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水电费核算会计处理探讨论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水电费核算会计处理探讨

许若琪

(中国矿业大学财务资产部,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 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引入“5+3”的会计要素,进一步提高了高校的财务核算效率。而后勤财务作为高校财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方面成本费用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的成本核算效率。以高校水电费核算作为切入点,系统分析原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特点,提出新的水电费会计处理建议,以期为高校后勤改进成本核算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后勤财务;水电费核算;模式优化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应运而生。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自2019年年初开始,全国高校正式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程,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1]。新制度下的政府会计核算机制,在采用“双基础”核算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收入、费用、支出等会计八要素,为高校的成本费用核算提供了统一的核算标准,并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成本费用核算的准确性。而高校后勤财务作为高校财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水、电、暖、食、住等方面的成本费用核算的准确性,也对提高核算效率、建设节约型高校产生重要的影响[2]

水电费核算作为高校后勤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模块,其核算流程不仅涉及高校内部各二级单位,还涉及到水、电的各校外供应单位,且水电作为高校日常运转最不可或缺的一环,日常发生额较大,在高校后勤服务成本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特征,合理构建水电费的核算模式,对高校成本核算至关重要。

1 原会计制度下的水电费核算流程

在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高校水电费核算主要包含两个流程。首先是后勤的水电管理部门按月与水、电的供应单位进行整体结算,该环节主要是通过“后勤保障支出”“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其次,水电管理部门按月或按季度与高校内部各二级单位或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内部结算,该环节则主要是通过“内部结算收入”“内部结算支出”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例1:某211高校水电费采用按月结算的模式。2019年3月,该校水电中心与供水和供电公司的结算数据如下:各学院电费共计200万元、水费为10万元;各二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电费20万元、水费为1万元;各科研项目所租用的校内实验室电费 为40万元。已知,为了弥补校内公共区域水电费的合理损耗,水电中心在与各二级单位结算时,实行10%加成收费。

本文整体悬挂式钢内筒烟囱的设计模型是仅外筒接地,内筒整体悬挂于悬吊平台上,悬吊平台支撑于外筒上,因而计算传给基础荷载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外筒底部的荷载数据[4]。整体模型下底部支座荷载数据如表3所示。

在建设“智慧西江”方面,肇庆市政府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应用。在建设“协同西江”方面,肇庆市政府积极打造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在建设“共享西江”方面,肇庆市政府借助“河长制”、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水上搜救分中心等平台,涉水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相关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在建设“绿色西江”方面,肇庆市政府不断提升西江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立西江船舶防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在建设“文化西江”方面,肇庆市通过不断强化共建交流,共享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成果。

上述会计核算模式下,在水电费核算的两个流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类别的支出核算科目,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学校各二级单位账户列支的内部结算支出从金额上看包含了高校水电中心的水电费户所列支的后勤保障支出,所以,在年终决算时,内部结算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中有一部分金额重复列支了,导致支出金额计量不够准确;对于各二级学院、行政机关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来说,其与水电中心进行水电费结算时,虽然资金尚未流出学校账户,但本质上已经形成本单位的真正支出,因而,在水电中心与各二级学院、行政机关和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结算时,应当根据相应经费性质具体到相应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

在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该校3月份水电费核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2 新制度下的水电费核算优化建议

接例1,在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下,各流程的会计处理分录如下:

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八要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核算的准确性,在采用“双基础”核算模式的基础上,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收入、费用、支出等“5+3”的政府会计八要素。结合这一改革特征,本文认为,对高校水电费核算的不同流程,均采用统一的费用核算科目,可以有效避免成本费用重复列支的问题。即在水电中心与校外的水、电公司进行结算时,通过“后勤保障费”科目核算;在水电中心与校内各二级单位进行结算时,一方面通过“教育活动费”“科研活动费”等列支各二级单位的水电费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红字冲销水电中心水电专户的“后勤保障费”,避免高校整体的水电费成本重复列支现象。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水电费不通过内部结算科目结算,其主要优点在于克服了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水电费重复列支的问题,使得高校水电费的核算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此外,从水电专户的后勤保障支出科目可以清晰统计出水电中心在水电费方面的净收入,便于其快速评估高校公共区域用水、用电的合理损耗,提高水电核算效率和后勤服务效率。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通过“双基础”核算模式,引入了政府会计八要素,为高校提高成本核算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应抓住机遇,全方位优化财务核算机制,共享改革红利[3]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宫腔镜(德国STORZ公司)检查并手术确诊[3]的宫腔粘连患者共91例,对照组为宫腔镜检查正常患者,共45例。排除标准[4]:绝经患者;内膜结核;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交代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参考文献】

[1]罗琼.基于会计制度改革的政府会计核算改进研究[J].财会学习,2019(13):109-110.

[2]许若琪.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网上预约报账路径优化研究——基于信息互通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5):39-41.

[3]黄青山,郭瑞.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会计之友,2019(05):91-94.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33-0188-02

作者简介: 许若琪(199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资源型并购整合、高校会计理论与实务。

标签:;  ;  ;  ;  ;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水电费核算会计处理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