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

李江霞[1]2003年在《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文中指出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即良好的工作效果必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潜在的工作兴趣为前提。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热情和工作兴趣是良好教学成效的必要前提。然而,教师职业倦怠导致了教师教学热情的降低和工作兴趣的丧失,进而对教学成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状况,我们发现: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还仅仅处于理论探讨的阶段,国外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实证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对于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问题至今还缺乏实证性研究的支持。为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教师职业倦怠为核心,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考察教学成效不同的教师其职业倦怠程度的差异来确定它与教学成效的关系问题。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年级、是否班主任、任教学科不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成效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学校的教师中,市重点教师的倦怠程度低于区重点教师,区重点教师的倦怠程度低于一般校教师,并且不同学校教师之间其倦怠程度差异非常显着。在不同教学成效的教师中,高成效教师倦怠程度低于中等成效教师,中等成效教师倦怠程度低于低成效教师,并且不同教学成效教师之间其倦怠程度差异极显着。从以往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和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社会、组织和个人叁个方面。因此,建议从这叁个方面着手减轻、消除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及其与教学成效关系的理论,提供了有关教师职业倦怠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填补了我国这方面实证研究的空白。在实践方面,为减轻、消除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因此,本研究对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佳[2]2018年在《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学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更有效地教学。对该问题的探究,推动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教师发展政策的出台。究竟教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教学?着眼于教师的能力素质与教学行为,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的研究以思辨和经验总结为主,缺少实证依据;而国外的研究虽以实证为主,却立足于国外的教学情境,对我国本土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并不强。正是基于当前该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该问题的重要性,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实证的方法,力图构建当前我国本土真实教学情境下,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完善我国中学教师发展理论,为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等实践提供有效依据与支撑。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关乎着教师能否有效教学,为了描述的简洁,本研究将它们分别定义为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相应,本研究力图构建的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即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整个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的构建过程,通过如下步骤逐步展开:第一、通过文献与理论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教学专家访谈等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取和筛选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指标与关键行为指标。然后,综合小样本调查结果,概括归纳形成教师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指标库。第二、以这些备选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指标,开发和编制调研工具,形成初步的调查问卷。第叁、以本研究界定的“高效能教师”为调查对象,在预调查基础上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展开正式调查。依据正式调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初步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第四,将模型与结构的各指标,拿予学生、高效能教师、教学管理者进行叁方确证调查。然后,以通过叁方确证的模型与结构的各指标为自变量,以教学成效为因变量,利用对“中学教师”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进行指标的有效性检验。之后,依据实证检验结果进行指标调整,形成最终确定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最终构建了由“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品格”、“自我特征”4个维度组成,包含44项具体能力素质要素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以及由“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引入行为”、“教学呈现行为”、“教学提问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学交往行为”、“教学指导行为”、“教学评价行为”8类教学行为组成,包含31个具体教学行为的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结构。依据构建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利用调查数据,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现状及群体内部差异。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方面,教师存在实践性知识薄弱、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知识面狭窄、工作不细心不热情等方面的问题。有效教学关键行为方面,教师存在教学目标意识不强、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不注意控制自己情绪、教学交往缺少个体针对性、指导评价学生不及时不具体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尤其在“一般教学法知识”、“知识渊博”、“反思”、“对教学进行探究”四项能力素质,以及“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重视单独交流”、“重视自我情绪的管理”叁项关键行为上,得分偏低。而中西部地区、非市区、非重点中学的教师,他们的有效教学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得分相比更是显着偏低,面临提高和发展的更强迫切性与更大压力。最后,基于有效教学能力素质模型与关键行为结构,以及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该两方面的表现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中学教师选拔、培养、培训、自我研修方面的政策与行动建议。

陈素琴(Tan, Soo, Khim)[3]2016年在《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关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课题一直是国际间的研究热点,但是却缺少有关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的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研究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分析影响华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探讨华文教师职业倦怠与其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为缓解华文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和提升华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给予建议。本研究结果如下:(1)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并不是太严重,情绪衰竭程度较高,低成就感次之,去个性化现象比较低。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教龄、任教级别的华文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性别和是否班主任的华文教师职业倦怠则不存在显着差异。未婚、年龄20—29岁、教龄5—10年的华文教师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年龄20—29岁、本科学历、教龄5年以下、任教初中的华文教师体验到较低的成就感。导致华文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学生因素。(2)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的总体教学效能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华文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的华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性别、教龄、任教级别以及是否班主任的华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显着差异。已婚、年龄50岁以上、硕士或以上学历、教龄20年以上的华文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相对较高;非班主任的华文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最高。(3)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华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分别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叁个维度都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徐家平[4]2007年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职业是一个承受极大压力的职业,工作负荷增加而又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时候,职业倦怠就会产生。无锡市甘露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作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承担者,教师们的职业倦怠和他们的生存及发展情况如何,成为学校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无锡市甘露学校133名教师倦怠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选用马勒诗(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MBI),然后用SPSS程序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无锡市甘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已接近严重的程度。在MBI叁个维度上表现不同:教师的情绪衰竭方面情况严重;去个性化为中等程度;而低成就感方面则也处于较高的程度(2)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变量统计上存在差异,性别、学历和是否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相对较小,差别不明显;而不同年龄、学段、学科、教龄和职称的职业倦怠水平相差较大。(3)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段之间在职业倦怠总体以及叁个维度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中学教师明显高于小学教师。同时,中小学段之间在学科、年龄、教龄和是否班主任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在性别、学历方面职业倦怠差异并不大。在调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怎样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在社会、学校和个人叁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于飞飞[5]2013年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主动性人格量表为研究工具,以Q市七所中小学校280名教师为被试,使用SPSS和LISREL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当前Q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对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Q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其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低成就感维度,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最低。(2)性别、职称、目前是否担任班主任、学历、所教学科等人口学变量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显着;年龄、教龄、婚姻状况、所教班级是否为毕业班以及学校类型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显着。(3)中小学教师所拥有的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且在年龄、教龄、学历、婚姻状况、学校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4)中小学教师主动性人格得分较高,且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5)社会支持高分组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着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的教师;中小学教师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与其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能显着预测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能显着预测低成就感,客观支持对低成就感的预测达到边缘显着水平。(6)主动性人格高分组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显着低于主动性人格低分组的教师;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倦怠及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倦怠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中对低成就感的方差解释量最大,其次为情绪衰竭,最小为去个性化。(7)社会支持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李彩云[6]2014年在《扬州城市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费登伯格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开始,国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并逐渐扩展到教育学领域。教师作为直接面向受众(学生)的助人型职业,是承受压力比较重的职业之一,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过去的叁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并且近些年已经有学者逐渐意识到不同学科澡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性,将职业倦怠的理论与具体学科相结合成为新的研究趋势。笔者在对教师职业倦怠现有理论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玛勒诗的MBI量表编制成适用于扬州市历史教师的问卷,调查本市中学历史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和职业倦怠程度。玛氏量表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公认的最公正的职业倦怠量表,因此笔者基于玛氏量表编制的调查问卷也具有比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在扬州市各区、县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份,并用SPSS19.0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龄、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出发,分析这些变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叁个维度的影响可以发现:(1)扬州市中学历史教师群体中已经普遍存在职业倦怠;(2)从性别看,叁个维度女教师的得分都比男教师高,在“低成就感”维度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从年龄看,位于20-30年龄段的历史教师得分已经超过2.5,情绪衰竭最为严重,而年龄大于50的老教师“低成就感”得分最高,总体来说年龄与“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两个维度都存在相当显着的相关性,与“非人性化”维度不存在明显相关性;(4)教龄与“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有显着相关;(5)职称与是否担任班主任都与“情绪衰竭”维度有显着相关性;(6)任教班级平均人数与是否有带毕业班经验都与“非人性化”维度存在显着相关,并且带毕业班还影响着历史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还对明显表现出倦怠的历史教师进行了访谈,直接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真切感受职业倦怠对历史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影响,也从更深层次揭示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对市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并且不同因素对于职业倦怠叁个维度的影响也不一样。综上所述,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历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一样,导致市中学历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层面的,因此应该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预防和缓解扬州市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李肖彤[7]2015年在《陕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由于无法有效应对超负荷的职业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冷漠、丧失工作热情和兴趣甚至身心枯竭的负性情绪状态。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效感叁个维度。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研究较为系统全面,国内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研究以陕西省7所高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4份,运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职业倦怠方面,陕西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整体呈现中度。其中,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严重程度为中度、个人成就感维度严重程度为轻度;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高校教师易产生情绪衰竭现象;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家庭离异的高校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副教授职称的高校教师,去个性化程度高,个人成就感低;教龄在5-10年的高校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讲授艺术体育类课程的高校教师更容易情绪衰竭;因个人理想而从教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最轻。在职业压力方面,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依次是工作保障、工作负荷、工作乐趣、教学保障和人际关系。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学历、职称、所授课程、从教原因等是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年龄、教龄、婚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在职业压力各维度上均无显着差异;高校教师的客观支持分值较低,而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得分较高;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程度与职业倦怠存在显着相关。其次,运用习得性无助理论、匹配-不匹配模型、资源保存理论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学校利用社会支持性资源、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及高校教师自身的努力方面,提出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陈爱新[8]2007年在《建瓯市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问题日渐突出。许多研究表明:教师工作是一个高压力工作,工作上的持久压力会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建瓯市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受程度总体而言偏高,有63.4%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而感到工作没有压力的教师仅占总数的5.7%;有54.2%的教师有职业倦怠表现;教师感受到工作压力最大的因子是学生、工作负荷和考试与升学这叁个因子;职业倦怠纬度最高的是情绪耗竭这一纬度。有9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师要承担的责任太多、工作量大、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和新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等9个项目是教师工作压力的最主要来源;有70%以上的教师感到工作使自己疲惫不堪、情绪枯竭;另外,压力在“性别和年龄”上有显着差异;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和所教学科”上有极其显着差异;倦怠在“学历、职称、年龄、教龄、所教班级和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地点以及所教学科”上有显着差异。调查还发现,在人口学变量上,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教育管理对策。主要有:第一、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对策。教师要有正确的认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博览群书,锻炼身体;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要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建立健全的人格。第二、对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对策。学校管理者要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教师充分的自由;为教师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和组织环境;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多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第叁、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对策。政府教育管理主管部门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要规划教师在职进修渠道;建立完整、长远的学校发展规划和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法规,健全教育管理评价机制;帮助合理定位教师角色,加强教育政策宣传。

胡明洪[9]2007年在《荆州市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一直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释放,职业倦怠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摧残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前途,而且影响着社会对教育的认可、评价和支持,更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旨在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为样本,对其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作调查研究,试图为荆州区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依据,为荆州区教育的和谐发展、为教师健康地生活和积极工作提供一点科学的参考。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荆州区325名农村教师进行了有效测查。调查工具为Maslach等编制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在职业倦怠的叁个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成就感显着高于情绪衰竭。2、荆州区农村中学不同年龄、教龄、学历和是否班主任的教师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职业倦怠上无显着性差异。3、荆州区不同职称的农村中学教师在人格解体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工作量的学校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职业倦怠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职业倦怠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荆州农村中学教师强迫症状的得分最高、恐怖症状得分最低。5、荆州区农村中学不同年龄和是否班主任的教师在SCL90及其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6、荆州区农村中学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敌对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工作量的学校的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SCL90总分上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在焦虑因子上存在显着差异;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SCL90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7、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与SCL90及其各维度均存在非常显着的相关。本文还在研究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为预防和缓解其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从教师个人、社会支持、学校管理叁个方面提出了干预的对策。

苏秀珍[10]2007年在《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及预防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人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是一个受人关注的研究课题,用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丧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叁个纬度。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一直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学生、教师、学校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本研究将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影响因素、负面影响、预防对策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概述了职业倦怠提出的背景,描述并分析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的现状,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第二部分,关于职业倦怠的理论探讨。首先对职业倦怠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模式、主要观点和测量方法进行梳理。第叁部分,石家庄市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本文选取石家庄市初中生物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石家庄市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物教师这一群体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情感枯竭程度偏高,成就感偏低,去个性化程度最为严重。本文在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于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层分析。第四部分,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负面影响的叁维度分析。首先在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叁个纬度对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教师职业生涯、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五部分,消除和预防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为了消除和预防职业倦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又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叁个层面提出调控外部大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调控学校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增强教师适应环境的能力等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 李江霞. 天津师范大学. 2003

[2]. 中学教师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能力素质与关键行为研究[D]. 刘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 马来西亚独中华文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D]. 陈素琴(Tan, Soo, Khim).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D]. 徐家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主动性人格的关系研究[D]. 于飞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6]. 扬州城市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 李彩云. 扬州大学. 2014

[7]. 陕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李肖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8]. 建瓯市中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的研究[D]. 陈爱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9]. 荆州市荆州区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研究[D]. 胡明洪.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 初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及预防对策[D]. 苏秀珍.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