年在《冬小麦种质“矮孟牛”中新型小麦-黑麦复杂易位的遗传传递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利用矮孟牛中一种新型小麦 -黑麦复杂易位 IRS· 7DS,1BL· 7DL与 1BL· 1RS易位所构建的一套重组自交系 (包括 10 9个 F6株系 )和 8个矮孟牛衍生品种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 10 9个F6株系中 ,纯合复杂易位占 69个 ,纯合 1BL· 1RS占 36个 ,二者比例约 2∶ 1,杂合类型占 4个 ,出现频率 4 / 10 9;对矮孟牛 8个衍生品种的分析表明 ,6个品种包含来自矮孟牛的复杂易位 ,占供试品种75 % ,1个品种为 1BL· 1RS,另 1个品种染色体结构正常。小麦 -黑麦复杂易位可以稳定传递给杂交后代 ,并具有明显高于 1BL· 1RS的传递频率

赵春华[5]2009年在《小麦种质矮孟牛第一部分同源群遗传结构及其1RS的传递特点》文中提出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在高水平上将矮秆性与多抗性、高产性、熟期适中等多方面优异目标性状融为一体,且具有配合力好、遗传传递力强、含有利显性基因多等良好遗传特点,因此在利用方面成效显著。本研究利用第1部分同源群特异DNA分子标记分析比较了矮孟牛7个类型间的遗传差异,利用分子和生化标记分析明确了牛朱特中1R染色体在矮孟牛7个类型及其34个衍生后代中的传递特点,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利用第1部分同源群的特异性DNA分子标记,筛选出138个在3个亲本(矮丰3号、孟县201和牛朱特)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其中90个标记位于单个染色体上。在3个亲本间,牛朱特与其它任意两个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差异最大,而矮丰3号与孟县201之间的多态性差异较小。在矮孟牛7个类型中,矮孟牛Ⅰ和Ⅲ型在第1部分同源群中的遗传差异较小,其它5个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也相对较小。在7个类型中还检测到杂合等位片段和等位变异,其中矮孟牛Ⅶ型中等位变异较多,矮孟牛Ⅱ和Ⅶ型中杂合等位片段较多。(2)利用1B和1R染色体的特异DNA分子标记对矮孟牛中的1B和1R染色体进行了检测,同时利用A-PAGE和复合PCR技术进行了黑麦碱的检测。结果发现,矮孟牛Ⅰ和Ⅲ型含有正常的1B染色体,不含1R染色体;矮孟牛Ⅱ、Ⅳ、Ⅴ、Ⅵ和Ⅶ型为1BL/1RS易位系,不含1RL和1BS。(3)利用15个1RS的特异DNA分子标记分析了1RS在矮孟牛34个衍生后代品种中的传递,同时利用A-PAGE和复合PCR技术对其进行黑麦碱的检测。结果发现,矮孟牛的25个衍生后代品种为1BL/1RS易位系,8个含有正常的1B染色体,不含1R染色体,1个(鲁麦5号)可能含有1RS部分片段。

王玉海[6]2009年在《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小麦的近缘植物中,山羊草属(Aegilops L.)与小麦(Triticum L.)的亲缘关系最近,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在小麦的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SDAU18是本实验室利用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 2n = 28, DDNN)和柱穗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 2n = 28, DDCC)杂交人工合成的新型双二倍体。本研究综合采用细胞遗传学、A-PAGE、SDS-PAGE、SSR、GISH和抗性接种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对SDAU18及其双亲与普通小麦的杂交亲和性、杂种F1的育性、SDAU18与普通小麦不同杂种世代的染色体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从SDAU18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选出的部分种质系进行了初步鉴定。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细胞学观察的结果表明,SDAU18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为52-56,在多数染色体数目为56的SDAU18减数分裂中期I花粉母细胞(PMC MI)内可观察到28个二价体,在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一定频率的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平均染色体构型为2n = 56 = 3.21I + 19.78IIRing + 6.50IIRod + 0.01III + 0.04IVRing + 0.01IVRod;但在部分PMCs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染色体丢失现象。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分析发现,在SDAU18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图谱中,亲本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多数特异带能够出现,SDAU18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图谱中既出现双亲的亚基谱带,也观察到新型亚基谱带。分别利用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基因组总DNA作探针,另一亲本基因组总DNA作封阻,对SDAU18根尖细胞制片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在SDAU18的56条染色体中分别有14条出现绿色杂交信号。上述结果证明,SDAU18是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双二倍体。2. 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SDAU18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利用定位在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89对SDAU18进行扩增分析,在SSR引物扩增图谱中,除了双亲的特异谱带外,还观察到亲本谱带缺失和新型谱带。其中,柱穗山羊草缺失谱带的频率约为偏凸山羊草的2.4倍,这表明在SDAU18中,双亲遗传信息的丢失或基因的沉默可能不是随机的。这可能反映了双亲基因组在新合成的双二倍体SDAU18中存在着复杂的互作。3.对SDAU18及其双亲与普通小麦的杂交亲和性、杂种F1的育性调查结果表明,SDAU18与普通小麦的杂交亲和性以及它与普通小麦杂种F1的育性显著高于其双亲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因此,SDAU18可以作为转移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优良遗传物质的桥梁材料,用于小麦遗传改良。4.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SDAU18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均表现高抗至免疫。对SDAU18和普通小麦不同自交和回交世代染色体和性状分离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随自交和以烟农15为轮回亲本回交世代的增加,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回交比自交能使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更快趋近普通小麦的42条,至F5和BC3F1代,染色体数目为42的植株已分别达93.9%和92.0%。与自交世代相比,回交后代减数第一分裂中期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构型较为简单,回交次数过多不利于外源染色体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重组,一般应以回交2~3次为宜;随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杂种的育性提高,至F3和BC2F1代育性基本恢复正常,且较为稳定。在不同杂种世代可分离出具有矮杆、大穗、大粒、对白粉病、条锈病免疫或高抗和外观品质优良的变异类型,其中以F3和BC1F1代的变异类型最丰富。在通过杂交将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中SDAU18具有重要利用价值。5.运用形态学、细胞学和抗性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从烟农15与SDAU18杂交后代中选育出ZH-1、ZH-2、ZH-3、ZH-4等优良种质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明确了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细胞学特点。在上述种质材料中,ZH-1的突出特点是“矮杆”,株高为35.5cm,染色体数目为2n=40-41,其形态学及细胞学特征尚不稳定。ZH-2的突出特点是“抗白粉病”,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它对E09生理小种表现免疫,其细胞学及形态特征基本稳定。ZH-3和ZH-4的突出特点是“大穗多花”,二者在细胞学及形态学上基本稳定。

庄丽芳, 亓增军, 孙玲, 李爱霞, 陈华锋[7]2008年在《衍生于“矮孟牛Ⅴ”与92R137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的系统鉴定》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利用小麦-簇毛麦T6VS.6AL易位系的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通过小麦种质"矮孟牛Ⅴ"与T6VS.6AL易位系92R137杂交,从杂种F6中选育出兼抗白粉和条锈病、矮秆、白皮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染色体分带、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结合染色体构型分析表明,该品系染色体组成为20″+1″T6VS.6AL,除涉及1对T6VS.6AL外,其余染色体未见明显变化;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0/7+8/5+10;抗病、矮秆和硬度等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该品系同时携有来自92R137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条锈病基因Yr26,矮秆基因为Rht2,硬度基因为Pinb-D1a。多年多点鉴定表明,该品系为春性,株高75 cm左右,抗性稳定,分蘖成穗率高,千粒重37 g,是小麦抗病优质育种的新亲本。

王霖[8]2012年在《小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QTL定位》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2n=6x=42),含有A、B和D三个染色体组,基因组巨大,而且其中80%以上的DNA为重复序列,导致遗传标记在不同材料间的多态性较差,小麦的遗传研究落后于玉米、水稻等作物。因此,构建高密度小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对主要农艺和品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明确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效应,对于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两个品种间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RIL)作图群体,进行了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进行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利用3123对不同来源的引物对亲本潍麦8号和洛旱2号进行多态性筛选,共检测出343对多态性引物。利用筛选的多态性引物对潍麦8号与洛旱2号杂交创制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F8:9)进行基因组扫描,共有246对引物在群体中扩增出条带清晰并有差异的位点,大多数位点在两个群体中的分布符合1:1的分离比例,且为纯合位点。表明该群体适于进行作图研究。(2)运用作图软件MapMaker/EXP3.0和Joinmap v3.0,将348个位点分别定位在小麦的21条染色体上,构建出一张较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全长3132.2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9.0cM;其A、B和D三个基组的遗传长度分别是1086.1cM、1170.8cM和875.2cM;以7B染色体上标记最多,为47个,3D上最少,只有2个。三个基组中,B基组的标记密度最高,D组最低;在7个部分同源群中,第7部分同源群标记密度最高,第6部分同源群最低。标记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顺序与graingenes2.0(http://wheat.pw.usda.gov/GG2/index.shtml)的基本一致。(3)利用完备区间作图软件IciMapping v3.0对小麦22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株高、生育期、旗叶性状等)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容重、面粉白度、面粉吸水率和籽粒硬度)进行了2年3点的试验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30个性状的324个加性QTL位点,分布在所有的小麦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2.523.2%的性状表型变异;有54个QTL能解释>10%的性状表型变异,为主效QTL,其中12个QTL能在不同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4)首次对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条件QTL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在单个QTL水平对产量的贡献最高,其次是1米行长穗数,但是二者的贡献大小相差不明显,再次是主茎穗粒数和穗粒重,平均穗粒数在单个QTL水平对1米行长产量的的贡献最低。通过对蛋白质含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条件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穗粒数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且二者对的蛋白含量的影响大小大体相当,但二者在QTL水平影响的位点不同;1米行长穗数在单个QTL水平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小。通过对面团稳定时间和产量相关性状条件分析表明,穗粒数、千粒重和1米行长穗数对面团稳定时间的表型变异影响很小,表明产量因素对小麦的加工品质影响甚微,提高产量不会影响到面粉加工品质的改良。QDst-WL-2D、QGpc-WL-5B和QGpc-WL-7A在排除穗粒数、千粒重和1米行长穗数的影响后仍然能够被检测到,并且能够解释较高的表型变异率,说明这三个QTL受产量及相关因素影响很小,通过对这三个位点的标记选择可能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通过对株高与节间长的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倒三节间长对株高在单个QTL水平贡献最高。

唐怀君[9]2010年在《小麦1B·1R易位系与秆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准确地鉴定1BL·1RS易位系对小麦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15个1BL·1RS特异性STS、SCAR和RAPD标记及22个1RS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检测不同来源的1BL·1RS易位系78份以及非1BL·1RS易位系品种10份和黑麦材料3份,其中1BL·1RS易位系包括周8425B及其衍生系36份、兰考906及其衍生系5份、矮孟牛及其衍生系8份和洛类1BL·1RS易位系品种29份;利用10个抗秆锈病基因特异性STS、SCAR和SSR标记,检测308份秆锈病材料,其中包括32份CIMMYT抗秆锈病品种和276份中国抗秆锈病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 7个STS标记、1个SCAR标记、3个RAPD标记和3个黑麦SSR标记可作为鉴别1BL·1RS易位系的可靠分子标记,其中ω-sec-p1/ω-sec-p2、ω-sec-p3/ω-sec-p4、H20和SECA2/SECA3标记较好,扩增效果稳定,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实验操作简单。2.周8425B及其衍生系、兰考906及其衍生系、矮孟牛及其衍生系与洛类1BL·1RS易位系的1RS染色体在分子标记检测中没有差异。3.标记AF1/AF4和Iag95可作为初步检测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标记,标记Gb可作为初步检测抗秆锈病基因Sr25的分子标记,标记gwm389、gwm533和barc133可作为初步检测抗秆锈病基因Sr2的分子标记,其中AF1/AF4、Gb、Iag95、gwm533标记较好,扩增效果稳定,重复性好,条带清晰,实验操作简单。4. 308份小麦抗秆锈病材料中67份品种含抗秆锈病基因Sr31,12份品种含抗秆锈病基因Sr25,175份品种含抗秆锈病基因Sr2。

袁园园[10]2010年在《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性状与遗传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生产中,骨干亲本(Backbone parents或Milestone parents)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分析骨干亲本的性状和遗传特点,对于揭示其形成的遗传基础、指导新型骨干亲本材料的创造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调查和分子标记的基因组扫描,分析了碧蚂4号的主要性状特点和基因组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后代的传递。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碧蚂4号及其衍生品种连续三年的田间试验鉴定,发现:碧蚂4号在每穗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等主要产量性状上优于其子一代品种的另外3个亲本早洋麦、尤皮2号和苏早1号;碧蚂4号对其衍生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主要产量因子具有突出的贡献。(2)利用193对未定位的EST-SSR引物对碧蚂4号子一代品种的4个亲本早洋麦、尤皮2号和苏早1号进行PCR扩增,筛选出6对碧蚂4号的特异性引物,它们可扩增出41个等位变异位点。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对这6个碧蚂4号特异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将标记ww106、ww114和ww122定位在1A染色体上;标记ww123和ww176分别定位在2D和3B染色体上;标记ww84定位在6A、7A和6D染色体上。(3)从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1432个SSR、EST-SSR和STS标记中(包括193个未定位的EST-SSR标记)筛选出39个碧蚂4号的特异标记。在子一代和子二代材料中,除标记Xgwm577外的38个标记均能扩增出碧蚂4号特异带;在子三代和子四代材料中能扩增出碧蚂4号特异带的标记分别有35个和25个;ww122、Xgwm261、Xedm80、SWES222和CFE223在4个世代中的传递频率都保持在50%以上;有22个标记位点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率大于25%;推测这些基因组位点及其附近的染色体区域可能是被育种家强烈选择的部分。(4)在遗传贡献率大于25%的22个基因组位点中有13个SSR位点可查到相关图谱信息,其中有8个位点及其附近染色体区域聚集了许多与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如BARC83与QTgw.ucw-1A(千粒重)、QGlui.ucw-1A(麸质指数)和QSev.ucw-1A(沉降值)等QTL紧密连锁;BARC13与QYr.sgi-2B.1(条锈病成株抗性)、QEet.inra-2B(抗枯萎病)等QTL紧密连锁;Xgwm261与QGy.ccsu-2D(籽粒产量)、QHi.ccsu-2D.2(收获指数)、QSl.ccsu-2D.2(穗长)等QTL紧密连锁。这表明骨干亲本碧蚂4号对衍生后代品种贡献率较高的基因组位点区域可能含有决定重要农艺性状的QTL,这些特异染色体位点和区段可能是碧蚂4号成为骨干亲本的重要遗传特征。

参考文献:

[1].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 亓增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J]. 亓增军, 刘大钧, 陈佩度, 李晴祺. 植物学报. 2001

[3]. 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姊妹系基因组差异及1RS遗传效应分析[D]. 赵春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4].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中新型小麦-黑麦复杂易位的遗传传递分析[J]. 亓增军, 刘大钧, 陈佩度, 王苏玲, 李斯深. 作物学报. 2001

[5]. 小麦种质矮孟牛第一部分同源群遗传结构及其1RS的传递特点[D]. 赵春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6]. 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的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D]. 王玉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7]. 衍生于“矮孟牛Ⅴ”与92R137的小麦新品系南农1258的系统鉴定[J]. 庄丽芳, 亓增军, 孙玲, 李爱霞, 陈华锋.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8]. 小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QTL定位[D]. 王霖.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9]. 小麦1B·1R易位系与秆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D]. 唐怀君. 新疆农业大学. 2010

[10]. 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性状与遗传特点分析[D]. 袁园园.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