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田雅琴

田雅琴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行为心理学的日渐发展,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景观设计与人的行为的密切关系,迫使其关注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文章针对景观中对心理因素应用比较模糊主观未成体系的问题,首先阐述景观设计与行为心理学的概念与关联性;提出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举例说明实际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景观设计;应用

1. 研究背景

景观设计出的作品,和谐与自然,却也主要是为人服务的,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休憩或功能性的场所。为了更好的提供服务,人的行为模式,就是景观设计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与行业的兴起,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也日渐成熟,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开始日渐系统的应用于与各个行业。

2. 行为心理学与景观设计的概念阐述

2.1 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建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华生等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种反应表现形式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他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容易察觉,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有强有弱。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在于查明环境刺激与人身体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环境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2.2 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护卫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个舒适的场所,提高该场所的价值。

2.3 景观设计与行为心理学的联系

景观设计与行为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景观作为人生活在其中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场所,而作为为人服务的场所,只有的到人的认同,获得人的一种自觉地场所归属感,这样的场所才有价值和意义,提供这样场所的景观设计才有意义。而这种认同依赖于人对场所的体验:人在场所中的舒适程度,即其行为目的被满足的便捷程度;人在场所中的情感共鸣程度,即其对场所刺激的情绪反应程度;场所对场所运营人的诉求满足程度,如商业目的。人对场所的体验、环境刺激与人身体反应的关系,这里就进入了行为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而人在场所刺激下的反应也为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3.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3.1 收集分析景观服务人群在具体场所中的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观察,了解场所服务人群在具体场所中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包括:(1)服务人群至此场所的直接目的,如商业(购物、饮食、娱乐)、居住区(生活)、公园(休憩);(2)服务人群在场所中进行直接目的不可或缺的其他相关目的,如满足生存条件的目的。(3)需要服务人员达到的情感目的,如商业的欢快、墓区的肃穆。(4)场所运营方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主要是商业会与服务人员的需要略有不同,需要服务人群最大限度涉及更多商铺,最大化消费。(5)在景观设计大框架下节点层面,不同节点与定位下服务人群的目的。

3.2 应用行为心理学分析达目的的达成

运用行为心理学分析及推断,在不同的目的所需下,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刺激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在应用行为心理学中,需要景观设计师提取适用于该目的,景观中有实际操作指导性的理论知识。做一下两方面的努力:(1)在人的行为模式下,需要顺应这种行为做些景观设计上的努力,以达到人身体内在反应上目的的满足;(2)在目的的所需下,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相应的刺激,达到人身体外在行为及内在所需情绪目的上的满足。

3.3 设计要素的运用

当需要的刺激确定后,就要考虑怎么在景观设计中实现这类刺激。人对外界的刺激来源及来自于人的感官,而这些感官也是景观设计中可以直接提供及运用的。

(1)视觉刺激。景观设计中通过点线面体以及色彩的组织来实现。俯瞰角度以及时间轴体验中平面节点的安排,小品的布置,铺装的形式;平视空间立面中,不同成分自身的样态。

(2)听觉刺激。景观设计中遮挡或制造相应环境声音来实现。人为遮挡车辆的声音,人们嬉闹说话的声音;增强风吹过树叶或者耳边的声音,水流水瀑喷泉声,鸟叫声,物品撞击声,回声;增加景观音响环境音。

(3)嗅觉。通过遮挡或制造相应气味来实现。遮挡医院消毒液的气味,工厂化工废弃物的气味等不愉快气味;芳香植物的运用。

(4)味觉。在景观中较难实现的刺激,可以通过间接的办法来实现。果实可食的植物的配置、野餐区设置;通过人的既得经验,望梅止渴等让能有味觉联想的元素的运用。

(5)触觉或皮肤感觉。包括温度、湿度、和触感。遮阴和暴露,植物的密遮蔽度,室外风扇,颜色的心理温度等进行温度刺激。空气的流通度,阳光的照射度,水体的面积,植物的多寡,雾机等达到的湿度刺激。脚通过鞋子与地面接触的凹凸硬度,坐凳活动场地器械面层,看起来粗糙的石头给人一种粗糙的触觉感受,一块沾满水的石头给人一种潮湿的触觉感受。

(6)动觉。肌肉和关节的感觉。通过让人动的程度不同来达成。每级台阶的高度,台阶的总高度,坡道的坡度,坐凳的高度,铺装的柔软坚硬程度(尤其活动场地),所在环境的危险程度等。

(7)痛觉。来自于身体各神经末梢分布区。运用既得经验的间接刺激。用景观雕塑,或其它元素让人产生联想,来感受到痛的感觉,类似人经常讲的“看着都疼”。

(8)平衡。通过运动态来作用。平整的地面,有序较直线的流线或者旋转的楼梯,可以静观的流水,一些特殊运动中的小品(风向标、风车等),移动的灯光等。

(9)内脏感觉。人这方面自身感觉本来就很微弱,景观很难影响到,只能依赖既得经验。人闻到或看到就反胃或者心痛或者心跳加快的小品运用。

(10)语言。通过经验来作用的语言。在景观中特别是古园林景观中的对联,匾额,都是此类的感官刺激。

(11)时间。或者说是人在流逝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节奏。该刺激在景观中通过韵律来达到。沿着交通流线景色的疏密,抑扬的间距,景色或者小品延续的长短,甚至风车转动的速度。

在景观中,对这些感官的刺激从来都不是单独的存在,有强有弱。实际应用通过综合的运用达到所需的刺激要求。

4. 景观设计中心理学应用示例

英国利物浦Alder Hey儿童医院

此项目是对英国利物浦Alder Hey儿童医院儿童医院的改造,主要服务人群为生病的儿童。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就医的便利与儿童心理的抚慰。达到此类目的需要集中的功能活动区,暖色的色彩,柔和的线条,开阔的视野,陪伴等。此项目功能性区域集中于一隅;面层色彩上大量使用干净的暖白色及红黄色系;线条大量运用柔和的曲线;运用大片的开阔的与建筑和为一体的绿地,疏林绿地,让孩子觉得更加的开阔舒畅平静;运用小品雕塑及其联想,达到景观中陪伴的需求。

5.小结

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为不可或缺的考量要素。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行为心理学,不光可以更好的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也可以提供素材更好的促进行为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景观行业和心理学行业的兴起,及人们的更加关注与重视。人们更加关注居住环境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景观一代建成也长期影响着所处人群的心理感受,舒适的景观环境也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的含义。[J]《中国园林》,2001,6

【2】 华生。《行为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论文作者:田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行为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田雅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