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刘健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刘健

身份证号码:13092819900125XXXX 天津 300300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工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园林绿化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并且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也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直接决定绿化工程质量,由此可见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管理时,植物养护是园林工程中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做好植物的养护,也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所以,文章针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植物养护

1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植物栽植时间不合适

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必须慎重选择植物栽植时间,有些植物必须在它能存活的季节种植,否则会导致植物死亡。

1.2 外来品种死亡率高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使用外来植物品种,这些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对外界环境要求很高,如不适应温度变化就会造成死亡,影响绿化的效果和施工的质量,给施工带来了难度,所以施工之前要考虑选择使用成活率较高且有较高适应性的植物品种。

1.3 土壤受到污染

大多数植物在运输过程中会自带根部土壤,以防止根部水分流失,降低植物死亡率,但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会使根部的土壤受到外界污染,容易导致植物烂根,栽后也不易成活。另一个很重要因素是随着污染不断加重,未受到破坏的土壤少之又少,所以植物的成活率再次大大降低。

2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策略

2.1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2.1.1植物水分养护

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三分种七分养,水分是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需要定量、定期进行养护,要严格科学控制水分。如果植被水分过少会出现干枯、叶片变黄,营养不足;过多会出现涝灾,严重会死亡。除此之外,定期灌溉应避开正午高空直射,上午10点以前及下午4点以后为宜。水分养护可以采取管道滴灌方式或者喷灌的方式,促进植被水分的科学吸收。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喷头等组成,将水通过喷灌系统(或喷灌机具),形成具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洒洒溶在土壤表面,此法比地面灌溉更加均匀,吸收率达到80%以上。滴灌技术是指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滴头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以水滴状湿润土壤,灌水器流量为2~12L/h,整个系统从首部输配水管网至滴头,保证在最经济条件下运行。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有限的水资源,丰富园林的水系生态景观。

2.1.2植物施肥养护

科学施肥需要对土壤中的酸碱成分进行科学的测量,针对不同植被采取不同品种、不同肥量进行养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对植被生长周期进行全面了解,初期布施基肥,后期定期扬肥,科学控肥才能避免因肥料过多致死。

2.1.3植被病虫害养护

针对病虫害问题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植被受到病虫害侵袭会出现变色、畸形、腐烂、死亡等情况,可以采取杀菌剂、杀虫剂,也可采用光、射线等物理防治方法。植被病害分为三种:真菌、病毒和细菌病害,以真菌白粉病为例,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保护植被,间隔十天喷洒一次,发病期间以戊唑醇70毫克与杜邦克露700倍液混合施用,后期需要对病害叶片焚烧处理,避免感染其他植被;病毒病害症状复杂、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园林的美观性,以畸形性病害为例,叶面会产生花斑、凹凸不平,甚至脱落,用70%吡虫咻药剂喷洒,及时销毁病毒植被,人为接触部位要用肥皂水清洗,防止接触传播;细菌类病害会导致植被腐烂,预防应用38%恶霜嘧铜菌酯按1000倍液喷洒,每隔七天用一次,发病初期应用38%恶霜嘧铜菌酯按800倍液喷洒,五天喷洒一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虫害防治,当虫害数量较少时用清水冲洗,或采取诱杀方法进行捕获,也可以利用害虫天敌的生物防治方法,药剂治疗要采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洒。另外,要定期对枝叶进行修剪。修剪通常在秋末落叶后至次年发芽前,去除过密枝、枯枝等,移植前修剪避免水分蒸发,提高存活率,增加生态园林景观效益。

2.2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技术分析

2.2.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在尊重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土壤、气候、水分等进行科学的配置。以辛集市为例,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分明、为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遵循其生态习性,科学选择适宜的树木、花卉、地被等园林绿化应用植物170多种,其中常绿乔木及常绿灌木20种、落叶乔木68种、落叶灌木40多种,地被、水生及草坪27种、竹类及藤本16种,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25%、39.56%、11.39平方米,公众满意度达97%。建成区共有木本植物126种,其中本地木本植物110种,外地植物16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7,形成了一个长期和谐共存的植物群落。

2.2.2科学配置植被材料

艺术性的将植被进行搭配,使得其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在植物选择上,以耐寒抗旱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地被选择节水抗旱型植物,提倡利用乡土树种,注重观赏草的应用,注重宿根花卉、野生花卉等植物材料的应用,合理选择经济适用的建设材料。在活体植物选择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遵循植物特性生长规律,需要了解植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点;二是坚持优质实用的原则,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选择涵养水源、耐寒耐旱型、耐盐碱耐瘠薄绿化品种,保障苗木成活率,降低施工成本,构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观。

2.3加强施工管理以及植被养护策略分析

2.3.1拓展资金来源,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绿化建设和绿化管养,采取PPP、BT、BOT等模式引进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参与园林绿化建设,实现建设投资多元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深入探索融资渠道,尽快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达到养事不养人的目标。园林绿化是政府主要工作之一,用广场、公园、单位、居住区、道路、防护林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地面积,共建生态和谐家园。要建立建管分离、管养分开的制度,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进行施工管理及植被养护,以新型制度保障绿化工作的有序性。园林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绿化科研工作,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符合园林绿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完善园林绿化人才引入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方式,吸引高技能、适用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管理等技术人才,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3.2加强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园林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各单位和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城市园林建设管理的浓厚氛围。

3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期间,需要全面提升其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完善绿化施工管理流程及提升施工人员养护能力等方式,切实发挥现场管理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坚持生态学原理,基于植物的类别、养护的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展开园林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与植物养护工作,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7(09):74+76.

[2]朱宝珍.关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8):115+117.

[3]任志靖,于希容.差别化管理在园林绿化景观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24):13~15.

论文作者:刘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论文_刘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