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

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

黎宁[1]2002年在《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文中提出本文利用土培、水培、叶面喷施等方法研究了镍对蕹菜的生长和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适当浓度的镍可以促进蕹菜种子的发芽,缩短发芽所需时间。 2、无论是以尿素态氮还是非尿素态氮(硝酸铵)作氮源,水培、土培试验都表明适当浓度的镍对蕹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过高浓度的镍则对蕹菜有毒害作用。 3、适当浓度的镍可以提高脲酶活力,过高浓度的镍则抑制脲酶活性,镍主要是通过提高脲酶含量来提高脲酶活力的。 4、叶片中的水溶性糖含量随镍处理浓度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镍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稍有提高,随后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随镍处理浓度的提高而迅速提高,在镍高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含量保持稳定的水平。 5、附体叶片经过5mgNi/L的镍溶液处理后,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提高了,而丙二醛(MDA)、水溶性糖含量下降。 6、镍处理对植株的氮、磷、钾、钙、镁的含量无明显的影响。施用钙可降低土壤中镍的有效性而使蕹菜吸收镍的量减少,而镁通过拮抗作用减少蕹莱对镍的吸收,有利于减轻过高浓度镍对蕹菜的毒害。 7、镍施用于土壤后,大部分的镍在48小时内迅速被固定,随后是缓慢固定的过程。

罗丹[2]2009年在《钴、镍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调查了福建省7个地区水稻和20个蔬菜品种及其相应表层土壤钴和镍含量,研究影响钴和镍在土壤中的累积和有效性的因素、钴和镍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并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钴和镍对作物的毒害效应。根据上述结果推算了区域土壤中钴和镍的环境基准值。主要结果如下:1、供试土壤全钴含量范围为3.48~21.70 mg/kg,均值为12.30 mg/kg;有效钴含量为0.01~1.52 mg/kg,均值为0.30 mg/kg。供试土壤全镍含量变化范围在1.41-79.24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7.86 mg/kg;有效镍含量在0.03~24.84 mg/kg之间,平均含量为1.16 mg/kg。土壤理化性质(pH、游离铁、全锰、CEC和颗粒组成等)对土壤钻、镍全量和有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各种作物可食用部分钴含量范围在未检出~104.66μg/kg之间。瓜豆类钴含量较高,其次为叶菜类和水稻,根菜类和茄果类钴含量较低。作物可食用部分镍含量范围在未检出~3.61 mg/kg之间。水稻中镍含量最高,果菜类和叶菜类镍含量居中,根菜类镍含量最低。3、与土壤全钴和全镍含量相比,土壤有效钴和有效镍均能更好地反映土壤钴、镍的生物有效性。作物钴含量与土壤游离铁、有机质、pH、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全锰含量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作物镍含量与土壤游离铁和pH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用转移系数来表示作物对钴和镍的富集能力,发现转移系数无论是以土壤中钴、镍全量还是以有效钴、有效镍含量为基础均随土壤中钴、镍含量的提高而减小。4、培养液中适量的钴、镍均能促进多种蔬菜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但钴、镍过量时则会对蔬菜产生毒害,且随着钴、镍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剧。蔬菜受钻、镍毒害均最先是出现在幼叶,表现为上部嫩叶绿色变浅,接着出现脉间失绿,然后整片叶子黄白化。严重者,植株明显矮小,黄化叶片上出现暗色斑点,斑点面积不断扩大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失水,甚至整株干枯。5、综合表观症状和蔬菜地上部生物量(干重)减少20%的效应浓度(EC20)的最低值确定大白菜(早熟5号)和黄瓜为钴敏感作物,清江白和蕹菜为镍敏感作物。莴笋钴、镍毒害表观症状均较其它蔬菜轻,且效应浓度(EC20)较大,为钴、镍耐性较强作物。不同种类蔬菜对钴、镍的敏感程度存在很大差别,相同种类亦存在品种间差别。6、土培条件下,钴不同添加量处理时,黄瓜地上部生物量(鲜重)比对照下降21.97%-95.36%;镍不同添加量处理时,蕹菜地上部生物量(鲜重)比对照下降29.59%-93.84%。钴、镍毒害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蔬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其向地上部的转移。钴、镍与铁、铜均表现出较强的拮抗作用。7、采样区近五分之四的菜园土和四分之叁的水稻土全钴含量超过福建A层土壤钴背景值;有近一半的菜园土和水稻土全镍含量超过福建A层土壤镍背景值,表明人类生产活动影响钴和镍在土壤中的累积。绝大多数的采样区土壤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和福建省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类一级标准。采样区88.8%的蔬菜样品镍含量符合我国食品卫生内控标准,而只有49.23%的水稻样品镍含量符合我国食品卫生内控标准。就本地区而言,钴通过土壤—作物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若考虑其他的摄入途径,本地区农产品镍的健康风险值得关注。8、以作物可食用部位含量的食品卫生标准(或限量参考值)推算了土壤中钴和镍的临界值;同时通过土培试验推算对作物减产10%时的土壤钴和镍的临界值。比较这两个土壤临界值,提出研究区域土壤钴和镍的全量基准值分别为97和36mg/kg,相应有效含量分别为2.7和2.2mg/kg。

参考文献:

[1]. 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D]. 黎宁. 广西大学. 2002

[2]. 钴、镍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转移规律及健康风险研究[D]. 罗丹. 福建农林大学. 2009

标签:;  ;  ;  ;  

镍对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