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营养状况变化的研究论文_郭世奎,龚昆梅,欧阳一鸣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 云南昆明 650032

【摘 要】目的 研究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 将艾滋病患者(n=50)与正常对照组(n=50)进行研究,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淋巴细胞总数,体重指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分析AIDS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艾滋病患者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为:(11.28±1.82mm vs 7.08±0.17mm),上臂周径(AC)为:(24.82±3.28cm vs 20.75±2.78cm),淋巴细胞总数(TLC)为:(1.79±0.54 vs 0.78±0.12),体重指数(BMI)为:(22.8±0.58 vs 17.12±0.23),血清前白蛋白(PALB)为:(180.5±20.5 vs 110.5±13.2),血清白蛋白(ALB)为:(38.5±3.85 vs 27.25±2.87),血红蛋白(Hb)为:(123.35±13.83 vs 98.28±10.12),艾滋病组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滋病患者营养状况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

【关键词】艾滋病;营养状况;正常人群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云南是中国HIV感染发现最早,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2]。部分地区出现高流行趋势[3]。艾滋病患者常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达98%。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AIDS的发生、发展与营养密切相关,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水平,未深入至细胞、分子水平。国内对AIDS患者营养状况的研究证据不多。

本研究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淋巴细胞总数,体重指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分析AIDS患者营养状况。研究AID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差异,可为AIDS营养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依据,为AIDS治疗提供新的重要靶点。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接受抗病毒治疗半年至一年的AIDS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0±5.15)岁(22~46岁)。正常对照组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4.30±6.05)岁(24~50岁),常规体检未见异常。

1.2营养指标的检测

充分裸露上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垂直方向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应用皮褶计测量测定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在上臂肱二头肌最粗处的水平测量上臂周径;称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应用血液细胞分析和血生化检测淋巴细胞总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 表示,艾滋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艾滋病患者营养状况的比较(见表1)。

注:正常对照组和艾滋病患者TSF、AC、TLC、BMI、PALB、ALB及Hb检测结果,艾滋病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HIV)病毒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患者由于腹泻和营养不良,导致营养状况降低。

本实验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周径,淋巴细胞总数,体重指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较正常人群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IDS患者营养状况明显降低。

艾滋病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物质摄入的减少:艾滋病患者由于合并肿瘤致吞咽困难,合并胃炎、食道炎导致呕吐,合并口腔及消化道的感染导致食欲降低;营养物质排出的增加:艾滋病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通透性增加、胃肠道机会性感染、合并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及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导致呕吐、腹泻,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微量元素、电解质等丢失;营养物质需求的增加:AIDS患者由于感染导致营养物质丢失和利用障碍,能量和蛋白需要量增加;艾滋病患者代谢异常:AIDS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睾丸酮水平降低、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代谢增加。

综上所述,由于HIV不断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加之各种原因引发艾滋病患者营养不良,使艾滋病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因此,研究AIDS患者与正常人群营养状况的变化,可为AIDS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依据,为AIDS治疗提供新的重要靶点。

参考文献:

[1]周衍衡,庞伟,郑永唐.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1):20-23.

[2]杨绍敏,樊移山,李惠,等.云南省德宏和昆明地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变异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4):315-140.

[3]王摇玲,李俊杰,张琬悦.云南省暗娼人群AIDS干预数据相关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2):47.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金资助(No:2015Z054).

论文作者:郭世奎,龚昆梅,欧阳一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群营养状况变化的研究论文_郭世奎,龚昆梅,欧阳一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