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李开洪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李开洪

李开洪

(万源市白沙镇中心小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综合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语文水平的具体表现。衡量一个小学生语文成绩如何,某种意义上可通过其作文水平质量来透视和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笔者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是提高作文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

二,学会积累,是提高作文有效性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学生就会感觉作文地艰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恐惧的心理。因此,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积累。

1.广采博览,积累佳词佳句佳段。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不但要掌握语言课本上的好文章,而且还要多阅读世界名著和美文,并且用本子记录下作品中的佳词佳句佳段,让其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2.关注生活,记录成长。农村学生的生活十分丰富,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遇到作文就发愁,感到没什么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用热情的眼光和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周围景物,让他们沉寂在物我交流愉悦中,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的美好情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认识、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而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三,学会方法和技巧,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写作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思维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记得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无从下手,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四不像,分析原因,当然是学生不知道议论文怎样写,学生不会写这类文章,于是我就对议论文写作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做了精心的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后,很快入门,以后写议论文得心应手,所以,对文章该怎样写,一些基础的常识和必要的技法还是要教给学生,而且必须教会。

四,“下水”垂范,是提高作文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口,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下水”作文。教师写下水作文不仅重温写作的甘苦,体察学生的困惑,使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从而提高实效。更重要的是教师让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向学生倾吐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倾吐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这无疑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模仿感。如学习了《背影》后,我曾经以“镜头特写式”组织过写作,学生写出了《父爱无限》、《非亲父子情》等佳作,这些平日索取多,奉献少的孩子,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自己的家庭生活,得出了许多人生感悟。正因为有路可循,友情可导,学生的作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五,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爱迪生说过:“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希望的人,只因为得不到有利的鼓励。竟然失败下来。”由此可见鼓励胜于批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爱生,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愿意写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自信心:哪怕学生写的不是很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在作文评语中,则多给予鼓励,为作文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从而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六,学会求异与创新,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归宿。

《小学语文新课标》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求异思维训练,使他们摆脱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求异化心理,养成不囿于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的心理品质,并形成一种从相反方向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不拘一格,学生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品,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只要能以兴趣为前提,以积累为基础,以方法为指导,就能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作文教学真正成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

论文作者:李开洪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李开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