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进攻是最好的防御_清军论文

大公司:进攻是最好的防御_清军论文

大公司: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好的论文,才是论文,大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忙里偷闲,读毕历史学家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钦佩于史学家治学的严谨逻辑和冷静缜密的分析,善治史者善思。茅海建先生在洋洋洒洒的四十多万字里,用大量的史实和数据客观分析了清末的“最高管理团队”,为什么面对外敌的坚船利炮、内部的治理沉疴,最终无法解决,而导致溃败,数百年“祖宗基业”付之一炬。在我的脑海中映出的是一幕幕的商业图景,王安电脑、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MSN……这一个个响亮名字溃败的背后,跟史学家眼中的一些必然规律,其中的共性令人深思。

      战争最基本的实质就是两支军事力量的对抗,现代商业战争更是如此——是两支商业作战力量综合实力的对抗。这个对抗,在于一个大的布局和三个布点。

      谁代表趋势,谁就握住了胜算

      大的布局指的是趋势面,优势是相对的,趋势是绝对的,什么优势都不能和趋势对抗。在《天朝的崩溃》一书的开篇,就提到“英军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显然这是两个时代的对抗,谁代表趋势,谁就握住了胜算。

      三个布点指的是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与军官三个核心要素,从这三个方面如果去对比英军和清军,清军处于全面劣势。清军使用的鸟枪和火炮,原型可以追溯到明代,根本没有定期报废制度,竟然在一些军队中出现了166年没有更换过火器的惊人事件。在武器装备环节中两个关键元素的比较,让人印象深刻:其一是火药,火药是火器的命脉,而至今国人依然以我们的火药发明而得意,殊不知清军水师的火药配比为硝80%,硫10%,炭10%,这样的配方来源于炼丹道士的偶尔发现,其质量做烟花绰绰有余,做火器就差之太远。而在火药的配比方面,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1825年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据此,在理论上,硝、硫、炭的组配比率以74.84%、11.84%、11.32%为最佳火药配方,大大改善了英军的火器攻击能力。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其二是舰船,不用多说我们都知道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有多牛,而清朝末期的舰船制造水平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通过史实可以看到,落后的原因就是一句话“不仅封闭,还自己把自己给管死了”。清朝舰船的打造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对民船的优势,而不是向外看——保持对敌人舰船的优势,从乾隆年间规定下来的一系列“部定则例”明确规定了舰船的样式、尺寸和各种规格,不仅如此,还对民船出海的火器、粮食、淡水携带数量严加管理,这样彻底扼杀了所有创造的能力。换句话说,乾隆爷的一系列规定就注定了之后的对英战争的失败。

      这和很多今天的大公司轰然倒下极其相似,过去一个阶段的辉煌,让这些公司丧失了冒险和进取精神,躺在所谓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的壁垒后,洋洋自得的享受果实,而没有看到对手的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可以说放弃掉技术革命的大公司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这世界上没有永不倒塌的堡垒,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微软收购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中,原有的“部定则例”标准制定者诺基亚,输给了新一代的舰船。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兵力与编制环节中,更是令人深思,清军兵力的优势似乎很明显,清军当时80万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常备军,而英军早期进攻中国的兵力海陆军合计不到7000人,是1:110,而实际结果却大相径庭。清军的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最基本的战略单元——营这个环节恰恰是最松散,最薄弱的,职责以防卫为主,更像警察,分散于各地,同时根本没有一支可以机动作战的部队。而英军的高效因素中舰船的速度恰恰起到了一个关键性作用:调兵速度,清军调兵速度邻省40天,跨四省90天,而英军却在几天之内能够集结作战部队。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大公司面临颠覆者进入市场挑战的无奈,小米的雷军不断强调“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强调速度,强调针尖捅破天,聚焦于一点。

      凡是爆品成功,仔细分析都是简单聚焦的产品,大公司看似资源雄厚,但是仔细一分析,很多时候容易布局分散,或者产品性能复杂。而创新公司往往就是利用这一点可以突破,我觉得唱吧的崛起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其创始人陈华最初创办的酷讯搜索从火车票延伸到了房屋租赁、飞机票、酒店预订甚至是招聘,他把酷讯定位为“生活搜索”,想要打造一个满足人类生活全方位需求的巨型生意,而最终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而被卖掉。他再次创业的项目唱吧就非常聚焦,把年轻人唱歌这个诉求发挥到极致,一下子成了火爆的应用。

      把产品指挥权交给一线

      人是战争中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士兵与军官这个人的要素上,我们可以看看当年清军的底子:清军的招募制度形成的兵民合一现象,军营之中各色人等均有,家眷随军或租房居于附近,兵营快成大杂院了,而且吃空额、克兵饷、索贿赂已经成了常态,这样的军纪军风之下的战斗力是极差的。

      而其中最要命的是选拔军官的标准和指挥权的设立,在清代选拔军官时,身强力壮,弓马娴熟是重要条件,从今天眼光冷静地看,这是在选拔优秀的士兵而不是在选拔军官。而在指挥权设立上,高级指挥权在督抚这样的文官手时把持,这些文官大都出身八股,游历宦海,不谙军旅,这样的官兵组合对抗英国横霸世界海域的远洋舰队,结果也可想而知。

      在今天的商业世界,这样的因素依然是最关键的胜负手,传统企业的组织人才观和内部管理体系恰恰就是创新公司的突破口,一个大企业,经常在管理层级上有十几级,每一级有明确的晋升标准和时间要求,而且由于常年的累积,一定会有有经验的闲人出现,加上复杂的矩阵结构,就会导致效率彻失。如果不给更多的年轻人机会,不把更多的作战指挥权交给一线,就容易被创新企业颠覆。在优酷土豆内部有个产品评审小组,都是由90后组成,而新产品的设计都必须通过这个小组的评审。这就意味着是把产品指挥权交给一线参与决策的典型例子。

      历史的车轮在不停地轮回,以史为鉴,也许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轻松些。

标签:;  ;  

大公司:进攻是最好的防御_清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