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论文_王正涛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论文_王正涛

八五五农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才问题提出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论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当前,八五五农场发展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必须依靠农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目标。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精神状态饱满的人才队伍,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基本情况及人才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八五五农场在2009年年底之前每年只引进2至5名大学生,2010年通过招聘和引进方式引进各类人才共56人,自2010年底至2017年年底,我场采用引进、招聘等方式共引进各类人才121人(其中2011年引进30人,2012年引进34人,2013年引进43人,2014年未引进,2015年引进8人,2016年引进6人)。经统计技术人才引进占绝大多数,均充实到基层及机关第一线。近两年,由于垦区改革,人才引进呈略微下降趋势。

(二)人才队伍现状

八五五农场现有在职干部431名,在册职工2830名。从职工层次看:初级职称人员127名,占总数的29%;中级职称人员112名,占总数的26%;高级职称67名,占总数的16%;其他无职称的125人,占总数的29%。从学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403人,占总数的94%;研究生学历2名,仅占总数的0.005%。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培训,强化人才队伍素质

1、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培育机制。农场党委对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党委扶持、行业指导、单位选优、个人自愿的人才培养机制。

2、精心打造技能型人才新品牌。定期开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培训,聘请行业专家来到农场田间课堂、科技之冬培训现场,为农场技术人员、职工群众讲解专业技术知识,极大的提高了我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

3、借力拓宽经营管理型人才视野。在储备人才的同时,2011年在基层技术类人才中选派12人到八一农业大学进行农机、农业技术培训。同时为更好的发展奶牛养殖业,农场还积极培养畜牧人才,2013年选派2名骨干人才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牧场场长培训班进行培训;同年从农场职工子女中抽选10名职工子女到黑龙江八一农大进行畜牧兽医培训;2014年从现有兽医中抽派出多名人员到8511千牧奶牛场、858吉祥奶牛场等现代化牧场学习人员进行学习,使农场畜牧人才力量逐渐壮大,为企业发展和助推农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2014-2017年,共选派4名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的优秀副科级干部参加垦区优秀青干班等培训班。

(二)优化环境,开辟引才引智渠道

1、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人才。全面优化农场机构设置,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2017年开展了作业站站长公开竞争上岗选拔活动,20位综合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年轻同志脱颖而出,一批80后、90后的大学生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实际效果。2018年,又选派了4名年轻的优秀干部担任社区4个居民委党支部书记,为农场基层党建增添了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发挥市场作用招聘人才。通过人才招聘会,引进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招录的大学生中选拔优秀人员到基层挂职工作,充实了基层的工作力量。

三、农场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根据这次调研发现,目前农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整体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整体看农场干部岗位并不缺,但农场近年招聘的干部,多为解决当地职工群众子女就业问题,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非专业出身,其中工程建筑、文秘、财务会计、农业、农艺植保、畜牧等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二)人才层次较低。从学历层次看,虽然大专及以上学历403人,占总数的94%,但这部分人中初始学历高中和大专文化程度的居多,第一学历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相对较少。虽然大部分同志都有继续教育的经历,但由于起点较低,拔高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知识结构不合理。从技术职称看,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总数量仅占42%,而取得高级职称的寥寥无几,仅占总数的16%。客观上,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有的同志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因工作调动,不从事原来的工作岗位,导致无法申报原工作岗位的职称,职称晋升出现了“停摆”。加上大环境下年龄老化现象的出现,极容易造成知识老化、上进心不强、封闭意识强、市场意识差、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四)人才外流现象。虽然就目前来看人才外流现象还不是太严重,但要看到潜在的风险,因为农场目前负债经营,所以各级工作人员的收入并不是太高,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在教育系统、医务行业这些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内部都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四、农场人才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重视,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农场的组织、人事部门是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部门,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引进、培养以及合理调配人才的职能,但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部门的事,也是决定农场未来发展的大事,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起来。要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争取打破农场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效防止再出现“人到用时方知缺”的局面。

(二)适度引进,将工作重点放在本土培养上。人才队伍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保持企业发展活力。在引进人才方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能把学历高低当成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因为有些岗位是必须由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人才能完成,对实践经验要求不高,有的则需要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完成;高学历的人是人才,但只要岗位需要,有一技之长也都是人才。引进高校毕业生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农场产业发展中也可以引资与引智结合,引进实用人才。其次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后续培养工作,搭建好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着重从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等方面做好工作。但引进人才要适度,过度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现有农场职工干部的积极性。农场还应立足于培养本土人才,特别是在农场成长起来的职工子女,他们对农场感情深厚又比较熟悉情况,便于承前启后,并且留得住。

(三)强化教育,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进修深造,也可采取同有关院校联办培训班的形式,选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深造,快速改变现有专业技术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强职工和管理人员岗位技能的培训,通过学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支业务技能水平过硬的干部和职工队伍,迅速改变农场人才队伍的现状。

论文作者:王正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论文_王正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