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_傅善义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_傅善义

咸宁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湖北省咸宁市 437100

摘要: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农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新农村建设下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确保水土破坏、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等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完善的发展机制为基础,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有效开拓。本文将针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

引言

水土资源是农民赖以生活的基本物质资源,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可以保证农民基本物质生活质量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实现农民收益的最大化。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支撑,将新农村发展建设机制与农村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水土资源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发展建设之中,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现阶段农村水土保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

农民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是现阶段影响农村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受传统生活观念影响,部分农民错误的认为农村水资源丰富,在实际的生活用水中,没有树立正确的节约意识,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没有积极掌握先进的农耕技术[4],依然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耕地的开垦,导致农村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的数量逐渐增大,由于农民的绿色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导致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大量堆积、焚烧处理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农民受利益驱使,大量进行建筑工程采石活动,导致农村土壤层受到严重损害,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水土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现代化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将工作重心偏向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中,对于农村的科学化建设缺少一定的监管力度,传统管理方法依然被广泛使用,政府部门对农村科学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农村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农村水土保持工作无法进行深入的开展。

(三)科学技术问题

科学技术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现阶段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生产实践的现象,如:缺乏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3]、农村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流失预测机制不健全等。科学技术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在新形势下无法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质量的提升,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律意识

正所谓“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农民在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主体性地位,为保证农村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农村发展意识,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对于农村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级乡镇政府应正确认识自身所具有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大农村水土保持宣传力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如: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宣传,通过电视、广播、表演等形式,向农民介绍农村水土保持的专业知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教育方针等。借助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等节日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强化水土保持意识[2]。同时,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群体的水土保持意识,鼓励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农村乡镇水土资源的有效调控,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二)各级政府建立完善的农村水土保持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水土保持规划制度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有效探索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政府部门应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村各乡镇的水土保持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库,为农村的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数据支持。依据现阶段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做好乡镇水土保持机制的统筹规划,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如: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向农民传授科学化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化使用,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农村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定期的跟踪调查,向有关部门报告相关结果[1],确保农村水土保持工作有效进行。

(三)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技术保障,农村在进行实际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应注重开拓科技协作途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将科学技术成果合理的使用到农村发展管理之中,农村企业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实现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

(四)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社会发展工程,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监督管理力度,出台了相关的农村发展制度,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加强农村水土保持的综合性监督和管理,农业部门、教学部门、林业部门等多个政府部门加强沟通,积极构建合作机制,以国家资金技术支持为保障,加强农业环境的开发和治理,实现新农村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的科学性建设。

三、结语

各级乡镇政府部门应提高对新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水土保持观念的宣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发展对于农村水土保持建设的重要影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在新形势下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光.浅析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研究院,2016,04(14):104-106.

[2]张晓强.浅析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水土保持防治问题及有效举措[J].黑龙江信息科技,2017,34(14):278.

[3]黄蜂洋.简述水土保持在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形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6,34(15):382.

[4]张建华.小议新农村发展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04(17):271.

论文作者:傅善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_傅善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