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自动化研究及其意义_社会心理学论文

西方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研究及其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论文,学中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的定义及其类型

Ponser和Snyder(1975)认为,心理学中的自动化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主体没有意识到心理活动操作的高效的心理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四个特征:(1)无目的性:指心理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有意识的目的或目标,只需要某种引发刺激出现,信息的加工过程就自动开始;(2)无意识性:指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可以在意识之外进行操作,主体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3)不可控制性:指自动化加工过程开始后,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主体很难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4)有效性:这是一个重要的加工特征,指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耗费很少或不耗费有限的注意资源,其加工过程不受有限的注意资源限制。

具备以上四个特征的心理过程是自动化过程,反之则为控制的过程,一种心理活动不是自动化过程,就是控制过程。心理过程的这种二分法从80年代开始有所改变,因为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心理过程是符合四个标准的纯自动化过程,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加工一些方面是自动化的,另一些方面却是可控制的。

Bargh(1989)在研究中抛弃了关于自动化全或无的观点,提出了“条件自动化”的观点,并据此对社会心理中的自动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社会认知过程中自动化出现的必要条件是不同的,有的自动化现象需要目的指导,有的需要注意的支持,还有的需要对引发刺激的意识和觉知。根据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现象所需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1]:

1.前意识的自动化 前意识自动化只需要邻近的刺激出现,感觉器官察觉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就能自动开始并完成。例如,对一个人或事的态度激活,只需要这个人或事出现,不需要某种目的或特殊的加工目标,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出现。种族或性别刻板印象的激活也是如此。

2.后意识的自动化 后意识的自动化与前意识的自动化功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结构需要近期的意识运用而被启动过。心理结构被相关的刺激激活的准备状态或易激活性是不同的,一些心理结构的易激活性是长期多次加工形成的,容易被与之匹配的环境特征前意识地激活,而另一些心理结构的易激活性是通过近期的运用的残余活动而由后意识自动激活。这两种自动化的效应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达到激活的条件不一样。例如,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启动效应就是一种后意识的自动化过程。

3.目标依赖自动化 目标依赖自动化需要有目的的意志行动,但它只需要消耗很少的注意资源。研究表明,特质归因、有关自我和社会的判断,在注意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只需要告诉被试作出判断的目标,加工就能有效的进行。

二、社会心理自动化加工的形成和作用

自动化的过程用一个简单的形式可表述为“If-Then”关系,假如在认知环境中某种条件出现,对问题的加工就会自动完成。Shiffrin和Schneider(1977)认为这一过程的形成,特定刺激事件与相应的心理过程匹配的频率和一致性是关键,需要多次前后一致的环境事件与相应心理活动的匹配。心理学中的联想的原理认为,同时活动的心理表征之间在记忆中会形成某种连结,这种连结刚开始是弱的和短暂的,但是通过多次邻近激活之后,连结会变得非常牢固,以致于当一个特征出现时,有联系的其它特征也会自动活跃起来。

社会心理的自动加工产生于人对某些环境特征多次一致的心理、情感、动机和行为的反应。开始时这些反应是费力的,需要意识的目的和注意,但随着联系次数的增多,当相同的范畴评估或目标总是被选择作为对那些环境特征的反应,加工过程中对目的和注意的需求就会逐渐减少。自动化的加工使人对环境特征的反应模式化,以致于心理不必作出决策和理解就能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

从总的方面来说,自动化的程式化加工解放了意识的心理对新颖的创造性工作进行加工的能力,因为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资源,只有通过意识的加工才能完成。自动化加工从意识的费力加工中接管了那些几乎不变的,明显不值得花费意识资源进行加工的选择,从而节省了宝贵的认知资源,提高了心理加工的能力。

从具体的心理活动来看,自动化的加工主要是创造一种心理情境,从而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的知觉理解以及在其外表特征和行为的基础上作出的评估反应以及在这种情境下应作的动机和行为反应。自动化加工为意识的信息加工提供基础。

所谓心理情境,Lcwin(1943)认为个体当时的心理情境是由“需要、动机、心态、目标、焦虑、理想”[2]等组成,是个体对客观情境的当时反应的总和。与格式塔原理一致,Lcwin强调正是心理情境而不是客观的情境作为刺激对个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成为意识反应的基础。Mischcl(1995)在他的人格的社会—认知模式中进一步发展了心理情境的概念。他指出,个体对人或事件产生的各种及时的反应,不限于认知或知觉,还包括[3]:(1)在一定情境下将发生什么的预期;(2)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观评估;(3)一个人过去在这种情境下的情感反应和经历;(4)一个人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在这种情境内能够产生的行为反应。

Bargh(1997)认为在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中,环境事件直接激活三个相互作用但又不同的心理系统:知觉系统、评价系统和动机系统(见图1)。这三个系统被刺激事件前意识的激活,形成某种心理情境,从而影响人的行为。这得到了大量的实验证明:

1.知觉系统。社会刺激无意识的自动的知觉理解主要表现在:(1)印象形成。前意识的知觉加工影响一个人对别人行为的范畴化和理解,从而影响对这个人印象的形成。Uleman等[4]关于自发特质推理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特质推理能够在没有明确加工目标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的产生。Trope(1986)、Gibert(1988)等人关于归因过程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2)刻板印象。一系列研究表明,当有关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等特征出现时,一个人有关这一对象群体的刻板印象就会自动激活,而个体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Gaerther和Mclaugh(1983)[5]研究表明,白人被试对白色—积极词的配对比黑色—积极词的配对的反应时更快,而且这一结果对那些种族偏见得分高的被试和得分低的被试没有差异。(3)自我。当出现与自我有关的刺激时,与之有关的自我概念就会出现,从而影响自我知觉和情感。Bargh和Tota(1988)[6]研究表明,什么样的心理结构被自动激活主要依赖于判断的对象。对于心理压抑的人,消极的特质结构在作自我判断时自动激活,而积极的特质结构在对别人作判断时自动激活。什么特质结构被激活,依赖于当时的加工目标,当加工目标是自己时,消极的特质自动激活,当加工目标是别人时,积极的特质自动地被激活。

2.评估系统。其主要表现在:(1)评估情感表达的无意识效应。几个研究表明,人能够无意识地觉知人的面部情感,从而影响对随后刺激的的评价。Edwards(1990)[7]研究发现,在评价态度对象之前,阈下呈现的面部表情,会导致被试形成与面部表情效价一致的态度判断。Marphy和Zajonc(1993)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2)自动的态度激活。Bargh和Chaiken(1996)[8]一系列研究发现,在遇到某个态度对象时,只要前意识的扫视一下就会立即分类为好或坏,而不需要进行意识的分析和判断。

3.动机和目标系统。动机和目标的自动加工是非常重要的,但一直显得很神秘。邻近激活原理认为,两个或多个表征由于彼此形成的联结而倾向于同时被激活,如果一个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重复多次出现相同的目的或目标,那么,目标的表征及与之相联系的达到目标的计划将同时激活。当情境特征在环境中出现,激活某些记忆的内在的表征时,目标表征会自动出现,指导相应的行为以达到目标。Chaiken等(1996)[9]的研究就表明,环境刺激能够直接激活加工目标,从而影响随后的认知和行为的加工过程。

这三个系统形成某种心理情境,既能单独也能相互作用影响人的行为。

三 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研究的意义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自动化研究成为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心理的无意识性、自发性和不可控制性的一面,加深了对社会心理本质的认识。多年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被正统的心理学家排斥在经院心理学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学说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证明。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的研究用大量的严格的实验证明,社会认知不仅是一种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一种内隐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为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10]提供了实验基础,加深了对社会心理现象的认识,促进了社会心理学新理论的发展。

2.有利于社会认知偏差的矫正。自动化对意识加工最重要的影响是人们相信无意识加工输入信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以一种不经意地方式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知觉的这种流畅性使人们毫无疑义地接受前意识的解释。由于主体没有意识到的内隐加工,往往导致许多社会心理偏差,常常错误地把知觉的流畅性归因于目前刺激物的特征而不是以前经历,没有意识到相应心理结构启动对当前知觉的影响。Jocoby和Kelley(1987)就指出:“人们并没有发展出一种能力去区分什么是刺激造成的,什么是一种解释。”[11]自动化的研究使社会心理学家认识到偏差产生的原因,导致各种社会偏差矫正模式的产生。

3.自动化的研究探索了社会环境对社会心理作用的机制。科学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从肉眼观察到的结构向肉眼不能观察的粒子结构的变迁。同样社会心理结构的潜在层次不能通过意识直接观察,其分析依赖于心理学研究方法、工具的改进及理论的发展。社会心理研究中,计算机的运用能够创造一种可控制的、高速呈现的环境表征,获得对环境的微观反应,使以前不能达到的和认识的心理的更深层次变得容易处理和可靠的再现。环境如何影响社会心理一直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重大问题,认知不平衡实验、旁观者效应、沙赫特的情绪实验都证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却一直不太清楚,一直处于粗浅的描述水平。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研究通过小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它的作用机制。小环境引起的行为是一种微观行为,由于它们太小,不易被人们观察到而常常受到忽视,但其影响却是弥散性的,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注意小环境意味着了解细微的持续不断的环境是如何形成偏好、愿望、知识、信息、动机的。这种影响不能达到意识的觉知水平,是导致对自我和他人错误判断的基础。小环境不被探测,实际原因的解释可能仍不得而知。自动化的研究用理论说明了环境特征和内在心理过程之间的联结,揭示出全新的加工层次,在理解人的行为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理论优势。

4.对无意识社会加工的研究,将促进深层次的人性问题的探讨。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动化的研究在理解社会行为的原因时,采取的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决定作用。这传统西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传统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研究都显示出情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的实验及拉坦利关于旁观者冷漠的研究。这些实验说明人不能象自己或观察者所期望的那样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其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决定的。Bargh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来源是行动者的环境,考察环境和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圈就要确定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社会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目前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的研究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证明了无意识的存在的普遍性,得出了与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相同的结论: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境力量能决定人的行为,自由选择行为只是一种幻觉。我们在感叹社会认知实验精妙的同时,对于这一结论却不能盲目地照搬。看来,建立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对人性本质的看法仍是最关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自动化研究及其意义_社会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