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产文化的关键技术_三农论文

秋季水产文化的关键技术_三农论文

秋季水产养殖关键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秋季论文,关键技术论文,水产养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秋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特提出以下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水质调控。一要及时换水,少量多次,要吸取中上层水,以增加浮游生物种类,防止和减少绿藻的滋生形成“蓝淀米”。秋季河蟹池塘应逐步加大换水量,少量多次,边进边排,防止水位过高造成水草浮起死亡,并每隔1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增加池水钙质,用量5公斤/亩,保持池水pH值7.8~8.5,透明度30~40厘米,利于蟹壳增厚增硬,促进蟹健康生长。

二、饲料投喂。常规鱼投喂要提高饲料质量,日投喂量为在池鱼体重的5%~6%;虾饲料中动物性饲料要求占60%,日投喂量是在池虾体重的7%~8%;增加河蟹荤性饲料比例,河蟹饲料动物性饲料占65%,日投喂量是螃蟹总重量的10%。从10月初开始,随着水温下降加快,投喂量要逐渐下降,日投喂量分别下降至鱼、虾、蟹总体重的3%、4%、4%~5%。另外初秋、中秋是河蟹摄食水草、螺蛳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塘量,不足的池塘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和螺蛳。甲鱼池塘养殖,进入秋季甲鱼养殖应以水质调节为主。建议养殖户先用水质净化剂以较快的速度降低水体的氨氮与亚硝酸氮,2天后补充调水生物制剂(如光合菌、硝化细菌等),壮大水体的有益微生物群,使养殖水体变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保证饲料质量,符合甲鱼对蛋白与脂肪方面的需求,可在饲料中加入20%以下的鲜鱼或优质冰鲜鱼鱼浆投喂,可大大增强甲鱼摄食强度,提高其生长速度与肥满度。由于甲鱼食量增加,投喂时添加预防肠炎药物,如穿心莲、大蒜等,连用几天,效果较好。

三、病害防治。立秋之后鱼病将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季节。因此,掌握秋季鱼类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建议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害发生。每隔20天左右用二氧化氯和虾蟹专用药物全池泼洒消毒1次,同时在饲料里添加脱壳素、钙片、土霉素等药物投喂,每月1次。对于水质较差、水草减少的池塘,采取“先杀虫后杀菌”方法,虾蟹用纤虫净,鱼类用敌百虫,鱼虾蟹混养用鱼虫克星,全池泼洒;隔天使用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杀菌;深秋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白对虾、罗氏沼虾等热带养殖动物会受冷空气侵袭,需做好上市准备和防寒保暖措施。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查看鱼虾蟹活动和吃食情况,查测水色、透明度、pH值,及时捞掉腐草、残饵,消毒清理食场。对河蟹、甲鱼等易逃养殖品种,注意查看防逃设置和池埂有无漏洞,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施,夜晚加强防盗巡视。

(联系电话:0771-2625848)

标签:;  ;  ;  ;  ;  ;  

秋季水产文化的关键技术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