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王凤

王凤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人民医院 616150)

【摘要】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为临床采血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56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测定;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末梢血采集,静脉血采集方法获得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优势更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末梢血采集;静脉血采集;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45-02

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化验项目,血常规检查结果能够为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现有血常规检查采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采血方式的不同会对血常规化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有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末梢血采集,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所得结果更为准确[1]。本文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56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为临床采血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纳的56例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详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41.0±5.2)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41.5±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05),故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测定;观察组患者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测定。所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血液。对照组患者取左手食指或无名指内侧,常规消毒皮肤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采血,采血量控制在120微升左右。观察组患者则取肘部静脉,清洁皮肤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真空抗凝管进行采血,采血量控制在1.5~2毫升以内[2]。将两组患者采集的血液置入抗凝管内等待送检,血常规检验则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等相关仪器试剂,由专业检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执行各项检验操作。

1.3 观察指标与指标检测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采集数据均使用SPSS15.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代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测指标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x±s)

“*”表示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血常规检测是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相关指标,医生可根据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血液指标的异常对疾病进行确诊。因此,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确保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前提。经多年临床实践最终发现,采血方法的不同会导致血标本的化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长久以来,采血方法的选择一致备受争议。末梢血采集法是选取患者神经末梢,如手指、耳垂一类部位的血液进行化验。该采血法可反复抽血进行血常规化验,因此非常适合需要密切监测血液组分变化的患者。另外,该采血法疼痛感低,操作便捷,同样适合静脉查找困难、采血配合性差的小儿患者。

末梢血采集法投入使用以来获得不错反响,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不过,有研究人员发现,该采血法获得的血标本,在化验阶段容易出现误差[3]。经分析认为,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患者末梢血温度过低,采集后容易发生溶血;②末梢部位血液循环较差,出血不畅,容易导致采血不充分,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采集足够血样,而在此过程中,血液容易受到污染。③末梢血液并不能很好地反应患者全身血液情况与部分疾病的存在,无法在末梢血液中体现出明显异样。

近年来,随着我医疗水平的提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出现,将血常规检测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末梢神经采血法逐渐被静脉血采集法取代,静脉血采集法能够获得充分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越多,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几率则越小。同时,静脉血管同样可反复穿刺。另外,静脉血血液纯度高,在反映血液成分组成方面更具优势,不易受到环境影响,能够更为准确地表达出患者全身血液循环情况。在本组研究中,使用末梢血采集法和静脉血采集法进行血常规化验的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末梢血采集法,静脉血采集法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度更高。该研究结论与周秀萍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静脉血采集法在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秋玲.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现代养生,2014,21(06):71.

[2]江中华.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青春期健康,2014,14(07):39.

[3]向珍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8(12):65.

[4]周秀萍.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34(03):49.

论文作者:王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1

标签:;  ;  ;  ;  ;  ;  ;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王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