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之我见论文_丁蓉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之我见论文_丁蓉

宁夏平罗县城关回民小学 753400

一、板书的意义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上所写的文字、数理化公式、符号以及所画的图表。板书是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或教学资源或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或思路浓缩,取其精华,把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凝练、准确的书面文字形式展示在黑板上,从而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行为方式。教师的板书是展开空间,表现为静态,感之于视觉,以展开知识的“核”而存在于黑板上的一种艺术。

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偏离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好的板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板书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通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好的板书层次清楚、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各种关系表述正确,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简明扼要、生动直观的板书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美感、陶冶情操,也是突出教学重点、加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板书面临的挑战

在现代化教育手段渐次普及的情况下,教师的板书行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位年轻的教师上了一节语文课,一节课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一环紧扣一环,很顺利地结束了。一节课结束后,我发现诺大一块黑板竟成了荒芜的园地,没有一个字。

前些年,一手漂亮的黑板字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的黑板字就不需要了吗?不,应该不是。板书失踪了,意味着语文课程人文资源的浪费。一个教师在板书的同时,透漏出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态度:或沉稳,或大方,或含蓄,或刚毅;一笔一画的起笔收笔,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气质。这种风格和气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其实,教师板书的过程就是一种展现美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过程,被现代高科技手段所剥夺,难道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教学如果失去了板书,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失误。虽然电脑能显示规范的字体,可是它不能体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论如何,它代替不了我们教师的精美板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的课堂还是需要教师漂亮的板书的,现在需要,将来也是这样!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板书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现有几种观点如下:

观点之一:板书是种文化熏陶。

如果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学生会很佩服他,也会模仿他。所以字写得好的老师,其学生的字往往也漂亮。低年级学生最好的识字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观察老师的板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书写汉字本身就是对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

观点之二:汉字韵味无法替代。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图画性赋予字形本身一定的意义。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情景性,很传神,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表达出来,而电脑的节奏和人脑的节奏毕竟不一样。语文教学中电子课件逐渐取代了板书,不能说不对,但不希望看到人们书写能力普遍退化。

观点之三:板书是教师的必备本领。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手写板书不存在“浪费时间”问题,而是每个教师的必备本领。在电脑普及化的今天,我们无意去辩论传统板书和电子课件孰优孰劣,但无论高科技使教学变得如何便捷,汉字、汉语言文化永远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其实,板书也好,投影、幻灯、录像也好,说到底,都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手段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可以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创造性设计和运用板书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板书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教师的板书行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要用动态的、变化的思想来设计板书。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设计要有相应的弹性、灵活性,因而,教师的板书设计要注重预测性与应变性的结合、线性与非线性的结合,要考虑多种板书设计的思路,灵活地进行板书。

第二,要用生动、形象化的词语或图像、图解来设计板书。

第三,以对课堂教学的预测性与生成性相结合,从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积极参与的角度进行生成性设计。

第四,从整体把握教学思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角度进行板书设计。

论文作者:丁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板书设计之我见论文_丁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